脊髓空洞积水症是什么?脊髓空洞积水症怎么办?脊髓空洞积水症症状有哪些?

胰腺脓肿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是由坏死性胰腺炎或胰腺周围脂肪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继发感染而形成。本病较为少见,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胰腺脓肿的患者占 27.3%。本病病因主要是由坏死性胰腺炎或胰腺周围脂肪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继发感染而形成。在做胆道手术、胃和胰手术、脾切除、肾上腺切除术中损伤胰管或十二指肠,术后可能会发生胰腺炎和胰腺脓肿。本病主要表现是高热、寒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肠麻痹、腹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旦确诊,需尽快治疗,根据病人自身的脓肿情况而决定治疗方式,可经皮穿刺引流、经超声胃镜引导下经胃穿刺引流,必要时行手术清创术,清除坏死胰腺组织,清创后冲洗局部,有出血或者是感染的情况下,需要静脉输血和静脉补液,以达到缓解症状。本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横结肠穿孔并下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多发性脓肿、十二指肠瘘、空肠瘘、胃瘘、胰瘘、胃排空延迟及糖尿病并发症。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该病预防的关键。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死亡率降低。

概述

症状

临床表现

1. 感觉异常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表现不同。最早症状常为单侧的感觉,温度觉障碍。可有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及深感觉完整的分离感觉障碍。常在手部发生灼伤或刺、割伤后发现痛温觉缺失。许多患者在痛温觉消失区域内有自发性的中枢痛。

2. 运动障碍

颈胸段脊髓空洞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无力,肌张力下降,尤其以双手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严重者呈爪形手畸形。且可发生肌肉震颤。空洞如发生出血,症状可能突然加剧。

3. 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空洞可引起病变节段肢体与躯干少汗,温度降低,指甲角化过度、萎缩,失去光泽。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病因

脊髓空洞症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关于空洞形成原理大致有三种学说:

1.认为脊髓空洞是由于胚胎期神经管关闭不全造成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

2.认为脊髓空洞及发育是脊髓肿瘤的囊性变。

3.认为脊髓空洞是由四脑室出口受到堵塞与脑室内脑脊液搏动不断冲击,导致脊髓中央管逐渐扩大。

就医

检查

1.MRI

对空洞的部位,形态,长度,范围及其他病变能提供准确的消息,也能看到空洞内的部分分隔。环枕部的MRI可明确是否存在小脑扁桃体下疝。同时可行MRI-cine,即脑脊液电影检查,明确空洞区域脑脊液流动情况。

2.CT

头颅CT可发现是否合并脑积水,甚至肿瘤或蛛网膜囊肿。颈部CT可发现是否合并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等畸形。

3.诱发电位及肌电图

了解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诊断

成年期发病,常有其他先天性缺陷存在,节段性分布的分离感觉障碍,手部及上肢的肌肉萎缩,以及自主神经与营养性障碍。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可造成肌肉萎缩以及节段性感觉障碍,某些髓内肿瘤分泌的液体积聚在肿瘤上下方也可使脊髓直径加宽。但肿瘤病例病程进展较快,神经根性疼常见,营养性障碍少见。

2.颈椎骨关节病

可造成上肢肌肉萎缩,但神经根痛常见,病变水平明显的节段性感觉障碍少见。可完善颈椎摄片。

3.尺神经麻痹

可产生骨间肌及中间两个蚓状肌的局限性萎缩。肘后部位的神经通常有压痛。

治疗

1.继发性脊髓空洞

首先应消除引起脊髓空洞的病因。如合并脑积水应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合并颅颈交界区畸形,如小脑扁桃体下疝,行颅后窝、颅颈交界区减压术。根据临床症状,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脊髓空洞程度,脑脊液流动情况,减压可分为单纯骨性减压,硬膜下减压,和蛛网膜下减压。合并椎管内肿瘤的脊髓空洞,大多由髓内肿瘤引起,如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应行肿瘤切除术。随着肿瘤的切除,大多数患者的空洞也会随之减小。

2.特发性脊髓空洞

可行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于脊髓最膨隆处切开,到达空洞腔,切开并排放液体,于空洞腔内放置一细硅胶管,分流可向蛛网膜下腔及腹腔分流。

3.晚期病例

脊髓空洞巨大或神经萎缩退变明显者。手术治疗效果有限。可同时辅以神经营养,血管扩张药物,以及尝试理疗,针灸等方法,延缓症状进展。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桑菊感冒片的功效与作用-桑菊感冒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鲜花保鲜的几种方法有哪些?

2023-8-1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