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什么?颅内动脉瘤怎么办?颅内动脉瘤症状有哪些?

偏瘫(hemiplegia)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应该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别称

脑动脉瘤

概述

症状

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前,90% 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患者,因动脉瘤体积较大,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可能会造成脑缺血症状和神经压迫症状,出现如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半侧脸麻木等症状。如果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导致渗血或出血,患者会突发剧烈头痛,进而出现意识模糊、看不清东西,甚至危及生命。

颅内动脉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颅内动脉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为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爆裂样头痛,常伴恶心、喷射样呕吐、颈强直,主要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膜刺激征。

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症状: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毗邻解剖结构及动脉瘤的大小。大脑前动脉的动脉瘤出血常侵入大脑半球额叶,使患者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偏瘫、失语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常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症。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常出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等表现。

全身症状:如血压升高、体温升高、脑心综合征、胃肠出血等。

缺血性症状:当瘤体压迫其它脑血管时,可能会造成某些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造成缺血性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偏瘫、偏盲、感觉障碍等。

颅内动脉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未破裂、体积较小的颅内动脉瘤通常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当动脉壁越来越薄,瘤体越来越大时,可能会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当瘤体的血管壁非常薄时,可能会发生渗血,此时出现头痛,感觉头要裂开的那种疼痛。当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时,会出现突然性的头痛、头晕、呕吐,看不清东西,有时还会发生癫痫、失去意识甚至休克,死亡率高达 30%~40%。其中半数在发病 48 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中约有 1/3 再次出血。

常见并发症包括:

再出血:颅内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就有可能再次发生出血,造成出血部位周围的脑组织和细胞进一步的损伤,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血管痉挛: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脑部的血管因受局部出血刺激可发生无规律的狭窄,也就是医学上称的“血管痉挛”。正常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容易发生“缺血性卒中”,大脑由于缺血缺氧,可造成脑细胞和神经组织的缺血坏死。

脑积水: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瘤体内的血液流出,浸润周围脑组织(医学上称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情况下,这些流出的血液会阻碍大脑和脊髓的体液循环(浸润脊髓的液体称之为“脑脊液”),此时就会导致脑脊液过量,增加颅内压力,进而损伤脑组织,也就是发生“脑积水”。

低钠血症:如果是颅内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就会破坏血液中的钠离子平衡,对下丘脑造成损伤(下丘脑是大脑靠下的一个部位)。当血钠水平降低时,就会导致脑细胞水肿,并发生永久性损伤。

病因

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相关因素包括: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其它原因等。

颅内动脉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因素:患者天生大脑动脉有血管畸形,如动脉管壁的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性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如内弹力板几中层发育不良),形成颅内动脉瘤。

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动脉壁内弹力层破坏,导致动脉壁不能承受较大的血液压力,在薄弱部位膨出,形成颅内动脉瘤。

感染:约占 4%。身体各部位的感染皆以小栓子的形式经血流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终末支或分叉处,侵蚀动脉管壁,引起感染性或真菌性动脉瘤,此类颅内动脉瘤多不规则。

创伤:颅脑的闭合性或开放性外伤、手术创伤等外力作用下损伤大脑血管壁,从而形成真性或假性颅内动脉瘤。

其它原因:如肿瘤等疾病造成颅内动脉瘤的形成。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底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也可伴发动脉瘤。

哪些危险因素容易使人患颅内动脉瘤?

先天因素,遗传相关。

高血压、动脉硬化、感染、因各种意外引起的头部创伤等。

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

就医

当动脉瘤未破裂时,如果出现了压迫症状,需要跟医生详细沟通治疗的风险和受益,不要盲目接受治疗却忽视了手术风险;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特别是出现剧烈的头痛时,立即到距离最近的医院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当动脉瘤未破裂时,如果出现了压迫症状,需要跟医生详细沟通治疗的风险和受益,不要盲目接受治疗。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特别是出现剧烈的头痛、半侧脸麻木、视物模糊、意识模糊和休克时,需要由家人陪同,立即送入正规医院急诊科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神经内科。

神经介入科。

医生如何诊断颅内动脉瘤?

临床上我们会通过脑血管造影(DSA)来明确诊断。DSA 诊出颅内动脉瘤的阳性率最高,是目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他辅助手段还包括头颅磁共振检查、头部 CTA(CT 脑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脑血管造影(DSA):诊出颅内动脉瘤的阳性率最高,是目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在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腹股沟(腹部和大腿的连接处)的动脉中,插入一根长长的软性细管,这个细管会经过心脏,到达大脑的血管。此后,医生会在管子里注射造影剂,这些造影剂在大脑部位辅助显像。整个过程都有电子屏监控,医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血管内的所有情况,通常不会有任何危险。

CTA:CTA(CT 脑血管成像技术)是目前诊断脑动脉瘤的较常用的较好方法,与 DSA 相比,CTA 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快速、经济、几乎无创。是 CT 扫描技术与血管造影技术的结合。CTA 还具有高分辨率和彩色三维图像的特点,对外科手术计划很有帮助。

MRI 及 MRA 检查的作用,在于更加清晰、准确、多角度的判断颅内动脉瘤与供养瘤体的那根动脉(称之为“载瘤动脉”)的情况。优点是无创,但是此项检查不如 CTA 能发现较小的脑动脉瘤。患者接受检查时,头部不要佩戴金属饰品,整个过程是无创的,不会有任何痛苦的感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出现了多长时间?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以前有做过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吗?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有颅内动脉瘤?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怎么样?

治疗

针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和出血。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颅夹闭,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进而消除破裂的风险;另一种是在颅内动脉瘤瘤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破裂风险。开颅夹闭可以根治,但开颅手术的风险非常大,需要结合颅内动脉瘤的位置来判断是否需要开颅。弹簧圈疗法的费用非常昂贵,而且也不能根治,一旦瘤体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的弹簧圈来降低血流对瘤体的冲击,当瘤体变得非常薄时,依然需要开颅治疗。

药物治疗

降压药:积极控制高血压。

脱水药:防止颅内高压。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动脉瘤的破裂出血风险,其中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的优点是可以根治,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并发症较少,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才可以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式。手术费用取决于动脉瘤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合并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一般费用在 10 万~20 余万之间,仅供参考。

开颅手术治疗

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如果把动脉瘤比作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那么动脉瘤颈就是气球系线的部分,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气球”充气部分扎紧,不再让气球继续充气。也就是说,手术目的在于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再出血。同时保持给动脉瘤供血的动脉继续通畅,以此维持脑组织正常血液循环。

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孤立术则是把载瘤动脉在瘤的远端及近端同时夹闭,使动脉瘤孤立于血循环之外。

动脉瘤包裹术:采用不同的材料加固动脉瘤壁,虽瘤腔内仍充血,但可减少破裂的机会。目前临床应用的有筋膜和棉丝等。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利用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囊内或瘤颈部位,再经过微导管将柔软的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囊内并将其充满,使得动脉瘤囊内血流消失,从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现在临床应用最广的动脉瘤治疗手段,成功率非常高。少数导管难以到位的动脉瘤手术无法完成,极少数手术过程中出现局部血肿、脑梗等并发症者也被认为手术失败。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手术费用主要取决于动脉瘤本身的特点,是否需要使用支架辅助,瘤体体积需要多少弹簧圈,器械选用国产还是进口。

疾病发展和转归

颅内动脉瘤的预后与年龄、术前有无其他疾患、动脉瘤大小、部位、性质、有无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动脉瘤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伴有血管痉挛和颅内血肿,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年龄较大,同时伴有心、肾、肝、肺等重要脏器疾患以及高血压者预后较差。

对于破裂出血的动脉瘤患者,预后情况取决于患者接受治疗之前的病情程度,如:术前的神志昏迷程度;动脉瘤位置、大小与形态;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无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是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等其它合并症。

血管内栓塞治疗或手术夹闭本身仅能降低其再破裂出血的几率,但不能逆转因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的已经发生的脑损害,术后需抗脑血管痉挛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对于未破裂或破裂出血非急性期内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疗效均好。

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通常可以根治。介入治疗需要密切观察后续瘤体情况,如果持续膨大,也要考虑开颅治疗。

日常注意

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日常注意要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避免劳累,作息和饮食规律。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日常注意情绪平稳,不要大喜大悲,以防引起血压波动,增加颅内动脉瘤瘤体的压力。

避免过度饮酒,以防诱发动脉瘤破裂。

避免一切外来的刺激,防止因躁动不安而使血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可能。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及早发现出血情况。

每日测量血压,保持血压正常、平稳。

遵循医生建议,按时复查。

预防

由于还不清楚颅内动脉瘤的病因,我们还不能有效的预防它。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血压等方式,来减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戒烟: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容易造成血管痉挛,加重脑血管病的风险。

合理运动:合理运动有利于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但过量的运动会加重血管负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具体建议。

维持正常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以此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饮食预防:暂未有研究表明,某些食物具有预防颅内动脉瘤的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麦白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麦白霉素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妇炎净片的功效与作用-妇炎净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