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脓肿疾病是什么?硬膜外脓肿疾病怎么办?硬膜外脓肿疾病症状有哪些?

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变应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具体分为多个类型,主要包括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特应性角结膜炎。在临床上,这几种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部分相互关联的,发病机理相互重叠,一部分病人可以同时或先后患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都比较高,西方国家大于 10%,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5%~10%

别称

硬膜外感染

概述

硬脊膜外脓肿(SEA,简称“硬膜外脓肿”)是发生于椎管硬脊膜外腔中,脂肪组织及静脉丛的化脓性感染。

硬膜外脓肿是较为少见的疾病,发生率大约为(0.2~2)/1 万住院患者[2],研究显示,男性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 30 岁以上,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SEA 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这可能跟人口老龄化、椎管内手术增多、药物滥用和免疫缺陷综合症有关[1]。

危险因素包括:

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酗酒、免疫功能缺陷等;

脊柱异常或侵入性椎管内操作史,如退行性关节炎、创伤、手术、腰椎穿刺等;

潜在的局部或全身感染病灶,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髓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3]。

一般可分为 4 个阶段:

以腰背疼痛和发热等表现为主,缺乏特异性;

以神经根疼痛的表现为主;

以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主;

肢体瘫痪。

硬膜外脓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腰背部症状、全身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4][5]。腰背部症状以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神经功能障碍主要是:躯体感觉、运动异常,大小便障碍。

硬膜外脓肿的治疗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1][6]。药物治疗的关键是足时、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6]。手术目的主要包括,清除感染灶、神经减压、获取病灶组织、重建脊柱稳定性和缓解疼痛。

当发现腰背疼痛和异常炎症时,尤其对于合并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或有全身感染并出现脊柱剧烈疼痛或神经症状时,就要高度怀疑硬膜外脓肿,应及早诊治,尽量避免不可逆的后遗症[1][6]。

预防手段包括:规范控制基础疾病;及时并正规治疗感染性疾病。

预后与诊治时机、神经功能缺失时间、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和脓肿部位等有关[1]。尽早诊断尽早就诊有助于改善预后。

症状

硬膜外脓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腰背部症状、全身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4][5]。

硬膜外脓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硬膜外脓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腰背部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压痛、叩击痛、活动受限乃至体位固定、拒绝搬动等,程度剧烈。据统计,腰背部疼痛是硬膜外脓肿的症状中最普遍的症状[1][6]。

全身症状:可表现为发热、寒战等全身炎症反应,以发热最多见[1]。

神经功能障碍:可包括胸部、腹部、双下肢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双下肢无力等随意运动障碍,肛门括约肌障碍或尿失禁等大小便功能障碍,具体取决于病变节段和病变范围等病变具体情况。神经功能损伤并不早期出现,但出现后会快速加重,容易错过治疗的机会,因此须尽早诊断、尽早治疗[6]。

硬膜外脓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硬膜外脓肿的病程进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7]。

第一阶段:以病变相应节段严重的腰背疼痛和发热等表现为主,缺乏特异性,但此时不能掉以轻心,须及时就医[6]。

第二阶段:以神经根疼痛的表现为主,向病变相应节段的神经根支配区放射。

第三阶段:以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主,包括双下肢感觉功能减退、双下肢无力等随意运动障碍,以及肛门括约肌障碍或尿失禁等大小便功能障碍。

第四阶段:肢体瘫痪。

病因

硬脊膜外脓肿是发生于椎管硬脊膜外腔中,脂肪组织及静脉丛的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普遍。但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导致的发病逐渐增多,革兰氏阴性菌、其他非典型病原体也可导致硬脊膜外脓肿[1][3][4][8]。明确致病菌对于选用合适抗感染治疗有十分关键的指导意义。

硬膜外脓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硬脊膜外脓肿主要形成途径有:

血行播散;

临近感染灶直接蔓延;

医源性传播。

其造成脊髓功能损伤的机制目前普遍认为:

椎管内肉芽组织形成对脊髓产生机械性压迫;

炎症累及椎管内静脉丛或导致血管内炎性血栓形成,影响脊髓血运,导致脊髓缺血[1]。

哪些人容易患硬膜外脓肿?

患有一个或多个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酗酒、免疫功能缺陷、肝肾功能不全、慢性尿路感染等[3]。基础疾病可明显降低抗感染能力,局部感染后容易发展成菌血症,增加本病发病率[6]。

脊柱异常或侵入性椎管内操作史,如退行性关节炎、创伤、手术、刺激装置放置、导管放置、药物注射等[3]。

潜在的局部或全身感染病灶,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髓炎、尿路感染、败血症、静脉留置管路、静脉药物注射、针灸和纹身、硬膜外阻滞等[3]。

就医

此病较少见,临床上常有漏诊、误诊,易造成不可逆的后遗症[6]。尽早正规就诊、尽早正规治疗是硬膜外脓肿治疗的关键,有助于改善预后[1]。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当发现腰背疼痛和炎症状态时,应高度警惕硬膜外脓肿的发生,尤其是合并有上述危险因素者,应尽早接受正规诊治[1]。

全身感染者若出现脊柱剧烈疼痛或神经症状,就要高度怀疑本病,及早诊治,尽量避免不可逆的后遗症[6]。

建议就诊科室

脊柱外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硬膜外脓肿?

对于腰背疼痛和异常炎症的患者,尤其是合并有上述危险因素者,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1],必要时进行硬膜外穿刺或椎管探查术,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抽血化验炎性指标:包括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反映全身炎性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鉴别是否为感染性疾病与致病原,必要时需要多次复查抽血化验,以掌握炎性反应的实时变化。

抽血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血培养可以明确菌血症及致病菌,药敏试验可用于指导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但此类检查的阳性率不高,必要时需要多处、多次进行抽血化验,以提高阳性率。一般认为,在应用抗生素前且于高热时进行抽血,可提高阳性率。

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MRI)是怀疑硬膜外脓肿时的首选检查,不仅仅是无创检查,而且可以显示病灶及周围组织情况。如无禁忌可行增强 MRI 检查,这对于医生有较大的指导作用。X 线、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反映骨质情况和脊柱稳定性有较大优势。

基础疾病相关检查: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清蛋白情况等,反映有无基础病的危险因素及基础病的控制情况。

入院常规术前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肝肾功能等,用于排除手术禁忌症、用药禁忌症,保障生命安全。

感染源相关检查:怀疑尿路感染时,可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要行心脏超声检查;怀疑结核或呼吸系统感染时行胸片、胸部CT检查,用于筛查感染源。

皮试:确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后,对于某些特殊抗生素须进行皮试,排除抗生素过敏,保障生命安全。

相关检查:对于已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必要时可行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率(MCV)、运动神经传导速率(SCV)、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反映脊髓、神经根、外周神经等神经病变情况,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鉴别诊断相关检查:本病发病早期特异性症状较少,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结核相似,需进行相关鉴别诊断。包括胸片、胸部 CT、痰涂片、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PPD)、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淋巴细胞培养+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结核杆菌 DNA、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具体由医生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必要时进行硬膜外穿刺或椎管探查术,取脓液行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并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灶组织性质。该检查方法能够直接获得病灶组织且能指导治疗,但属于有创检查,同时有引起硬膜内感染和颅内感染的可能,有一定风险。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实际(如病灶位置、病灶大小、患者基础情况等),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采取。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腰痛多长时间了,起病缓急,有无诱因病因。

您的腰背部疼痛是否为持续性、做什么时会加重以及缓解。

您的全身有无潜在感染源,如有无咳嗽咳痰史,有无皮肤软组织感染,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牙痛,有无寒战、高热等。

您有无上述基础疾病,如有平时控制的怎么样。

您是否伴有神经症状,如下肢麻痛、无力、大小便异常等。

您有无脊柱畸形等脊柱异常。

您有无侵入性椎管内操作史,如脊柱手术、神经根阻滞、腰穿等,如有尽可能详细地提供侵入性椎管内操作的资料。

您有无在其他地方因此病就诊,当时的做了什么检查,诊断是什么,具体进行了什么治疗,如有尽可能详细地提供既往就诊治疗资料。

您的饮食、胃口、睡眠、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硬膜外脓肿?

我需要做些什么以便配合诊治?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可以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我的医保能否报销?

我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我的病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这个病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我应该如何预防?

治疗期间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后我是否需要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要复查多长一段时期?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基础疾病我需要怎么进行规范控制?需要前往哪些专科进行治疗?

治疗

硬膜外脓肿的治疗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抗生素、基础疾病治疗、对症支持、康复锻炼等[1][6]。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关键是足时、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由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溶血链球菌等,因此,前期可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并尽早进行细菌学检查;后期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性应用敏感药物。如果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则可重复行细菌培养[1][6]。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主要是清除感染灶,减压以解除神经压迫,获取可靠的病灶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用药,重建脊柱稳定性和缓解疼痛[1]。

其他治疗方法

基础疾病是本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规范控制基础疾病是治疗硬膜外脓肿的重要保证[6]。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抽血复查肝肾功能,保障用药安全。

营养神经,可应用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保证营养摄入,抵御感染消耗。

适当镇痛,减轻痛苦。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应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一旦出现病情进展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1]。

康复锻炼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规律随访复查,防止复发,复查项目包括抽血检查血常规、炎性指标,核磁共振(MRI)等[1]。

疾病发展和转归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硬膜外脓肿的预后,神经功能缺失时间、基础病控制情况和脓肿部位等均与预后有关[1]。

日常注意

当发现腰背疼痛和异常炎症时,应高度警惕硬膜外脓肿的发生。尤其是合并有上述危险因素者,应尽早接受正规诊治[1]。

全身感染者若出现脊柱剧烈疼痛或神经症状,就要高度怀疑本病发病,及早诊治,尽量避免不可逆的后遗症[6]。

规范控制基础疾病,前往相应专科规律复查随访,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规范复诊随访,及早识别复发并及早处理。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更换药物、延长用药时间,防止耐药菌产生或发生二重感染。

保证睡眠,加强营养摄入,比如鸡蛋、肉类等,减少疾病消耗,提高身体抵抗力。

自行日常注意做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再次出现发热、腰痛时,特别是发生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选用抗生素治疗,更不要拖延。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规范控制基础疾病,前往相应专科规律复查随访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硬膜外脓肿的危险因素。

如发生牙痛、咳嗽咳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皮肤软组织脓肿、肛周脓肿等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酗酒、免疫功能缺陷、肝肾功能不全、慢性尿路感染等),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抗感染治疗。

感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朱炜嘉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清热除湿止泻合剂(恒诚制药)的功效与作用-清热除湿止泻合剂(恒诚制药)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辅舒酮)的功效与作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辅舒酮)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