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导管扩张症
概述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又称导管扩张症,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乳腺导管腔内分泌物淤滞、乳腺导管扩张。
好发于 30~50 岁的非哺乳期妇女。
该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能够引起乳腺导管阻塞、扩张,以至分泌物潴留的因素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主要特征为导管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及肿块,乳头有粉刺样或浆液性溢液,病变中可找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如果非哺乳期妇女出现乳腺炎症状,尤其是按照普通乳腺炎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及早就医。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为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如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同时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B 及维生素 A 的食物。
症状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并可触及肿块,可伴有全身炎性反应。
乳腺分泌物异常:为粉刺样或浆液性溢液,病变中可找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乳房肿块:肿块常位于乳晕周围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质韧或硬。表面呈结节样,界限不清,与胸壁无粘连。肿块有不同程度红、肿、热、痛,全身炎性反应轻微。抗感染治疗过程中肿块可缩小或扩大。
乳头溢液:为淡黄色浆液性,少数患者伴血性或水样乳头溢液。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质地柔软,伴触痛,随病程进展,可缩小或消退。
病程反复发作,渐成瘢痕,使乳头内陷。
病因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能够引起乳腺导管阻塞、扩张,以至分泌物潴留的因素,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乳头内陷或发育不良。
哺乳障碍、乳汁潴留。
乳晕区域存在创伤或手术。
乳管退行性变。
束胸等不良生活习惯损伤乳管。
维生素 A 等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缺乏。
性激素水平失调。
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吸烟等。
哪些人容易患浆细胞性乳腺炎?
30~50 岁的非哺乳期妇女。
不注意乳房清洁卫生者:致病菌容易入侵。
存在哺乳障碍、乳房外伤、乳腺退行性变和内分泌激素分泌紊乱等的患者:原因是这些因素可引起乳腺导管引流不畅、阻塞、分泌物淤滞等。
营养不良者:尤其是饮食主要是素食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30~40 岁的非哺乳期妇女,如果出现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并可触及肿块,乳头有粉刺样或浆液性溢液,伴有炎症反应,且按照普通乳腺炎治疗无效,应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中医科。
医生如何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管镜检查:乳管明显扩张,管壁粗糙、弹性差、易出血,管腔内可见大量白色絮状沉淀物。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钼靶、乳腺 MRI(磁共振成像)等。
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医生可能会将本病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其他类型乳腺炎:常规行乳腺分泌物镜检,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但未见细菌时,可排除急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
恶性肿瘤:部分有乳腺血性分泌物的患者,建议做乳腺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活检,以排除乳腺恶性肿瘤(如炎性乳腺癌)。
乳腺结核:临床表现相似,不易区分,诊断主要依靠溃疡边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窦道分泌物查找抗酸杆菌及结核菌培养。
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表现相似,常采用乳管镜、乳管造影、彩超、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针吸或手术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是否哺乳过?乳头是否内陷?
乳头有没有溢液?什么颜色?什么性质?
有没有乳腺手术史?有没有接受过乳房放疗?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有没有自行用过药?
有没有其他疾病史,如糖尿病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了浆细胞性乳腺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以确诊?
推荐什么方法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医生主要根据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及导管周围炎症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急性炎症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来控制炎症。运用纤维乳管镜将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多次灌入乳房清洗,大部分患者有较好效果。
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报道,运用口服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脓肿、窦道及瘘管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有较好疗效,但药物有一定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中医中药。
手术治疗
尽管药物治疗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手术切除病灶仍是最彻底、有效的方法。
常用术式有以下两种:
局部肿块切除术:适用于单纯表现为乳房肿块、且肿块局限的患者。
象限、半乳及全乳腺体切除术:适用于肿块较大、病变占据整个乳房或大部分乳房的患者。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展及转归
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会使乳腺炎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经正确、规范治疗后,通常可痊愈。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自我护理,讲究个人卫生,减少患病机会。
发生浆细胞性乳腺炎时,用温水清洗乳房。
治疗期间,穿宽松舒适、纯棉的内衣,而不选择尼龙面料或过紧的内衣,并勤洗、勤换。可用消毒液或在太阳底下暴晒内衣,以杀菌。
有症状后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选用抗生素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会加重炎症。
预防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患病机会。
注意补充营养,可进食高蛋白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 B 及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西兰花、动物肝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