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脓毒症是什么?烧伤创面脓毒症怎么办?烧伤创面脓毒症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病患者伴随的眼底改变。此病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约 70% 的患者会出现眼底的改变。也是眼科的常见病。病因是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是长期的血压升高。按临床表现,分为血管收缩期、硬化期和渗出期。硬化期即是我们常说的“视网膜动脉硬化”。病情较轻时,患者通常无症状。当病情严重且累及黄斑时,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和暗点。积极控制血压,眼病给予对症治疗。疾病的主要危害是损害视功能。眼底病变与全身的预后有关。眼底病变越重,提示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肾的并发症越重,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

概述

烧伤创面脓毒症是创面侵入性感染扩散和发展的结果。大量细菌侵入邻近的活组织,菌量超过105/g组织。局部与全身情况急剧恶化,即使血液中未检出病原菌,死亡率仍高。

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一般脓毒症为主,可高热(达42℃以上),也可呈低温(36℃以下),多为弛张热,体温骤升39.5℃~40℃或反常的下降;心率加快达140次/分以上,呼吸次数增加,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在发生脓毒症后,原有烧伤后心动过速更显著,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休克等。麻痹性鼓肠亦为常见症状,可伴神志改变,精神症状如谵语,烦躁,幼觉等。食欲减退,腹胀或腹泻。创面可短时变坏,色泽污暗,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增多、易出血。创面恶化,焦痂变潮湿或其深Ⅱ度痂皮见针尖大小的溢液点或出血点,数目在不断增加或渐趋扩大,或肉芽创面灰暗,高低不平,有暗红色的点状坏死;或已成活的皮片呈蚕蚀状被侵袭,不见扩大反而缩小。

病因

深二度与三度创面感染后,常为脓毒症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潮湿受压感染的创面,细菌更容易侵入血流。其次是静脉切开或静脉穿刺输液感染成静脉炎时,亦可成为脓毒症发生的途径。大面积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就医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不断下降,中毒颗粒增多。

2.血生化

诊断

1.精神兴奋、多语,谵妄,乃至错觉、幻觉、定向障碍,也有精神抑郁。

2.舌质由红转绛、干燥少津、起芒刺,舌苔由白腻转黄或焦黄。

3.体温骤升至39.5℃以上或剧降至正常以下。

4.呼吸急促,>35/min。

5.心率变快,>140/min。

6.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7.创面急剧恶化,表现为潮湿、腐败、坏死斑、色泽晦暗、创缘凹陷、生长停滞、创面加深等。

8.多数患者伴有多尿。当出现脓毒性休克时出现少尿。

治疗

1.正确处理创面

是防治全身感染关键之一。烧伤休克较稳定后及早清创,外用AgSD,尽早暴露创面。抗体休克期间随时更换潮湿的敷料及床垫。48小时后及早翻身,处理并烤干创面,有利于预防感染。对大面积Ⅲ度焦痂作早期切痂植皮,是预防脓毒症的积极措施。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须通过机体才能发挥作用。由于耐药菌杆的增加,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疗烧伤全身感染逐渐失去应用价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药。如G阴性杆菌属感染,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硝碱盐阴性杆菌、枸橼酸杆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锋必、新型青毒素Ⅱ等。乙型溶血性健球菌感染仍选用青毒素G。羧苄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两种药物用量宜大。

3.抗生素

在用药方法上,临床未明确细菌学诊断和药敏结果前,可参照创面上分离到的菌种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要用很早,用量足,稀释在100ml葡萄糖液或等渗盐水内静滴,每种抗生素单独给予。2~3种抗生素交替滴入,联合用药。使用抗生素针对性强者,常常在24~36小时可以看到初步效果。脓毒症症状控制后及时停药。另外,在切除有细菌集落的焦痂时,脓毒症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前、手术操作过程中和手术后均要静滴抗生素,直到术后3~4天全身情况较稳定。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遗传性肾病是什么?遗传性肾病怎么办?遗传性肾病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药品

头孢氨苄胶囊(华信)的功效与作用-头孢氨苄胶囊(华信)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