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烧伤是什么?微波烧伤怎么办?微波烧伤症状有哪些?

过敏性眼睑皮肤炎是一种由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或鳞屑的皮肤炎症反应,可为全身或面部湿疹的一部分,也可单独眼睑发病。一般慢性者自觉症状较轻,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湿疹长期不愈,皮肤粗糙变厚,呈鳞屑样外观。

别称

微波烫伤

概述

由于微波引起的皮肤热力损伤统称为微波烧伤。微波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能够产生微波的仪器或设备,最常见的是微波炉。在正常应用微波炉的过程中发生的烧伤,常常是由于接触微波加热后的食品、餐具等引起的继发热力烫伤,而并非直接由微波产热造成的损伤。

临床上常见的微波烧伤更多的是发生在医疗机构内,由于使用微波理疗仪器不当而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微波 (microwave)是指波长 1 m~1 mm,相应频率为 300 MHZ~300 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微波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并被吸收而产生热效应,它与红外线、高频加热及其他加热方式相比,可以深入物质内部,加热时热量产生于物质本身,不依靠热传导,里外同时加热,由于微波的波长短,因而容易集中加热。

当微波作用于机体组织时,引起组织细胞中离子、小分子和偶极子的高频振荡。 但当微波量大时,产热高,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此时微波具有烧灼、切割作用。见于微波治疗仪。

微波烧伤患者的表现同其他热力损伤类似,早期常见有红斑、组织水肿,后期可有创面的进行性加深,进而出现组织坏死、干痂外覆、溃疡形成。

大部分浅度的微波烧伤创面,经外用药物、对症治疗后可以在 2~3 周内愈合,创面表皮化,封闭完好。深度烧伤创面在经创面清创、手术植皮或皮瓣治疗后也能顺利愈合。

如果深度创面处理不及时或没有选择手术修复,常常愈合时间久,最终结局为病理性瘢痕形成或者挛缩畸形形成,严重者影响肢体活动或关节功能。

合理使用微波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监护,及时对症处理早期的微波烧伤,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微波烧伤的发生,控制损伤深度,改善愈合质量。

症状

微波烧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微波烧伤患者主要表现同其他热力损伤类似,根据烧伤的深度主要表现为 Ⅱ 度烧伤及 Ⅲ 度深度烧伤。

Ⅱ 度烧伤

Ⅱ 度烧伤又可分为浅 Ⅱ 度烧伤及深 Ⅱ 度烧伤。

浅 Ⅱ 度的微波烧伤常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并在局部形成大小不一水疱,内含黄色或淡红色血浆样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冻物。去除水疱腐皮后,可见创面潮红、脉络状或颗粒状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伤后 1~2 天更明显。创面质地较软,温度较高,疼痛剧烈,痛觉敏感。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 2 周可愈。愈后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皮肤功能良好。

深 Ⅱ 度的微波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 Ⅱ 度和 Ⅲ 度之间,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一般偏小,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Ⅲ 度烧伤

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触之如皮革,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

微波烧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慢性难愈合创面:深度的微波烧伤处理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合适可能导致创面进一步加深或感染,从而形成慢性难愈合创面,在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同时伴发糖尿病的患者中更易出现。

瘢痕畸形或挛缩畸形:深度微波烧伤处理不当或愈合不良,最终结局常常表现为较明显的瘢痕畸形,局部瘢痕畸形收缩可能导致挛缩,严重者影响关节或肢体的活动。

病因

微波烧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在正常应用微波炉的过程中发生的烧伤,常常是由于接触微波加热后的食品、餐具等引起的继发热力烫伤,而并非直接由微波产热造成的损伤。

临床上常见的微波烧伤更多的是发生在医疗机构内,由于使用微波理疗仪器不当而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微波治疗中,如果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观察调整不及时,会对患者造成烧伤。通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烧伤事件的调查和分析,问题主要出在以下方面 :

治疗功率设置不当

如使用微波功率过大,照射距离皮肤过近,照射时间过长均可造成局部烧伤。

微波治疗在临床上并不是功率输出越大越好。局部有较严重缺血性、器质性血管疾病的患者,强热不但不会改善其血液循环,反而会加剧局部缺氧,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应从小功率开始,依患者反应情况酌情调整。

家用微波炉的功率已远大于常见的医疗微波治疗仪,而炉内物体的加热过程乃是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与此相类似,当医护人员将微波治疗仪输出功率设置过大时,虽然短时间内患者只有微热的感觉,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接受治疗局部温度逐渐升高,等感觉到疼痛时,治疗局部已因过热而导致烧伤。

微波治疗仪故障

仪器的老化和故障导致微波输出失控,有很多可能会导致微波烧伤。

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我国绝大部分微波治疗设备使用说明书上和许多医学杂志上都已有大量关于如何进行 微波治疗的相关报导。医护人员应该仔细阅读这些资料,而不应该采取流水式作业方式, 对所有接受微波治疗的患者都采用简单地千篇一律的治疗条件。

只有了解了设备,才能用好设备。只有关心患者,才能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避免意外伤害。 在使用微波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必须经常关心患者的感觉和治疗局部情况,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人容易出现微波烧伤?

最常发生微波烧伤的人群,为在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微波理疗等物理设备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炎症、肿瘤、溃疡、创面、创伤修复等各专业相关病员。在选择微波治疗时,接触微波设备均有发生微波烧伤的可能,为相对高危因素。

在战争年代,因大功率微波武器或者雷达武器导致的烧伤也并非罕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者发生微波烧伤,不论烧伤程度如何,即应及时就诊,给予相应处理。

建议就诊科室

烧伤科

烧伤整形科

医生如何诊断微波烧伤?

医生根据患者原始疾病史、微波仪器或设备治疗史及临床表现、查体检查的结果,确诊微波烧伤并不难。

诊断过程中需与常规热接触造成的烫伤相鉴别和区分,病史是相有助于医生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接触微波理疗仪?使用过微波治疗?

原有基础疾病是什么?

接触微波理疗时间多久?功率大小如何?

发生烧伤后做过什么样的处理?

用过哪些外用的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的烧伤?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怎么样治疗才能愈合?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治疗方法

Ⅱ 度烧伤患者创面应早期积极处理,预防感染,立即停止微波治疗,外用药物于创面,最常使用的如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暴露创面每日换药 2 次。

由于微波造成的深度烧伤早期表现不明显,多为一红斑或,类似浅Ⅱ度烧伤,易被医生忽视。随着时间推移,创面呈进行性加深,出现焦痂,进而溶痂,坏死组织脱落。

如果已经发生深度损伤,深度创面亦应早期积极处理,预防感染,加速局部坏死组织的脱落,使创基界限清楚,待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后,视创面大小和深度,行直接缝合、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修复。

由于微波穿透力较强,烧伤深者甚至可达肌肉、内脏,需及时进行腹部 B 超、X 线检查等,以排除深部组织的损伤。若有深部脏器损伤需请相关科协助诊治。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大部分浅度的烧伤创面,经对症治疗后可以在 2~3 周内愈合,创面表皮化,封闭完好。深度烧伤创面在经创面清创、手术植皮或皮瓣治疗后也能顺利愈合。

如果患者的深度创面处理不及时或者患者没有选择手术修复,常常发生愈合时间久,最终结局为病理性瘢痕形成或挛缩畸形形成,严重者影响肢体活动或关节功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微波理疗时,选择规范的正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在接触微波仪器设备时,患者要清楚治疗的部位、深度、能量等信息。

理疗过程中如有温度过热、刺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终止治疗,并寻求医疗帮助。

一旦发生微波烧伤,建议至正规烧伤专科就诊,及时救治。

预防

发生微波烧伤不仅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为预防发生微波烧伤,需要做到:

严格执行微波治疗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微波理疗仪,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正确了解及掌握理疗仪的性能,只有正确合理的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确保养好理疗仪,定期检查器械的性能。虽然操作时功率符合要求,但该机器已使用几年,多次维修,机器显示功能与实际功率有差距,这也是造成烧伤的因素之一。所以对不能保证性能的机器应及时更换。

微波治疗过程中必需由理疗人员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关闭微波输出,烫伤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特殊人群予以特殊观察和处理。如年老体弱者、糖尿病患者、躯体感觉减退者均应适当降低治疗功率,密切关注变化。

一旦发生微波烧伤,应及时处理好创面,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争取创面早期愈合。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更年期贫血怎么办 小妙招帮你有效调理

2023-8-10 23:23:44

药品

杜仲平压片(振霖牌)的功效与作用-杜仲平压片(振霖牌)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