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或Bile duct cancer)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癌症,多见于 50~70 岁年龄段的人群,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胆管是连接肝脏、胆囊和十二指肠的一条细长管道,输送消化过程所需的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胆管癌是一种难治的癌症,能否行根治性手术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和侵犯的程度。由于胆管位于人体的深处,所以早期阶段难以察觉。目前还没有很有效的筛查办法,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是在癌症进展至引起明显症状后才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患病后难以行根治性手术,需要定期接受化疗、放疗或其他等保守治疗,以持续抑制癌症病情,但总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胆管内细胞癌变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胆管癌的危险因素主要与胆管长期的炎症注或结石有关。
胆管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黄疸、陶土样大便、皮肤瘙痒、乏力,以及各种消化道症状。
若患者出现持续的疲劳、腹痛、黄疸等相关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疗,及早明确病情。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组织活检。
胆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的效果欠佳,只适合作为手术的辅助手段。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胆管癌的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癌症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采取居家护理措施,缓解症状,改善心情。
胆管癌无法预防,通过戒烟和防治肝病,可能有助于降低胆管癌的发病风险。
症状
胆管癌有哪些症状?
胆管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
黄疸:皮肤和眼睛泛黄;
腰、腹部疼痛;
恶心和呕吐;
发烧;
食欲减退,消瘦;
虚弱、乏力;
皮肤瘙痒;
陶土样大便;
黑尿。
病因
胆管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管内细胞癌变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胆管长期的炎症或结石有关。
根据癌变部位在胆管内的位置,胆管癌可分为:
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生在肝内胆管的部分,有时也被归类为肝癌。
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在肝外胆管至胆囊管开口以上的部位。
远端胆管癌:发生胆囊管开口以下的胆管部分。
胆管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下列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胆管癌的发病风险上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导致胆管硬化和瘢痕化。
胆管结石:与胆结石相似,但体积小很多。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不规则囊性扩张。
肝吸虫感染: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鱼类,可能受到肝吸虫感染。它们可以生活在胆管中,并诱发癌症。
胰腺消化液返流至胆管。
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损伤肝脏导致瘢痕化,从而增加胆管癌的风险。
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年龄:50 岁以上的成年人。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肥胖。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若患者出现持续的疲劳、腹痛、黄疸等相关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疗。
多种较为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都可能表现为类似症状。
患者无法分辨具体病情,必须及早就医,才能对症治疗。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胆管癌?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家族病史,烟酒嗜好等情况。
随后进行仔细的体检:
是否有黄疸或其他异常表现;
腹部是否有肿块、压痛或积液。
实验室检测:验血
评估肝功能指标是否正常。
检测是否存在肿瘤标志物的明显升高,一种当发生癌症时就会明显升高的指标性物质。
检查胆红素水平(导致黄疸),以及其他生化指标。
影像学检查:B 超、增强 CT 或 MRI、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
了解肿瘤所在的部位、体积,及其具体构造。
观察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评估病情的进展情况。
随着技术进步,原有的各种侵入性检查手段将被逐步取代。
组织活检:临床医生在超声引导下,获取患者的部分病变组织,交由实验室明确病理类型。如果其他影像学检查项目已经表明患者是胆管癌变,一般临床医生会直接开展手术,术后再行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发作?
症状的程度有多严重?
是否伴有慢性肝炎/肝硬化?
是否有烟酒嗜好?程度如何?
有什么情况会导致症状加重?
在什么情况下,感觉症状有所好转?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胆管癌?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是否已经发生扩散或转移?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可以采用手术(或保守)方案治疗?
治疗过程中会有什么风险或不良反应?
手术能否将癌症组织完全切除?
术后还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手段?
胆管癌会不会复发?概率是多少?
如何安排随访?
大概还能活多久?
日常生活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胆管癌是一种难治性的癌症,必须及早治疗。胆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胆管癌的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
如何治疗胆管癌?
胆管癌手术: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胆管癌的方法。
根治性手术: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切除所有的癌症组织。根据癌症范围的不同,可能需要选择性的切除病变的胆管、邻近的部分肝脏、胰腺、十二指肠、淋巴结、结缔组织等。
姑息性手术:癌症组织侵犯的范围很广,已无法完全切除,但手术将有助于减轻症状或控制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放疗和化疗:化疗和放疗的效果欠佳,一般作为手术的辅助手段。
放疗: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临床医生可能会在术前或术后,采用放疗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提高疗效。如果癌症已无法手术切除,也可以采用放疗控制病情。但放疗对胆管癌的效果欠佳,需根据患者的具体应答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化疗:口服或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杀灭癌细胞,可以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复发率,提高疗效。胆管癌对化疗的敏感性欠佳,需根据患者的具体应答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尝试对胆管癌进行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抑制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但效果比较有限。
胆汁引流术:
通过胆管引流或置入支架,引流胆汁,减轻黄疸。
分为经皮、肝胆管引流术 PTCD 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日常注意
癌症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采取居家护理措施,缓解症状,改善心情。
戒烟戒酒。
充分休息,适当锻炼。
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放松心情。
与朋友和家人沟通,舒缓压力。
晚期患者可考虑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
姑息治疗的重点是控制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和其他不适;
临终关怀针对终末期癌症患者,从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痛苦。
预防
胆管内细胞癌变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因此胆管癌无法预防。但通过戒烟和预防肝病,可能有助于降低胆管癌的发病风险。
戒烟:吸烟与胆管癌的风险上升有关。
降低肝病风险:慢性肝病与胆管癌的风险上升有关。平时应爱护肝脏,预防肝脏病变。
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肝炎病毒传染。
适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减少肝脏发生病变和肝硬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