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瘤是什么?胆汁瘤怎么办?胆汁瘤症状有哪些?

葡萄膜是眼球壁的中间层,其前部包括虹膜和睫状体。虹膜炎又称为前葡萄膜炎,当虹膜的炎症累及相邻的睫状体时,则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单眼或双眼均可发病,疾病复发率较高。常见症状包括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等。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因素等有关。一旦发现眼部疼痛、畏光,或出现视力减退的情况,就要及时就医。虹膜睫状体炎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包括睫状肌麻痹剂、糖皮质激素等。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遵循医嘱认真治疗,注意休息,避免病情加重或复发。预防虹膜睫状体炎,需要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

概述

胆汁瘤(bilomas)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指胆汁自肝胆管道中漏出,淤积于肝脏实质内、肝包膜下、腹腔小网膜囊内等部位,并在局部包裹形成的类似囊性肿瘤的病灶[1]。

关于胆汁瘤的患病率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但随着经导管注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一种介入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地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由该介入操作导致的胆汁瘤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

胆汁瘤的病因包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外伤及自发形成;其中外科手术、外伤导致胆汁瘤形成的机制为物理性因素直接导致胆管系统损伤或并发感染所致;而介入治疗主要通过诱发胆道缺血坏死致使胆汁漏出;自发形成者机制不清[1][2][3]。

根据病因可分为医源性胆汁瘤(包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外伤性胆汁瘤、自发性胆汁瘤。其中,自发性胆汁瘤较罕见;相比于胆汁瘤,肝脏外伤更多形成的是肝内血肿;目前胆汁瘤所有类型中以医源性胆汁瘤最多见[3][4]。

大多数胆汁瘤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的患者常见上腹部不适、胀痛、黄疸等表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病情严重者可因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而死亡[1][2][5]。

无症状者,以抗感染、利胆、护肝为主,并定期复查观察变化;有症状者,以抽吸、引流囊内胆汁为主;以上方案效果差者,若胆汁瘤与胆道相通,可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若两者不相通,可注入硬化剂或直接手术切除[2][4]。

较小的胆汁瘤通常危害不大,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但随着胆汁瘤的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脏器而引发各种症状,对机体造成相应的危害;同时,该病可并发严重的感染,对机体造成致命性的危害[1][2][5]。

对于无肝硬化、肿瘤血供不丰富的患者,在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时应尽量选择超选择性栓塞(准确栓塞为供瘤血管支,而非其各级主干血管),需多次介入治疗时,尽量延长每次的间隔时间等,这样有助于预防胆汁瘤的发生[1]。

该病属于良性病变,如能及时、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症状

胆汁瘤属于良性病变,大多数胆汁瘤患者均无任何症状,有症状的患者常见上腹部不适、胀痛、黄疸注等表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病情严重者可因感染性休克、肝功能衰竭而死亡[1][2][5]。

胆汁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胆汁瘤患者均无任何症状,通常在超声、CT 等检查(介入治疗术后常规复查、腹部外伤后检查)中偶然发现;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其常见症状包括[1][2][5]:

上腹部不适、胀痛:随着胆汁瘤的体积逐渐增大,肝脏及周围其他脏器受到挤压,可引起该症状。

眼巩膜、皮肤发黄:即黄疸表现,当胆汁瘤压迫胆管时,可引发该症状。

发热、寒战:合并感染时出现该症状,发热通常超过 38.5℃,且持续、反复存在。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皮肤湿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可危及生命。

胆汁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随着胆汁瘤的逐渐增大,会对周围脏器造成压迫,进而对机体造成相应的危害;当患者并发感染,可能会对机体造成致命性的危害[1][2][5]。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可伴寒战(感觉全身发冷),严重者可有休克表现。

胆管梗阻:胆汁瘤压迫肝外胆管所致,可引发黄疸。

肝、肾功能衰竭:通常与严重感染有关,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已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

病因

胆汁瘤的病因包括医源性因素(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外伤以及自发形成;其中外科手术、外伤导致胆汁瘤形成的机制为物理性因素直接导致胆管系统损伤或并发感染所致;而介入治疗主要通过诱发胆道缺血坏死致使胆汁漏出;自发形成者机制不清[1][2][3]。

胆汁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医源性因素:包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外科手术直接损伤胆管或继发的感染,导致胆管损伤、介入治疗诱发胆道缺血坏死等均可导致胆汁外漏,形成胆汁瘤[1][2]。医源性胆汁瘤为目前最常见的类型[4]。

外伤:车祸、殴打等导致的肝脏外伤,可造成胆管破裂、胆汁外漏,但相比于胆汁瘤,肝脏外伤更多形成的是肝内血肿[3]。

自发形成:比较罕见,机制不清[3]。

哪些人容易患胆汁瘤?

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肿瘤患者,其术后容易发生胆汁瘤,特别是具有以下危险因素者,包括:肝转移瘤、不合并肝硬化、血供不丰富的肿瘤、非超选择性栓塞、术前合并胆道疾病、介入治疗次数过多等[2]。

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胆管系统难免受到损伤的风险高,此部分患者也容易患胆汁瘤。

肝胆部位(上腹部)受伤的患者,也容易患胆汁瘤。

就医

胆汁瘤以医源性最多见,多发生于经导管注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或肝胆部位外科手术后,对于此类术后患者,通常会常规复查 CT 或 MRI。正因为如此,胆汁瘤在体积较小、尚未引发症状时即可被发现。而此时,患者通常仍处于住院治疗期间。对于无医源性因素者,在腹部外伤后或当发现上腹部不适、胀痛、黄疸、发热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上腹部不适、胀痛。

黄疸:表现为眼巩膜、皮肤发黄。

持续时间长,反复出现的发热。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普通外科。

肝胆外科。

介入治疗科。

医生如何诊断胆汁瘤?

自发性胆汁瘤罕见,绝大多数胆汁瘤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史,这通常是诊断该病的前提;由于大多数胆汁瘤患者可无相关症状,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比如超声、CT、磁共振(MRI)等,B 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能够确诊该病[2][5]。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2][5]:

超声检查:便捷、经济,有助于胆汁瘤的初步诊断。

CT、MRI:肝脏肿瘤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后通常采用增强 CT 或 MRI 复查,有助于胆汁瘤的初步诊断。

B 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当抽出胆汁可明确诊断。

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培养出致病菌能够明确感染的诊断和类型,药敏检查结果是选择抗感染药物的主要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目前都有哪些症状?

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近期有没有做过肝胆部位的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近期腹部有没有受伤?

从发病至今,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或治疗?结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诊断能明确吗?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这个病该怎么样治疗?

通常治疗效果如何?会不会留后遗症?

治疗疗程通常要多久?花费大概多少?

这次治愈以后还会不会复发?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胆汁瘤的治疗因人而异,概括来说:无症状者,以抗感染、利胆、护肝为主,并定期复查观察变化;有症状者,以抽吸、引流囊内胆汁为主;以上方案效果差者,若胆汁瘤与胆道相通,可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若两者不相通,可注入硬化剂或直接手术切除[2][4]。

药物治疗为主

无症状的胆汁瘤:通常以抗感染(注意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利胆(比如: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护肝(比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症治疗为主。注意每 1~3 个月行上腹部 CT 及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2]。

抽吸、引流为主

有症状的胆汁瘤,或保守治疗下胆汁瘤依然持续增大者:除了上述内科治疗外,建议以抽吸、穿刺引流治疗为主,若经次治疗胆汁瘤明显缩小至消失,则无需进一步治疗[4]。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2][4]

内科治疗及穿刺、抽吸效果差,胆汁瘤依然存在或持续增大者:先进一步检查(比如经皮胆汁瘤穿刺造影,一种介入造影技术),明确胆汁瘤是否与胆管相通。

若无相通,可采取向瘤腔内注射硬化剂(比如乙醇,即酒精)治疗的方式;或者直接外科手术切除。

若两者相通,则不宜注射硬化剂,此时可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使胆道充分引流、胆道内压力降低,从而加快胆汁瘤的愈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较小的胆汁瘤通常危害不大,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但随着胆汁瘤的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脏器而引发各种症状,对机体造成相应的危害;同时,该病可并发严重的感染,对机体造成致命性的危害。胆汁瘤并非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变,如能及时、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日常注意

胆汁瘤一经诊断,应积极就医治疗并注意监测其变化情况。故该段关于患者日常注意护理的内容主要是指住院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目的是缓解不适症状、避免并发症发生、延缓疾病进展、促进机体恢复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5]:

针对合并感染、有发热症状者:勤测量体温,可 4 小时测 1 次,若体温升高,可给予温水擦浴降温;注意发热增加水分丢失,应多喝水补充体液。

针对腹痛、黄疸:日常注意观察这些症状的变化情况,及时告知医生、护士。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低糖、低脂肪,但要高维生素、高蛋白,不宜进食蛋黄、动物肝脏、脂肪。

引流管护理:注意妥善固定并保护好各种引流管,特别要注意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管在体表的位置,以免引流袋内液体逆向流入体内引发感染。

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发现口腔粘膜和舌苔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护士。

心理护理:家属多陪伴、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出院以后注意事项:主要是应遵嘱定期复查,如果出院后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预防

胆汁瘤以医源性病因为主,特别是近年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越来越多地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导致了胆汁瘤的发病率升高,故其预防重点为消除介入治疗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无肝硬化、肿瘤血供不丰富的患者,在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时应尽量选择超选择性栓塞(准确栓塞为供瘤血管支,而非其各级主干血管),需多次介入治疗时,尽量延长每次的间隔时间等,这样有助于预防胆汁瘤的发生[1]。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女性秋季掉发怎么办 8款食疗方帮助调理

2023-8-13 23:23:44

保健

年纪不一样保养法子也不同 女人秋季保养要选对法子

2023-9-2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