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正常肝脏大小为长径 25 cm x 上下径 15 cm x 前后径 16 cm。肝肿大指肝脏体积增大,可通过触诊或叩诊方法确定,或通过特殊器械检查确定。是临床上一个重要体征,由许多疾病引起。
成人肝在其上界正常,而在其右肋下可触及且超过 1 cm 或剑突下超过 3 cm 以上者;B 超检查肝脏的各径超过正常值者,称为肝肿大。
根据引起的相关病因不同,患病率及发病趋势均有所差异。
主要由于急性或慢性炎症、寄生虫病、肝淤血、肝纤维化、肝肿瘤、胆道阻塞、代谢障碍等引起,亦可见于血液病患者。
肝肿大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两大类。
临床表现为在肋缘下可以摸到肝脏(一般认为约有 5~10 %健康青壮年在右肋缘下可以摸到肝脏)。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不同的疾病导致的肝肿大危害不同,可能会影响肝功能,引起肝硬化,或未及时处理原发病而导致严重后果。
许多预后很差的疾病如心衰、肿瘤均可引起肝肿大,且肝脏是转移癌常见的发生部位,所以一旦查体怀疑存在肝肿大,必须及时查明病因。
症状
正常的成年人通常在右上腹肋骨下缘不会触及到肝脏,即便是能触及也是在 1 厘米之内。不过腹壁松软的瘦人,当深吸气时在肋弓下缘可触及肝下缘,但在 1 厘米以内,在剑突下如能触及肝左叶,多在 3 cm 以内,且无伴随症状。如果触及肝脏范围超过 1 厘米,而且摸到肝脏质地发生改变(偏硬,边厚,表面不光滑,有压痛)时,就是肝肿大。
肝肿大常见伴发症状有哪些?
肝肿大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
乏力
皮肤瘙痒
黄疸
腹水/腹腔积液
消瘦
肝掌
蜘蛛痣
面色灰暗
肝肿大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
感染(如自发性腹膜炎)
肝肾综合征
原发性肝癌
门脉血栓形成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因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常可发生肝肿大。而出现肝肿大的患者并非都是病毒性肝炎所引起。要根提其详细的临床资料,仔细分析,以明确其真正的病因。整体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肝肿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肝肿大
病毒性感染
衣原体性感染
立克次体性感染
细菌性感染
螺旋体性感染
真菌性感染
原虫性感染
蠕虫性感染
非感染性肝肿大
中毒性、药物性肝炎:化学药物如四氯化碳、氯仿、乙醇、酚、苯、萘、毒蕈、铍、金、铋等;药物如利福平、四环素、吡嗪酰胺、硫唑嘌呤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氯丙嗪、甲睾酮、口服避孕药、甲基多巴、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呋喃类、磺胺类、硫脲类等可通过免疫机理引起药物性肝炎。
淤血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病、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Budd-Chiari 综合征等,肝脏均因淤血而肿大。
胆汁淤积性:各种原因的肝内,外胆汁瘀滞可引起肝肿大,特别是肝内病因不易去除,长期瘀胆可致胆管系统的炎症和增生,继而引起肝大。
代谢障碍性:脂肪肝、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肝淀粉样变等。
肿瘤和囊肿: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等均可使肝大。
血液病:白血病、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均可因肿瘤细胞浸润或继发性炎症、感染使肝大。
其他:免疫损伤,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免疫反应有关,肝硬化早期可有肝大,与脂肪浸润、再生结节形成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肝肿大?
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引起肝肿大的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又以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
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因长期、大量饮用各种含乙醇的饮料所致的肝脏损害性病变。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高球蛋白血症、有多种自身抗体和汇管区呈碎屑样坏死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
肝硬化: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者为主,国外以酒精中毒多见。
原发性肝癌:表现为肝区痛、肝肿大,伴黄疸、肝硬化征象、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及转移灶症状。
就医
肝肿大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由导致肝肿大的疾病引发以下一些症状时,如果有任何令人担心的迹象,请到医院就医。当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肝衰竭时,病情险恶,预后多不良,此时应及时救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右上腹部疼痛
疲劳
肌肉酸痛
恶心
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
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血
腹水
肺水肺
昏迷
紫癜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肝胆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肝肿大?
体格检查时要结合病史、肝脏大小、形态、质地、有无压痛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定是否肝肿大。轻度肝肿大用触诊与叩诊法常难以确定,而肝位置下移时常易误诊为肝肿大。应用超声检查或 CT 检测肝肿大能获得更可靠的客观数据。
相关检查包括:
体格检查:触诊与叩诊检查判断是弥漫性肿大,还是限局性肿大。肝脏肿大超过的厘米范围。与往次查体比较,判断是否为进行性肝肿大。 触摸质地是质软、质中,还是质硬。肝的边缘和表面,是否光滑,整齐,有无结节。还有检查有无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以及腹水等。视诊有无黄疸、肝掌和蜘蛛痣、紫癜、牙龈出血等。
实验窒检查:血液中病毒的血清标志物,如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另还可检测乙肝病毒的 DNA。而肝癌则有其较为特异的标志 AFP。尿检查其中的胆红素、尿胆原对于判断黄疸的性质有重要意义。粪便检查可找到相应的虫卵或滋养体。肝功能试验包括酶学的试验、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检测、脂类指标等。
辅助检查:各种疾病引起的肝肿大在超声下有不同的表现。CT 与 MR 对肝、胆及胰腺等腹部疾病的诊断均很重要。放射性核素扫描可以动态观察,对血管瘤有确诊意义。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检查对于诊断至关重要,各有其特点。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右侧腹部有疼痛感吗?
发热吗?多少度?一天内什么时间发热比较明显?
饮食正常吗?有食欲吗?厌油腻吗?
皮肤和眼白部分有过发黄吗?
有乙肝、丙肝病史吗?
输过血吗?
平时长期服用药物吗?什么药物?
有酗酒习惯吗?多久了?每次喝多少?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肝肿大有什么感觉?
自己觉得能摸到肝脏边缘,是肿大了吗?
肝肿大是什么病?怎么引起的?
有什么危害?
肝肿大会传染吗?
肝肿大就是肝癌吗?
肝肿大能治好吗?
治疗
肝肿大只是一种临床体征,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很多疾病均可以引起肝脏肿大,一定要具体找到引发肝肿大的病因,然后再进行系统性的治疗。
药物治疗
促肝细胞生长素: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
水飞蓟宾: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
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
腺苷蛋氨酸: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拉米夫定、泛昔洛韦、阿昔洛韦、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针对治疗病毒性肝炎。
免疫调节剂:胸腺素 α1 、胸腺肽、免疫核糖核酸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手术治疗
原发性肝癌首选手术切除,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一年生存率达 80% 以上,五年生存率达 50% 以上。
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是最佳的选择。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即通过动脉置管的方法到达肝动脉,注入栓塞剂或抗癌药,常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肝癌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原理是利用微波或射频的热效应,在靶区内引起热凝固杀死肿瘤,能达到与肝癌切除、肝移植的期待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如果肝脏大是因单个巨大脓肿或囊肿所致,则可行脓肿或囊肿穿刺抽液治疗。
如果是胆道梗阻引起的肝肿大,医生可以通过 ERCP 使用内窥镜取出胆结石。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一些最常见的病因,如病毒性肝炎,可在抗病毒治疗后严格控制病毒复制。而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在戒酒、健康饮食、经常锻炼和减肥之后大大改善。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坚持每年体检。
戒掉酗酒习惯。
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
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
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
饮食方面,要荤素适中,食物要多样化,食用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健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保持健康的体重。
适度饮酒,或不饮酒。
服药时遵医嘱或按标签说明。服用非处方药时,按照推荐的剂量服用。
减少接触化学物质。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喷雾清洁剂、杀虫剂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此外,接触化学物质时戴手套、长袖套和面具。
谨慎使用保健品。服用保健品和中草药之前询问医生可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