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儿童囊性纤维性变,小儿囊性纤维性变,黏液黏稠病,黏滞病
概述
胰腺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婴幼儿和青壮年的遗传性胰腺疾病,实则为多个外分泌腺功能失常的复合表现,所涉及的器官包括胰腺、肺、肝、肠、汗腺等。
通常患者在 1 岁之内开始出现症状。
发病原因病因尚不十分明确,通常认为系基因缺陷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胰腺发生囊性纤维性变,使胰腺的分泌量及含酶浓度显著降低。
表现为黏稠油灰样粪便,味臭,脂肪泻,食欲好但体重降低。
合并低蛋白血症、水肿、贫血、眼睛干燥及维生素 K 缺乏。
内科改变症状,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外科手术治疗。
症状
胰腺囊性纤维变性有哪些症状?
黑色胎粪:粪便量多、黏液样、恶臭。
脂肪泻:粪便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多具恶臭,伴见消瘦,乏力,手足搐搦,夜盲,水肿等。
体重减轻:虽饮食增多,但是体重不增加或者增长缓慢。
肝脏疾病:肝硬化继发低蛋白血症、贫血、水肿、干眼症及维生素 K 缺乏。
胰腺囊性纤维变性并发症有哪些?
营养不良。
门静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
肠梗阻。
病因
胰腺囊性纤维变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不明,常认为是基因缺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单基因或多基因突变导致。
可遗传给后代,发病率在 25%。
哪些人容易患胰腺囊性纤维变性?
罕见病,我国有十几例报道,以新生儿多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营养不良、脂肪泻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同时存在,应该及时就医。
脂肪泻与营养不良。
阻塞性肺气肿和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
汗液内氯化物及钠明显增高。
有家族史。
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
就诊科室
儿科
肝胆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胰腺囊性纤维变性?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该病家族史,结合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做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
十二指肠胰酶检查:胰蛋白酶缺乏具有诊断价值。
粪常规:粪便中含有较多脂肪。
糖耐量异常:20%~30% 患者有糖耐量异常。
汗液中氯化物及钠浓度高于正常人 2~5 倍。
影像学检查
腹部 X 线:肠梗阻上端小肠扩张充气或有液平,胎粪中有散在的小气泡(肥皂泡征)。
CT 检查:胰腺萎缩、表面不均、广泛纤维化、胰腺导管囊状扩张。
内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将可窥见胰腺变硬,纤维化,表面不规则结节状。
十二指肠镜:或可见食管静脉曲张,十二指肠液黏稠。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造影显示胰腺管节段性囊状扩大。
病理检查
穿刺活检:显示胰腺纤维化。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有无具体诱因?粪便颜色、量如何?
饮食是否正常?体重最近是否有变化?
有无多汗、脂肪泻等表现?皮肤有无水肿?
是否在其他医院诊治?做过什么检查?结论如何?
有无不规律饮食?
有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有无反复咳嗽、咳痰?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胰腺囊性纤维变性?病情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需要手术吗?
如果手术,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治疗原则:改变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
非手术治疗
改善胰腺功能:服用胰酶替代药物。
补充蛋白和热量。
防治肺部感染。
防治不完全性胎粪梗阻。
治疗糖尿病及胆汁性肝硬化。
手术治疗
肠梗阻及门静脉高压需要手术。
发展及转归
该病无法治愈,早期诊断能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
日常注意
预防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