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颈神经背支是向大脑中枢传导引起颈肩痛的各种椎管外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当其受卡压时引起相应部位的颈肩痛,称为颈神经背支卡压症。
主要病因是卡压颈神经背支内侧支支配的关节突关节,危险因素是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发育异常。
以耳周、下枕部、颈项部的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肩、肩胛、前胸壁牵涉痛,头部旋转和过伸时,导致疼痛加剧。
主要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包括神经阻滞和关节突关节阻滞;治疗关键点是缓解颈肩部的疼痛;治疗难点是无法获得长时间的疼痛缓解。
持续的颈肩部疼痛影响睡眠,降低工作效率。
症状
颈神经背支卡压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疼痛:耳周、下枕部、颈项部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
牵涉痛:指患者能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但该处并无实际损伤,部分患者可伴有肩、肩胛、前胸壁的牵涉痛。
感觉异常:还有部分患者耳周、下枕部、颈项部可有感觉异常,如感觉模糊或触摸时没有感觉。
颈神经背支卡压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病无并发症。
病因
颈神经背支卡压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卡压颈神经背支内侧支支配的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卡压颈神经背支内侧支,引起其相应支配部位的疼痛。
哪些人容易患颈神经背支卡压症?
有如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颈神经背支卡压症:
颈椎关节突关节发育异常:颈椎关节突关节发育异常,卡压颈神经背支内侧支,引起颈肩部疼痛。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持续性耳周、下枕部、颈项部的疼痛和不适。
上述症状伴发肩、肩胛、前胸壁牵涉痛,耳周、下枕部、颈项部有感觉异常。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本病一般无须紧急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康复科
医生如何诊断颈神经背支卡压症?
当医生怀疑是颈神经背支卡压症时,将通过触诊、颈椎 X 线检查、颈神经背支或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的效果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触诊:用来确定疼痛部位和范围,可发现耳周、下枕部、颈项部痛。
颈椎 X 线:排除颈椎不稳或颈椎退变引起的颈肩痛。
颈神经背支或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若有效,则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也可证实诊断的正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之前颈肩部是否受过外伤?
具体工作是做什么的?
疼痛持续了多长时间,是否能够忍受?
之前是否进行过治疗?做了哪些治疗?治疗是否有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诊断是什么疾病?
有什么治疗方式,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治疗
保守治疗是颈神经背支卡压症治疗的主要方式,辅助物理治疗可缓解大部分患者的颈肩部疼痛。如果疼痛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主要作用是缓解颈肩部组织的炎症和疼痛,代表药物是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服药期间患者可能出现胃痛、反酸、黑便等不适。
手术治疗
颈神经背支松解术:颈肩部持续疼痛、保守治疗无效者,通过颈神经背支的松解或切断,减轻或消除疼痛。
其他治疗方法
局部封闭:改善局部疼痛症状,包括神经阻滞和关节突关节阻滞。神经阻滞是在 X 线透视的监视下将药物注入关节突腰部;关节突关节阻滞是在 X 线透视的监视下进入关节突关节下缘并注射药物。注射的药物包括普鲁卡因或氢化可的松等药物。
物理治疗:
激光照射:可以缓解局部的疼痛症状,用氦-氖激光照射肩部压痛点,每次 20 分钟,每天 2 次。
红外线照射:作用是缓解局部疼痛。红外线照射肩部压痛点,每次 20 分钟,每天 2 次。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持续性的颈肩部疼痛,影响睡眠和降低工作效率。
经过正规治疗后,局部封闭的有效率达 60% 以上,维持时间最长为 1 年以上;手术的有效率可达 80%。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颈肩部疼痛是否出现加剧难忍。若出现疼痛加剧,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1~2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关注患者症状是否缓解等。
饮食:术后麻醉清醒后,可先饮清水 5~10 毫升,无恶心、呕吐现象时,可转为流质饮食,如米糊或粥等,逐渐转为正常饮食。
大小便管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用药注意事项:服用镇痛药物期间,注意是否出现腹痛、呕血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于消化内科就诊。
运动注意事项:患者应注意颈部活动的范围和时间,活动范围以不引起颈部疼痛为主,颈椎前屈和后伸不超过 35°,左右侧屈不超过 45°,左右旋转不超过 60°,活动时间每次不宜超过 20 分钟。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颈椎关节突关节发育异常:避免颈椎过度和超范围的活动,颈椎前屈和后伸不超过 35°,左右侧屈不超过 45°,左右旋转不超过 60°,减少神经与关节突关节之间的摩擦,降低神经卡压的发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