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十字韧带损伤
概述
交叉韧带损伤(Cruciate Ligaments injury),也称为“十字韧带损伤”,分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后交叉韧带损伤两种。两条韧带协同可限制膝关节过度运动。由于多种因素(主要为创伤)导致的前交叉或(和)后交叉韧带发生部分或者完全的撕裂,称之为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与膝关节内其他所有结构共同作用,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使人体能完成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下肢动作。它是膝关节韧带最容易损伤的部位,仅在美国每年就有 10~20 万,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约为 1/3500,且多数来源于非接触性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运动时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损伤,约占 70% 以上,其次为交通伤等非运动损伤。易损伤的运动主要是篮球和足球,此外在从事柔道、摔跤和田径的专业运动员中,和在爱好滑雪、羽毛球、排球运动的普通人中也容易发生。
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最大、最强韧的韧带,也最不容易损伤。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位,维持膝关节的前后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通常会伴有与多发韧带损伤相关的其他膝关节内紊乱,如合并前交叉损伤。单纯的后交叉损伤非常少见,且部分此类患者仍可以高水平运动。
后交叉韧带损伤主要原因是高能量创伤,在膝关节弯曲时,胫骨上端向后的暴力及膝过伸暴力均可致损伤。与前叉损伤不同,其最常见于机动车碰撞,且多为多发韧带损伤;其次是体育运动,以单纯损伤为主。
前交叉损伤的患者受伤时常有膝关节“啪”的一声,明显疼痛不能站立,之后膝关节迅速肿胀明显,并可感觉到膝关节的不稳定。其他表现可有关节内积血,屈伸活动障碍。可有某些韧带或关节囊渐渐继发松弛,若同时存在半月板损伤时,也可以引起受伤初期关节稳定,而晚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后十字韧带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与前交叉韧带类似,但不同患者表现差异大,多为膝关节后向不稳。
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早期应休息、冰敷、患肢紧急制动(如拄拐、佩戴支具等),疼痛明显者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关节镜下的交叉韧带重建,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保持良好的运动方式有助于预防损伤发生,包括加强活动前热身、加强下肢肌肉锻炼、避免过度变向和弹跳、避免高风险体育活动等。对于高风险的运动员,还可以采用必要的神经肌肉训练项目以预防此类损伤发生。
症状
交叉韧带损伤可能有哪些症状?
根据交叉韧带损伤的部位、损伤的机制和程度、以及是否有合并部位的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有较大差别。
新鲜的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剧烈疼痛;
受伤时关节内的撕裂声和断裂感;
膝关节肿胀;
膝关节不稳定感;
不能从事先前活动,严重者可有屈伸活动明显受限。
陈旧的前交叉韧带损伤
疼痛感减轻,但残存长期的关节松弛不稳,患者在活动中有膝关节错动感或打软腿,不能急停急转,不能用患腿单腿支撑,不能下蹲和侧向迈步等。
运动中膝关节易反复扭伤。
高能量损伤(交通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
严重关节积血;
膝关节不能负重;
明显的关节不稳;
活动明显受限。
低能量损伤(运动损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
较前叉损伤相比表现不明显;
一般无“撕裂声”,可有轻中度关节积液和跛行;
可有膝关节不稳定感;
许多人可继续体育活动。
交叉韧带损伤可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交叉韧带损伤通常会损伤膝关节其他结构。如半月板、关节软骨、关节囊、其他韧带等。还可能造成慢性的膝关节疼痛和患者的运动水平降低。若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治疗,可能会加速膝关节炎的发生。
病因
交叉韧带损伤易发生于有身体冲撞或高速度运动的情况。常见的受伤机制包括屈膝外翻伤、外旋伤、过伸伤等。
交叉韧带损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能量损伤:多见于交通伤,因直接的撞击或打击造成膝关节过伸或外翻,超出了韧带的调节范围,膝关节限制器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发了交叉韧带的撕裂。
低能量损伤:多见于各种运动,在跑步或者跳跃时突然的减速或者改变方向(如打篮球时变向、起跳抢球,踢足球时过人等),或者涉及膝关节旋转的绕轴运动。
哪些人更易患交叉韧带损伤?
目前尚不明确造成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因素。但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容易在运动中发生交叉韧带损伤。其中,除了性别和年龄外,多数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控制的。
职业:参加高风险运动的专业运动员,以及一些特殊职业如军人、舞蹈演员和杂技演员,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年龄:年龄 18~35 岁的非运动员。
性别:普通人群中男性发生率约为女性的 2 倍,可能因为男性较女性更易参加危险性高的体育活动,但运动员中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体重:对于同样的活动程度,肥胖的患者在运动时更易产生交叉韧带的损伤,且通常损伤的程度更重。
运动方式:喜欢参加激烈的体育活动,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人,更容易在运动中损伤交叉韧带。如爱好篮球、橄榄球、足球等竞技性强的活动的人,比爱好游泳、慢跑等活动的人损伤风险要高。
就医
交叉韧带损伤时通常导致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也可感觉到膝关节不稳定和打软腿的表现。如有明确的外伤史,并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急性受伤时(尤其是打篮球、踢足球时),当落地时听到明显的撕裂声,继而感觉到膝关节剧痛、膝关节迅速肿胀、膝盖不稳且无力等表现时,应在场地紧急处理后立马送医院进行检查。在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是否损伤和损伤的程度,以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另外,对于慢性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若自觉有长期的膝关节不稳定和打软腿的感觉,也应警惕交叉韧带损伤的可能,及时就医,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就诊科室
骨科。
运动医学科。
医生如何诊断交叉韧带损伤?
病史:外伤史(运动时突然改变方向或着地,受伤时的响声)。
临床表现:急性的膝关节积液和不稳定感。
体格检查:Lachman 试验、轴移试验、前抽屉试验、后抽屉试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X 线仅用于排除骨折的情况,对交叉韧带损伤诊断意义不大。疑似交叉韧带损伤,应及时行 MRI 检查。
关节镜检查:关节镜直视下探查交叉韧带情况,是最直接而准确的证据。但通常关节镜是作为治疗手段,在治疗的同时明确损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受的伤?
怎么受的伤?
受伤时有听到响声么?
受伤后是否有膝关节不稳的感觉?
受伤后还能步行或者爬楼梯么?
受伤后有进一步处理和相关检查么?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交叉韧带损伤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以后会有后遗症么,会瘸腿么?
我是否需要调整运动的方式?
以后恢复好了可以继续运动么?还可以继续打篮球和踢球么?
治疗
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具体选择依据损伤程度、患者特征和活动、经济条件等决定。
紧急处理
紧急制动:必要时加压包扎防止再出血。
冰敷消肿:可以就近取材及时冰敷,48 小时内切忌热敷,反而会加重肿胀。
抬高患肢: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消除肿胀。
及时送医:对于急性的可疑膝关节韧带损伤,应及时送医,寻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断并治疗。
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指征:对于膝关节功能要求不高的患者,以及参与对膝关节要求不高的运动的运动员,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原则上来说,损伤后 3 个月内是手术的最佳时机。对常参加运动的较年轻患者、高水平运动员、涉及高度依赖关节活动的职业、膝关节严重不稳定,以及合并半月板损伤及其他韧带损伤的患者,通常应积极实施手术重建。手术的方式主要是膝关节镜下的交叉韧带重建术。
关节镜下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创重建手术”。这是一种外科手术,医生会将患者自身的或别人的韧带,通过微创设备进入关节腔后,在损伤韧带的周围,沿原来韧带的走行方向放置,重新搭建“一座桥”,达到加强韧带强度的目的,恢复韧带原有的功能。
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康复治疗和适当的运动特异性生物治疗。但对于完全性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后遗症。如膝关节慢性疼痛、活动水平下降、关节软骨和半月板损伤等。
日常注意
改善不合理的运动方式,是预防交叉韧带损伤的基础。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定期康复,是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重点。
积极就医。当运动中出现前述症状的损伤时,应紧急处理,并积极的去医院寻求专业骨科医生的诊治。避免因省钱、省事等思想而放弃早期治疗的机会,延误病情,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正视疾病,积极治疗。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当患者确诊为该疾病的时候应正视,不要畏惧手术,对于有条件接受手术的患者应积极的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术后定期康复。术后的康复在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手术效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循医嘱,在不同的阶段采用正确的康复措施。避免早期过度不当的活动,避免因疼痛而放弃康复锻炼,同时将锻炼平衡、本体感觉和肌力均加入到个人的康复计划中。
管理好危险因素。了解危险因素,在完全康复后,避免剧烈的活动,适当锻炼。
预防
交叉韧带损伤多半是运动所引起的,因此,采用健康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活动、增强运动保护意识,就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此类损伤的发生。具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规范技术动作;良好的体育道德,不采用犯规动作。
加强下肢肌肉的锻炼,超重者注意减重,增强协调性练习。
规律锻炼,避免过度的高强度运动。
运动前注意热身,保持场地、灯光、鞋子等无隐患。
对于女性运动员,可以进行适当的神经肌肉重点训练。
运动时可适当佩戴护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