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非角化癌是什么?鼻咽非角化癌怎么办?鼻咽非角化癌症状有哪些?

慢性泪腺炎是泪腺的慢性炎症性改变,在临床上较急性泪腺炎普遍,常与全身感染有关,多为原发性,亦可由急性泪腺炎转变而来。病因常与全身细菌、病毒、结核杆菌感染等有关

别称

鼻咽恶性肿瘤,鼻咽癌

概述

鼻咽非角化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发生于鼻咽部上皮的恶性肿瘤。

在世界各大洲中,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少见,发病率在 1/10 万以下。非洲为鼻咽非角化癌的中发地区;东南亚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发病率高于非洲国家。我国属于世界各大洲中鼻咽非角化癌的高发地区之一。在我国,鼻咽非角化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地区差异,以广东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和广西省东部的梧州地区为高发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男性多发,男女比例为 2∶1。以 30~50 岁多见。

该病与遗传因素、EB 病毒(人类疱疹病毒注)感染、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等有关。

病理上,以非角化型鳞癌最常见,也有腺癌、未分化癌等类型。根据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程度,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的标准,可分为 0、Ⅰ、Ⅱ、Ⅲ、Ⅳ 五期。

该病的症状主要为原发癌症状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眼部症状等。其中,原发癌症状为涕血和鼻出血、耳部症状、鼻塞、头痛等。

首选治疗为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主要用于中、晚期患者;手术治疗一般仅用于放、化疗控制不佳的患者,包括局部鼻咽部残余病变的切除、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清扫术,而手术范围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

鼻咽非角化癌属于恶性肿瘤,有局部扩散、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风险,部分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不明原因的涕中带血或者单侧颈部无痛性包块,要警惕鼻咽非角化癌的可能,应及时就医行鼻内镜检查以及必要的活检,以尽快明确诊断。

症状

鼻咽非角化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原发癌症状:

涕血和鼻出血:轻者可引起涕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黏膜下型者涕血少见。

耳部症状:肿瘤压迫咽鼓管,导致单侧耳鸣、听力下降等。

鼻塞。

头痛:多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一侧下颌角部位无痛性包块,直径大于 3 cm。

眼部症状:鼻咽非角化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可发生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鼻咽非角化癌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鼻咽非角化癌的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下:

侵犯眼部:可导致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视物重影、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以及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侵犯鼻腔鼻窦:可导致鼻腔大出血、面部隆起、张嘴受限、吞咽障碍等。

侵犯颅内:可导致颈内动脉破裂出血、多组颅神经麻痹(眼部神经居多,也可涉及听神经、舌咽神经等)、海绵窦血栓等。

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颈部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局部破溃、大出血。

转移至骨组织、肺、肝脏,产生相应症状。

肿瘤晚期导致恶液质,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病因

鼻咽非角化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非角化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非角化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种族易感性:黄种人多见。

病毒感染:EB 病毒是从非洲儿童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疱疹型病毒颗粒。目前公认 EB 病毒与鼻咽非角化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许多鼻咽非角化癌患者,体内 EB 病毒抗体滴度偏高,且疾病严重程度与 EB 病毒滴度正相关。

环境因素:接触亚硝胺类化合物(如咸鱼、腊肠、咸菜等)、土壤中微量元素镍超标等,均可诱发鼻咽非角化癌。

哪些人容易患鼻咽非角化癌?

具有鼻咽非角化癌家族史,且长期居住于广州、湖南、广西等鼻咽非角化癌高发区域者。

喜欢吃腌制咸菜、肉类的人群。

长期未控制的胃食管反流者:胃食管反流可诱发鼻咽部上皮恶变,导致鼻咽非角化癌。

就医

鼻咽非角化癌的发病部位隐匿,早期肿瘤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邻近器官的症状。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反复鼻出血伴鼻塞,应及时就医行鼻内镜注检查,查明病因。

反复单侧耳鸣、耳聋、耳闷,以及分泌性中耳炎,应及时就医行鼻咽部检查。

不明原因的单侧颈部包块隆起,且无压痛。

伸舌偏斜、眼球固定、单侧视力障碍、视物重影,伴头痛等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鼻咽非角化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血液检查、鼻内镜检查、CT 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确诊。本病患者的年龄通常在 30~50 岁间,有家族恶性肿瘤病史,且存在间断或持续性鼻塞、鼻出血,可伴单侧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偏头痛,甚至单侧眼球固定、视力下降、伸舌偏斜等。

常用的相关检查如下:

血液化验检查:EB 病毒抗体滴度偏高或正常。

鼻内镜检查:通过深入鼻腔的内镜,观察鼻咽部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局部是否存在菜花样、溃疡状或结节状的新生物。

鼻窦 CT 检查:通过鼻窦 CT 检查,可发现鼻咽部密度增高影、颅底骨质可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强 CT 显示局部明显强化,颈部淋巴结可见典型的转移癌表现。

全身详细检查:了解心、肝、脾、肺、肾、骨骼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症状有哪些?鼻部症状有哪些?出血量?持续时间?发生频率?

鼻塞持续多久了?单侧还是双侧?

除鼻出血外,还有哪些症状?

有没有耳鸣?性质?听力情况如何?

有没有头痛?性质?具体部位?

什么时候发现的颈部包块?有什么症状?

近期体重是否下降?

是否有骨痛、胸痛、咳嗽等症状?

之前有没有治疗过?怎么治疗的?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怎么患上鼻咽非角化癌的?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用哪些药物?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遗传倾向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这个病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能彻底根治吗?如何预防或者避免再次发作?

治疗

鼻咽非角化癌大多对放射治疗中度敏感,放射治疗是鼻咽非角化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部分配合化学药物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对较高分化程度、病程较晚及放疗后复发的患者,手术切除亦属于不可缺少的部分。

放射治疗

除常规放疗外,近年来一些放疗的新技术,如腔内近距离放疗、伽马刀治疗、三维适形放疗注、适形强调放疗等,对肿瘤控制效果更佳。

化学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中、晚期患者,及放疗后未能控制及复发者。此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或姑息性的治疗。

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项治疗,但副作用也会加倍。

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鼻咽部局限性病变经放疗后不消退或复发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经放疗后不消退者。手术治疗一般作为姑息手段。

免疫治疗

如干扰素等,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怀疑鼻咽非角化癌,应尽快活检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早期首选放疗及化疗。未及时治疗的鼻咽非角化癌,肿瘤可能侵犯眼眶、颅底、面深部结构,导致严重并发症,或者严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恶性肿瘤后期,可致全身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鼻咽非角化癌放疗后,应定期复查。最初 3 个月至半年左右复查 1 次,稳定后每年复查至少 1 次,了解局部肿瘤的控制状况及放疗相关并发症的情况。

放疗相关并发症包括放射性骨髓炎、反复分泌性中耳炎、鼻咽部反复干痂及感染、听力下降等,需要持续鼻腔冲洗,改善局部黏膜状态,预防感染,甚至鼓膜置管改善中耳通气引流障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经常鼻出血,特别是回吸涕中带血,要警惕鼻咽非角化癌的可能,及时就医。

不明原因的出现单侧颈部肿胀或复发性单侧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时,应及时就医行鼻咽部检查。

高危人群(如鼻咽非角化癌家族史、高发地区居民)要定期行鼻咽部检查。

若有进行性单侧鼻塞、眼球运动障碍、顽固性头痛等症状,也要及时就医行鼻咽部检查,要警惕鼻咽非角化癌的可能。一般情况下,鼻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即可明确诊断。

预防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戒烟酒,避免刺激性饮食。

少吃腌制食物。

饮食均衡,劳逸结合。

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目的在于减少 EB 病毒感染几率。

积极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若有相关症状,尽早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润肺止嗽丸的功效与作用-润肺止嗽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冠心苏合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冠心苏合胶囊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