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玻璃体是一种果冻样的透明凝胶体,充满在眼球的玻璃体腔内,约占眼球容积的 4/5。正常情况下,玻璃体内是无血管组织,不会发生出血。但由于疾病、外伤等原因,可能引起血液进入玻璃体腔,称为玻璃体积血 (vitreous hemorrhage)。
玻璃体积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用医学的专业术语,应该是体征),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为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积血多与全身疾病相关,当发生玻璃体积血时,医生多会在检查患者眼部的同时,关注患者全身情况。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症状多与出血的病因和出血量的多少、快慢有关。
虽然玻璃体积血不算眼科急症,但及时发现、治疗引起出血的原发病,能减少原发病对眼部和全身造成危害,并且防止玻璃体内积血进一步增多。
玻璃体积血患者首先需要进行眼底检查,再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同时需要完善一些全身检查,综合判断。
不同原因引起的玻璃体积血的结局也各不相同,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对应的临床处理方案。
玻璃体出血的预防主要针对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症状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症状多类似,具体表现主要取决于导致出血的病因和出血量的多少、快慢。
玻璃体积血有哪些症状?
玻璃体腔内出血较少时,一般表现为眼前烟雾、黑影飘动感,伴视力轻度下降,有时患者都不一定能察觉。
出血较多时,多表现为视力明显下降,眼前视物不见。在出血较快的患者,可能有明显红色烟雾飘动的症状。
玻璃体积血是如何进展的?
少量玻璃体出血可以很快吸收,较多的出血则难以完全吸收,进而出现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增殖牵拉引起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
玻璃体积血可引起以下并发症:
玻璃体机化
铁血黄色素沉着
玻璃体炎症
继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
病因
任何原因(包括疾病、外伤等)引起眼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玻璃体腔内,都可导致玻璃体积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
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有哪些?
疾病和外伤是导致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具体病因可能包括: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程一般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在增生期,视网膜病变较重,由于毛细血管闭塞缺血,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继而长入玻璃体,新生血管极易破裂出血,导致大量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往往是和视网膜裂孔相继发生。视网膜裂孔是由于视网膜萎缩变性或玻璃体牵引形成,如果在裂孔形成的视网膜上正好有血管横跨,则很容易将血管牵拉破裂,形成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后脱离是指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分离,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在分离过程中,如果某些部位玻璃体组织与视网膜上血管表面粘连较紧密,则很容易将血管牵拉撕裂,引起出血,表现为玻璃体积血。
眼外伤:眼球穿通伤、眼球挫伤等会导致眼球内组织结构破损、血管出血引起玻璃体积血。
其他病因:如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血管性疾患;Terson 综合征;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一些眼部炎症等。
有哪些因素可能增加患玻璃体积血的风险?
以下两大类因素可能导致出现玻璃体积血的风险增加:
全身危险因素
糖尿病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凝血功能异常
心脏病,长期服用抗凝药
情绪紧张、波动
近期有头部外伤或身体巨大创伤
眼部危险因素
视网膜变性萎缩
玻璃体增殖
眼部外伤
就医
一旦怀疑患有玻璃体积血,应该及时前往就诊。
玻璃体积血何时应就医?
当发现眼前突发有烟雾、黑影飘动时,应立即停止身体活动,就地休息,平复心情,避免情绪激动,然后就近找医院就诊。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患者,更应该注意眼部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定期去医院行眼部检查。
虽然玻璃体积血不算眼科急症,不需要急诊手术治疗,但及时发现、治疗引起出血的原发病,减少有些原发病对眼部和全身造成危害,并且防止玻璃体内积血进一步增多。另外,玻璃体腔内积血长时间不吸收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
就诊科室
眼科
玻璃体积血是如何诊断的?
如果医生怀疑患者患有玻璃体积血,首先需要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先是用扩瞳药将瞳孔扩大后用一些专用的镜片(直接眼底镜和间接眼底镜)肉眼下检查玻璃体腔和眼底,观察玻璃体腔是否有积血存在,同时可以检查视网膜,分析玻璃体积血的原因。
但如果患者玻璃体积血较重,遮挡视网膜,医生无法直接肉眼检查时,需要超声等辅助设备评估玻璃体、眼底情况,来帮助诊断。同时,可能需要完善一些全身检查,如血常规、凝血系列检查。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全身情况,比如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疾病,近期眼部是否有外伤史等,综合判断。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眼睛有哪些不舒服?双眼都有这种情况吗?
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段时间症状有规律变化吗?比如哪些情况下症状会改善?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
症状发生前眼睛是否受过伤?如果有,是怎么受伤的?受伤当时眼部有什么症状?
过去是否曾有过类似的问题?
出现症状后是否接受治疗?用的什么药?是否有效果?
整体健康状况如何?有高血压、糖尿病吗?家里亲属是否有这些疾病?
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是突然发生的还是逐渐出现的?
患者可向医生咨询哪些问题?
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需要怎么治疗?手术还是吃药?
现在疾病处于什么程度?现在治疗的话,视力还能恢复吗?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疾病是否会对身上其他地方造成影响?
治疗后是否会复发?应如何减少复发风险?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多久能出现好转?下次何时复查?
糖尿病或高血压等相关疾病是否需要去相关科室治疗?
治疗
玻璃体积血的治疗应首先关注病因的治疗。控制病因后能防止玻璃体积血进一步增多,然后处理玻璃体腔内既有的积血。
如何治疗玻璃体积血?
发生玻璃体积血后,患者需要尽量头高位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帮助积血吸收。
当积血量较少时,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积血会慢慢被吸收。
如果积血较少,眼底能看清时,医生会检查眼底,分析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高血压病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平稳,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视网膜血管炎症性疾病或其他炎症疾病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先需要控制炎症,避免病变进一步发展。
如果眼底有视网膜裂孔,需要及时予以视网膜激光或视网膜冷冻治疗,来封闭裂孔和出血的血管,避免引起视网膜脱离和更多的出血。
如果眼底发现有视网膜脱离,则需要行手术治疗,使脱离视网膜复位,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
如果积血较多,长时间不能吸收(如超过 2 周时间),或者患者主诉眼前黑影严重影响视觉质量,强烈要求治疗,可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
有哪些药物治疗玻璃体积血?
如果玻璃体积血是由于炎症性疾病引起的,首先需要进行抗炎治疗。
使用活血化瘀或促进血液循环的口服药物治疗玻璃体积血,其疗效尚未得到广泛认同。
如何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
如果玻璃体积血较多,可能出现长时间积血不能吸收(如超过 2 周时间),或者患者主诉眼前黑影飘动严重影响视觉质量,强烈要求治疗,可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
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主要是指玻璃体切除手术。
手术需要在眼球上打三个很小的孔,每个孔里分别插入发光光纤、玻切头、灌注管。发光光纤用来在眼球内照明,玻切头用来切除玻璃体,灌注管在玻切头切除玻璃体的同时用来引流灭菌水进入眼球内,保持眼球充盈状态。
正常情况下玻璃体是果冻状的凝胶样物体,长时间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会形成机化物,引起玻璃体增殖,从而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
因此,手术要切除增殖的玻璃体和机化物,避免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使已经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另外,玻璃体切除手术过程中还可以取一些玻璃体标本,用来做实验室检查,可以协助诊断病因不明的病例。一般玻璃体切除后会向眼球内注入水或者硅油,维持眼球的形态,以免眼球萎缩。
玻璃体手术是级别很高的眼科手术,需要一定手术经验的医生借助专门的玻璃体手术机器来完成。手术前需要患者完成一系列的检查,比如抽血化验、心电图等。
玻璃体手术是一个在显微镜下完成的精细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患者极度配合,不能有头部动作,而且手术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以上。所以,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
日常注意
玻璃体积血患者往往视力不佳并且多伴有其他全身疾病,积极的治疗加上良好的生活管理能大大缩短疾病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玻璃体积血患者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玻璃体积血患者应定期复查,让医生多了解病程变化,有助于下一步的治疗。
玻璃体积血一般病程较久,病情缓解较慢,患者需要保持乐观心态,心情愉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限制剧烈活动。
遵循上述原则,对治疗以及预防疾病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饮食方面应注意:
多食用动物肝脏、蛋类、干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提高眼部免疫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玻璃体积血引起的炎症反应。
多吃含锌、硒等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海鲜、谷物等,能够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忌食辛辣刺激及过硬的食物,荤素搭配,保持大便通畅。
做过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应注意:
包扎患眼,限制眼球运动,促进恢复,以免引起术后再次出血。
平时注意眼部卫生,不揉眼。
按时用药,掌握正确滴眼药水的方式;定期复查。
避免眼睛直视强光,外出时可佩戴有色防护眼镜。
保持心情乐观、舒畅。
预防
很多疾病都能引起玻璃体积血,控制这些病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玻璃体积血发生。
如何预防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出血主要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眼外伤等疾病所致。
因此,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等血管性疾病的这些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配合医生治疗,定期用药,积极控制原发疾病,保持血压、血糖的正常水平,绝大部分玻璃体出血是可以预防的。
其实在临床上很多玻璃体积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能恢复到发病前的视力或接近发病前视力,只有那些由于较重的原发疾病引起的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往往预后不佳。因此,对于原发疾病的关注尤为重要。
另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眼外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