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Mooren角膜溃疡,慢性匍行性角膜溃疡,蚕蚀性角膜溃疡
概述
蚕食性角膜溃疡(ulcus corneal roden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疼痛性的角膜溃疡。病灶起始于角膜边缘,沿角膜缘向周围发展,再向角膜中央区进展,最后累及整个角膜。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世界范围内,本病属于少见疾病,北半球的发病率低,南部的非洲、印度及远东地区较为多见[1][2],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约 0.03%[3]。中青年男性多发[4]。
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寄生虫感染、丙肝病毒感染、眼部外伤或手术创伤有关[6]。
根据病情分为 2 种类型:Ⅰ 型为良性型,多为单眼发病,约 25% 为双眼发病,年龄在 35 岁以上;Ⅱ 型为恶性型,75% 为双眼发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常在 35 岁以下。
早期可有眼睛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不能缓解的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此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对病情较轻者,采取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病情较重者,需药物和手术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主要是免疫抑制剂,对蚕食性角膜溃疡的预后起关键作用。通常首选滴眼剂,若不敏感则联合全身用药。
该病可损害角膜的结构和功能,引起长期眼痛、视力下降,并可导致并发性白内障、前房积脓或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失明,甚至失去眼球。
本病病因不明,无有效的预防手段。部分重症者治疗效果欠佳,且有复发的可能。
症状
本病早期可有眼睛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不能缓解的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蚕食性角膜溃疡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蚕食性角膜溃疡的常见症状包括:
眼睛异物感:如同眼内进入沙子的感觉。
畏光:即害怕亮光。
流泪。
眼痛。
眼睑痉挛视力下降。
蚕食性角膜溃疡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虹膜炎。
并发性白内障。
前房积脓。
角膜穿孔。
青光眼。
病因
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寄生虫感染、丙肝病毒感染、眼部外伤或手术创伤有关[6]。
蚕食性角膜溃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
哪些人容易患蚕食性角膜溃疡?
寄生虫感染者。
丙肝病毒感染者。
眼部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就医
眼部出现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痉挛,需及时就医。当出现持续性的眼痛,且不能缓解,伴或不伴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异物感。
畏光。
流泪。
眼睑痉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持续性的眼痛,且不能缓解,伴或不伴视力下降。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蚕食性角膜溃疡?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以基本明确诊断。同时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沉、类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补体结合试验、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肝功能、血尿分析或 X 线胸片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为眼科的常规检查,为非接触性的、无创性检查。此检查是查看患者的角膜是否有特征性的溃疡表现、周围结膜和巩膜有无受累、有无合并感染、虹膜炎等。
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沉、类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补体结合试验、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肝功能、血尿分析或 X 线胸片:这些抽血化验的项目和胸部 X 线片检查都是为了排除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 Wegener 肉芽肿,因为 Wegener 肉芽肿的眼部表现与蚕食性角膜溃疡非常相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眼睛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吗?持续多久了?
眼痛是间断的还是持续的?
视力下降了吗?
以前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
既往的全身病史和眼病史。全身有什么自身免疫性疾病吗?以前做过眼睛的手术吗?眼部受过外伤吗?
有过寄生虫感染病史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我的病严重吗?
怎么治?能治好吗?需要手术吗?
哪些治疗是医保范围内的?
以后会不会继续恶化?
以后还会复发吗?
会不会留后遗症?
还需要做其他部位的检查吗?
治疗
此病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轻症者采取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重症者,需药物和手术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主要是免疫抑制剂,对蚕食性角膜溃疡的预后起关键作用。通常首选滴眼剂,若不敏感,则联合全身用药。
药物治疗[[6][7]
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炎症和异常的免疫反应。常用的眼局部药物包括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常用的全身用药包括强的松、用氢化可的松、甲基泼尼松等。
胶原酶抑制剂:药物的作用是抑制角膜胶原酶的活性,从而阻止角膜的溶解。常用的药物有半胱氨酸滴眼液、依地酸钠溶液滴等。临床上,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制成的自体血清滴眼,不但具有抑制胶原酶活性的作用,而且可以刺激角膜上皮再生和促进组织修复。糖皮质激素的缺点是可以激活胶原酶,使角膜溶解加速,使用胶原酶抑制剂可以弥补糖皮质激素的这一缺点。
抗生素:药物的作用是预防感染。常用的局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
免疫抑制剂: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常用的局部药物包括环孢素 A 和 FK506 滴眼剂, 常用的全身用药包括环孢素胶囊、环磷酰胺片、甲氨蝶呤或环磷酰胺注射剂、硫唑嘌呤注射剂等。
非甾体抗炎药: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炎症。常用的有吲哚美辛、米索前列醇片、双氯芬酸钠等。
散瞳剂:药物的作用是使瞳孔活动,防止组织粘连或治疗粘连,还可以缓解眼痛。通常在合并葡萄膜炎时应用。常用的是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生物制剂:作用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但未在临床广泛使用,仍需要大量的研究来验证。此类药物包括:干扰素 α 滴眼剂、抗肿瘤坏死因子 α-单克隆抗体、抗 CD52 单克隆抗体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异常的角结膜组织,同时可能会移植健康的组织来覆盖或代替切除的组织。具体的手法方式包括:
结膜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轻症患者。但单纯结膜切除术的复发率较高。
结膜切除术联合灼烙或冷冻病变区的角巩膜组织:效果优于单纯结膜切除术。
羊膜移植术:可单独应用于较轻病例,也可与结膜切除术联合使用,覆盖裸露的巩膜表面。
板层角膜移植术:适用于角膜溃疡或瘢痕局限于浅层的病例。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病变活动期一般禁忌行穿透性移植术,可以在病变结瘢、稳定以后、需改善视力时,再做穿透性移植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在目前的阶梯性、综合性治疗下,治疗效果较以前明显改善。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定期复查
一旦确诊本病,需按医生要求检查,以防病情恶化出现眼部严重并发症。
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需定期复查,以防出现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溃疡、血压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保护眼睛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可戴墨镜保护。
勿滥用药物,也不能自行随意增减、停止用药。
使用滴眼液和眼膏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切勿自行突然停药。
点眼药水前,轻摇药瓶,以使瓶内的药物混匀。
点眼药水时,将瓶口抬高,不要碰到眼睫毛。
两种眼药水之间间隔至少 5~10 分钟。
若有眼药水和眼膏,先点药水,后点眼膏,同样间隔 5~10 分钟。
滴眼剂宜放于阴凉避光处。
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注意事项
饮食
低盐饮食;
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干果、豆类及豆制品、菌类、薯类、蔬果(香蕉、橙子、菠菜、竹笋等);
高蛋白饮食。
避免外伤和感染
增强抵抗力;
勿去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被他人传染感冒等疾病;
避免外伤,因为伤口不易愈合或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其他
服用药物期间,如果身体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如果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则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血糖,必要时遵医嘱调整降血压和降血糖的药物。
定期查血常规、肝功和肾功;保持乐观的心态。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粉刺、满月脸、水牛背等形体的变化,要做好心理的调整。
为了优生优育,服用药物期间,做好避孕工作。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不要用力,避免外伤,适当休息。
注意眼部卫生,不要揉眼。
禁止使用毛巾、纸巾等物品擦拭眼睛。
若眼睛进入异物时,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清洗。
遵照医嘱,按时滴用眼药水和/或口服药物。
多食用易消化的多纤维食物,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外出可配戴防护镜。
术后按要求进行复查,如有不适,要随时就诊。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