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倒睫指睫毛位置异常,并倒向眼球,造成眼部疼痛、畏光、流泪及异物感等不适。在睫毛长期磨擦的影响下,还可能造成角膜溃疡,导致失明[1]。
倒睫是常见的眼部疾病,多为沙眼引起,睑缘炎、外伤等也可致倒睫形成。
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比较常见。
如果出现眼部疼痛、流泪、眼红、畏光等症状,应到医院就诊。
治疗倒睫的方法很多,需要根据患者及当地医院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无论在术前、术后,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仔细护理对眼部,所有眼部不适,都不容忽视,要及时就诊治疗,否则会引起倒睫复发,或其他眼部疾病,造成严重后果。
从根本上预防此病,比较困难。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出现眼部疾病及时治疗,可在一定程度降低发生率。
症状
倒睫有哪些症状?
疼痛、眼红、流泪。
眼睛怕光、分泌物增多,有持续性异物感。
角膜损伤,病变、或角膜溃疡。
视力下降,甚至严重者导致失明等。
倒睫会引起哪些并发症[3]?
睑内翻。
结膜充血。
引起散光视力,少部分儿童如果散光明显,还可引起弱视。
角膜感染等。
病因
倒睫是一种常见眼部疾病,多为沙眼引起。睑缘炎、外伤等也可致倒睫形成。
倒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
一般认为儿童倒睫的发生,是由于下睑皮肤过多,眼皮周围肌肉肥厚所致。
最常见的原因:面部肥胖,鼻梁发育不全等。
婴幼儿时睫毛柔软,一般不会损伤角膜,3 岁以后睫毛变硬,刺激角膜出现畏光、流泪现象。
中老年人主要是由眼睑结膜炎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内翻。
倒睫的危险因素有哪些[3]?
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比较常见。
患有沙眼的人,需及时治疗沙眼,以预防倒睫。
患有睑缘炎、睑腺炎、睑烧伤、睑外伤的人易出现倒睫。
眼部受过外伤的患者,要及时治疗,预防倒睫。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眼红、眼睛疼痛、流泪、怕光。
眼睛持续性异物感。
眼睛分泌物增多。
视力明显下降等。
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倒睫[1][6]?
医生会对患者症状辨别分析,询问相关病史,并进行检查。
观察睫毛生长方向是否发生异常,触及眼球。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眼部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首次出现眼红、眼睛疼痛、流泪、畏光是什么时候?
出现这些眼部症状有多长时间了?
患者以前有无其他眼部病史?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眼红、眼睛疼痛、流泪、畏光是什么引起的?
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会影响视力吗?会造成失明吗?
倒睫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倒睫需要做手术吗?
倒睫手术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如果倒睫手术后病情复发,下一步该怎么办?
接受手术治疗后,回家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治疗倒睫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通用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及当地医院的情况,选择不同方法治疗。
如何治疗倒睫?
非手术治疗
治疗目的是清除异常睫毛,解除不适症状。
非手术治疗包括:涂眼部润滑剂等。大部分先天性倒睫会自愈,可涂抗生素眼药膏治疗。
对于暂时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镊子拔除倒睫,是一种简单又经济,且并发症少的方法。但在处理 2~6 周后会复发,且经常会留下一些锐利的根部,造成更严重的刺激症状[1]。
手术治疗
电解治疗:大量倒睫且伴有睑内翻的患者,不宜采用电解治疗。
冷冻治疗:不适合少量倒睫的患者。
激光消融:适用于少量倒睫的患者。
睑内翻矫正术:用于同时存在睑内翻,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术后常见并发症
矫正不足。
矫正过度。
暴露性角膜炎,多在术后 2~4 天,出现眼部明显异物感、流泪、刺痛。
其它如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较轻,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消退。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无论是在术前、术后还是日常注意生活中,都需要对眼部进行仔细护理,所有眼部不适都不容忽视,要及时就诊治疗,否则会引起倒睫复发,或其他眼部疾病,造成严重后果。
注意日常注意用眼卫生。
眼部出现不适时及时检查,排除相关疾病。
眼部出现疾病后要及时治疗,以防引发其他疾病。
加强体育锻炼[5]。
预防
如何预防倒睫的发生?
要想从根本上预防比较困难,需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出现眼部疾病及时治疗。
注意日常用眼卫生。
眼部出现不适时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