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但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因此无法产生清晰的成像,此种情况称为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多数人出生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及电子产品的普及,屈光不正在人群中,尤其是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年龄逐渐减小。其中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影响近 50% 的人口。我国卫健委 2018 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3.6%,小学生近视率为 36%,初中生为 71.6%,高中生为 81.0%,相比之前呈现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较前减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可以聚焦图像,使清晰的图像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角膜或晶状体弯曲不均匀、不平滑,光线就不能正确折射,就会产生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长期不正确的阅读习惯、不正确的使用灯光、高强度的近距离工作、经常眯眼、揉眼、户外活动较少等因素,均会加重屈光不正的发生和进展。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散光。不同的屈光不正,患者的症状会有不同,但共同特点是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单眼重影和视疲劳等。儿童可能表现为喜欢眯眼、近距离视物等。轻度的屈光不正可无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出现上述相应症状时,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正规的医学验光和眼部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矫正镜片(包括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屈光不正一般无法自愈,多通过配戴眼镜进行矫正。儿童早期出现屈光不正,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导致弱视或斜视,成人可导致视疲劳或双眼视功能下降。病理性近视会出现飞蚊症、闪光感、夜间视力差等伴随症状,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平时应注意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用眼,增加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读写时坐姿正确,采光合适,眼睛距离文字的距离大于一尺(33 厘米),注意用眼卫生,科学用眼、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儿童需要密切关注屈光度和眼轴发展的规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遇到视力模糊,及时就诊,尽早进行屈光纠正,避免病情加重。
概述
电脑视觉综合征已困扰着75%~90%每天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眼睛刺痛、乾涩、疲倦、红肿、发炎、视力模糊、衰退、近视或散光度数加深等。
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呕吐、眼睛刺痛、干涩、疲倦、红肿、发炎、视力模糊、衰退、近视或散光度数加深等。
病因
在电脑上阅读时眼睛需要迅速调节,在大脑中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这些功能需要眼部肌肉的协调。电脑屏幕还会有光线的变化和闪烁。
如果本身就有眼部疾病,比如近视、散光,就更容易发生电脑眼。
就医
检查
进行眼科专科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眼科专科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1.维生素A
预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
2.维生素B
维生素B是视觉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维生素B1不足,眼睛容易疲劳;维生素B2不足,容易引起角膜炎。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