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概述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病患者伴随的眼底改变。
此病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约 70% 的患者会出现眼底的改变。也是眼科的常见病。
病因是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是长期的血压升高。
按临床表现,分为血管收缩期、硬化期和渗出期。硬化期即是我们常说的“视网膜动脉硬化”。
病情较轻时,患者通常无症状。当病情严重且累及黄斑时,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和暗点。
积极控制血压,眼病给予对症治疗。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损害视功能。
眼底病变与全身的预后有关。眼底病变越重,提示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肾的并发症越重,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
症状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
病情较轻时,患者通常无症状。
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当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当病变累及到黄斑部时,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
暗点:病情严重且累及到黄斑部时,患者会自觉眼前出现暗点。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
获得性视网膜大血管瘤;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病因
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病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的血压升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高血压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暗点时,需要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
医生根据患者的高血压病的病史、眼底检查,可基本明确诊断。确诊后,常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来了解视网膜的情况,用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最基本和最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眼底血管有无硬化、动静脉交叉处的压迫情况、视网膜有无渗出和出血等情况。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可了解视网膜血管的情况。
此项检查为在肘部静脉注射荧光素造影剂,然后使用眼底造影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照相机)监测和记录眼底的血管情况。
此检查在暗室(完全无光线的屋子)进行,检查前需充分散大瞳孔。检查过程中,患者会略有不适,但可以忍受,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通常休息后可缓解。
造影剂经静脉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最终经尿液排出。因此,有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者、孕妇,不建议做此项检查。
偶有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如果您是过敏体质、或既往曾对别的药物或食物等发生过敏,检查前要告知医生和检查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的眼睛有哪些不适?
有高血压病吗?病史多长了?药物治疗了吗?血压控制的理想吗?
全身其他器官有高血压的并发症吗?如冠心病、脑梗死、肾病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
病情严重吗?会失明吗?
需要治疗吗?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好吗?
我还需要做其他的检查吗?
哪些费用是医保范围内的?
治疗
积极控制血压,眼病给予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降血压:这是治疗本病的根本。药物的作用是降低血压。常用的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缬沙坦等。降血压药物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开具,采取个体化治疗的方案。
促进出血吸收:常见的药物如芦丁片等。
中医中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手术治疗
对于眼病本身,无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如果合并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以控制眼底病情的进展。但是,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与全身的预后有关。眼底的改变越重,提示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肾的并发症越重,患者的预后越差。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注意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并监测血压,低盐饮食。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并监测血压:
严格遵医嘱用药。
切勿私自增减药物,切忌突然停药。
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果血压控制不良,需要请医生查找原因并调整药物治疗。
饮食:
低盐饮食:控制钠盐的摄入。
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和其他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
良好的生活和用眼习惯: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避免紧张、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可通过与家人和朋友聊天、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
定期复查:患者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
其他:
控制体重。
加强体育锻炼。
家人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预防
一旦发现血压升高,需要及时就诊,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降血压的药物,通常需要长期、规律使用,切忌突然停药。
坚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不要听信偏方。
长期监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控制不良,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查找原因并可能调整新的降血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