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
概述
泪腺肿瘤约占全部眼眶肿瘤的 13%,其组织来源多种多样。泪腺恶性肿瘤占泪腺肿瘤的 25%~30%,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发展迅速,常伴有明显疼痛和复视。早期手术效果好,晚期可向颅内等处转移。治疗以手术治疗辅以放射治疗为主,预后注差。
最多见为从泪腺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又称泪腺上皮性肿瘤,占泪腺肿瘤总体的 50%。泪腺上皮性肿瘤中 45% 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中 66% 为泪腺腺样囊性癌。
常见类型有:多形性腺瘤癌(以前称恶性混合瘤);单形性腺瘤癌;腺样囊腺癌(以前称圆柱瘤);粘液腺癌;粘液表皮样癌;鳞状细胞癌等。
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偶见于儿童。诊断确立前的病史较短,常在 6 个月内,长者不超过 2 年。
表现为单侧进行性眼球突出和眼球向内下方移位。肿瘤生长迅速,呈侵润性生长,累及神经,故泪腺区疼痛症状多比较明显。可出现上睑外侧隆起,上睑下垂、复视,泪腺区可触及肿块。晚期挤压眼球引起视盘水肿,视力下降。可向耳后及颈部淋巴结和身体远处转移。肿瘤常破坏周围骨质,造成泪腺窝骨破坏。严重时与颅内沟通,肿瘤直接侵犯颅内,可损害颅底部、包括垂体等结构,造成死亡。
眼眶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泪腺区会有形状不规则肿块,沿骨膜侵犯发展形成扁平形状,内部混杂密度。有坏死腔等小囊肿表现,挤压眼球会变形,并可能会侵犯泪腺窝骨质形成虫蚀状骨破坏。
呈现侵袭性生长,完整切除肿瘤有一定困难,一般预后不良,复发率相当高。复发后常破坏眶顶骨质,直接侵犯颅内,即使行眶内容剜除术,仍然有很高的复发率。
早期行手术治疗及早期尽量完整切除肿瘤的手术技巧是治疗关键。在切除肿瘤同时,扩大切除肿瘤周围软组织,包括切除侵犯骨质。辅助术后大剂量放射治疗及预防性化疗,能有效减少复发及转移风险。
症状
最主要的表现是挤压眼球,会出现单侧眼进行性眼球突出,常伴有泪腺区肿块。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手术,并进行放射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及转移风险。
常见症状有哪些?
挤压眼球:单侧眼进行性眼球突出,眼球向内下方移位。
泪腺区肿块:泪腺区肿胀,眼睑外侧隆起,上睑下垂,泪腺区可触及肿块。
侵犯周围神经:泪腺区疼痛。
侵犯眶尖:眶压升高,眶血流回流受阻,眶内组织水肿,结膜水肿充血,视力下降。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复视:两眼看一物体时,感觉为两个物像的异常现象。
视力下降。
眼球突出。
结膜充血水肿。
局部疼痛。
病因
泪腺恶性肿瘤的病因不明,如何发生不同类型的肿瘤也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多数的多形性腺癌发生与缓慢生长的多形性腺瘤相关。多见中、青年人群,偶见儿童。
就医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近期出现眼球突出,眶区疼痛,发现泪腺区肿块。
眼睑水肿、下垂、复视、单眼视力下降。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眼眶病科
医生如何诊断?
首次就诊时,医生根据患者典型症状,进行各项肿瘤指标化验检查和眼眶 CT注 或磁共振(MRI)检查。眼眶 CT 可以明确大部分泪腺恶性肿瘤诊断。行眼眶肿瘤切除术后,可以根据标本确定具体病理类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自什么时候开始的?有多长时间了?
起病前眼睛是否有受伤或刺激?
症状首先出现的地方是哪里?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风险?如果不行手术治疗后果?
具体病理分型是什么?
具体放疗、化疗方案如何安排?预后如何?
治疗
泪腺恶性肿瘤必须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才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通过早期广泛的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
术后进行大剂量放疗辅助化疗注,可起到延长复发时间的作用。
第一次手术切除肿瘤后,如果复发,特别是泪腺腺样囊性癌,医生会建议早期行眶内容剜除术。
此外,还可以考虑新兴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新放疗手段(质子重离子治疗、粒子植入治疗等)。
疾病发展及转归
泪腺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高,容易侵犯颅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重视不明原因的眼球突出,眼睑水肿,泪腺区疼痛,视力下降等早期症状;
早期去医院进行排除肿瘤的影像检查 ,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
预防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有毒化学物品。
避免长期接触放射线。
合理使用电器。
避免长期泪腺炎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