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眼睑结膜表面可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称之为“沙眼”。它是一种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间接传播。节肢昆虫也是传播媒介。
沙眼必须及时诊治,它是世界范围内可预防的致盲性眼病。全世界有3亿—6亿人感染沙眼,感染率和严重程度同当地居住条件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以前曾在我国广泛流行,是当时致盲的首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常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极大降低。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 600 万人因沙眼而失明,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非洲贫困国家。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双眼发病。
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间接传播。沙眼传播的风险因素在于贫困、卫生条件差、环境拥挤、苍蝇滋生。
患者在感染衣原体后 5~14 天开始出现眼部症状。一般起病缓慢,多为双眼发病,但轻重程度可有不等。急性期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粘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慢性期无明显不适,仅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
如果患者出现了沙眼的早期临床症状,应该及早就诊,尽早控制病情,并防止进一步传播。
在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有效预防长期并发症。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施行眼睑手术纠正瘢痕化带来的问题。
沙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病原体的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预防沙眼感染或沙眼复发的关键在于改善居住地的卫生状况,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症状
患者在感染衣原体后 5~14 天开始出现眼部症状。一般起病缓慢,多为双眼发病,但轻重程度可有不等。急性期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粘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慢性期无明显不适,仅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可分为 3期:
1期(进行活动期):上睑结膜与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2期(退行期):上睑结膜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3期(完全瘢痕期):上睑结膜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沙眼有哪些症状?
在感染衣原体后 5~12 天就开始出现眼部症状。然而,由于随后病情进展缓慢,逐步形成的眼睑结膜瘢痕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受到重视。沙眼早期的症状主要包括:
急性期出现畏光、流泪、异物感;
眼部分泌物中含有粘液或脓液;
眼睑肿胀;
明显结膜充血;
慢性期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
如果沙眼早期未经有效治疗,反复感染可造成结膜瘢痕不断加重,在此过程中眼睑正常结构则遭到破坏。
沙眼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眼睑内翻和倒睫;
上睑下垂;
睑球粘连;
角膜混浊;
实质性结膜干燥症;
慢性泪囊炎;
失明。
病因
沙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眼部慢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可通过眼部和鼻部的分泌物传播。同时,患者的双手、衣服、毛巾,以及苍蝇都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沙眼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下列因素可能影响沙眼的发病风险:
贫困:沙眼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一种常见病。
环境拥挤: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使疾病传播的风险更大。
卫生条件差:不良卫生条件,缺乏卫生意识,有助于病原体散播。
年龄:在疾病活跃地区,最常见的发病人群是 4~6 岁的儿童。
性别:在某些地区,女性的患病率数倍于男性。
苍蝇:居住在苍蝇肆虐地区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感染沙眼。
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了沙眼的早期临床症状,应该及早就诊,以利于及早控制病情,并防止进一步传播。沙眼患者很容易早期发现,并不需要特殊的检测手段,通过观察眼部症状和实验室化验即可得出确诊结果。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畏光、流泪、异物感
眼部分泌物中含有粘液或脓液;
眼睑肿胀;
明显结膜充血;
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
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沙眼?
至少符合下述标准中的2条:
1、上睑结膜5个以上滤泡
2、典型的睑结膜瘢痕
3、角膜缘滤泡或Herbert小凹
4、广泛的角膜血管翳
要确诊必须辅以实验室检查,将患者眼部感染样本送实验室进行化验,以得出确诊结果。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眼部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症状?
目前病情如何?有哪些症状在持续加重?
家里的卫生条件或日常洗漱习惯是怎样的?
还有其他家庭成员也有类似的症状么?
以前是否曾经接受过治疗?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会形成沙眼?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沙眼的症状会长期存在还是会自行好转?
对视力是否会造成影响?会不会瞎?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会传染给他人?是否需要请假在家?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包括全身和眼局部药物治疗及对并发症的治疗。
如何治疗沙眼?
局部用0.1%利福平眼药水或0.5%新霉素眼药水点眼,4次/日;夜间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眼药膏,疗程至少10~12周。
急性期或严重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疗程3~4周。可口服四环素1~1.5g/d,分为四次服用;或者多西环素100mg,2次/日;或红霉素1g/d分四次口服。7岁以下儿童和孕妇忌用四环素。
手术矫正倒睫及睑内翻,是防止晚期沙眼瘢痕致盲的关键措施。
日常注意
沙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病原体的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风险。
沙眼居家治疗的注意事项:
勤洗手,尤其给眼睛上药之前必须洗净双手。
改善卫生习惯,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浴巾。
常常更换枕套和被褥,保持清洁。
避免使用眼部化妆品,尤其是睫毛膏。
特别注意不要与他人共用眼部化妆品或保养品
停止配戴隐形眼镜,直至眼科医生认为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隐形眼镜佩戴和护理措施。
与沙眼患者密切接触者,例如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或朋友都应该去医院进行筛查,若发现感染也要及时治疗,以免交叉感染。
预防
预防感染沙眼或沙眼复发,最关键的是改善居住地的卫生状况,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脸、勤洗手:保持面部和眼部周围的清洁有助于预防再次感染。
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以及脸部或眼部的化妆保养品。
改善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妥善处置人类和动物排泄物,减少苍蝇滋生。
尽量确保使用清洁水源,足够的清洁水源有助于改善家庭卫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