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是什么?视神经萎缩怎么办?视神经萎缩症状有哪些?

颞间隙感染是指颞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范围局限于颞部的肿胀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的广泛肿胀。颞间隙位于颧弓上方的颞区,借颞肌分为颞浅与颞深间隙。顺脂肪结缔组织与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咬肌间隙和颊间隙相通。颞下间隙感染是指颞下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颞下间隙位置深,位于颅中窝底。其顶为颞骨的颞下面及颞下嵴,前界为上颌结节及上颌骨颧突的后面,内界为蝶骨翼外板的外侧面,后界为下颌骨髁状突、茎突及其上附着的肌,下界以翼外肌下缘水平,人为地与翼下颌间隙分界,外界为下颌升支上分的内侧面、喙突及颧弓,该间隙中的脂肪组织,颌内动静脉,翼静脉丛,三叉神经上,下颌支的分支分别与颞、翼下颌、咽旁、颊、翼腭等间隙相通;还可借眶下裂、卵圆孔和棘孔分别与眶内、颅内交通。因为颞下间隙位置深在,隐蔽,感染发生时外观表现常不明显,仔细检查可发现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微肿,有深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但颞下间隙感染时常存在相邻间隙的感染,因此可伴有颞部、腮腺咬肌区、颊部和口内上颌结节区的肿胀,以及出现该合并间隙感染的相应症状。

概述

视神经是连接眼部和大脑的“高速公路”,眼部在接收光信息后,将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导进入大脑。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是各种原因引起视网膜神经细胞广泛受损,视神经发生退化,从而导致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功能减退,无法正常传输视觉信号,致使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1]。

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十分复杂,它提示某种损伤视神经的疾病已经进展至晚期,从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视功能障碍[1]。

本病分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两大类,症状为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最终可能失明。无论明确病因与否,患者只要出现了视功能受损的表现,就应该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治。临床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现有症状、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并结合眼科检查即可作出临床诊断[1]。

针对视神经萎缩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只要及时确诊并尽早开启手术或药物治疗,并进行接受严格的疾病管理以预防复发,患者的视功能仍有机会获得改善或恢复[3]。若确诊为不可逆损伤(永久失明),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现实,不要轻信轻信“江湖神医”,否则只会劳神伤财。

症状

视神经萎缩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

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永久性视力障碍。

后天获得性色觉障碍,尤以红绿色盲多见。

病因

视神经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十分复杂,它是许多临床常见疾病进展至后期的病变表现,这些常见疾病主要包括[1]:

颅内高压或颅内肿瘤;

视网膜和视神经炎症、退变、缺血、外伤、肿瘤及压迫;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遗传性疾病;

药物中毒或维生素缺乏;

各种病原体感染。

根据不同的病因,视神经的损害过程可分为[3]:

急性,如缺血、外伤或炎症等;

亚急性或缓慢进展,如遗传、中毒或肿瘤压迫性病变;

反复发作,症状呈现阶梯性进展: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无论病因明确与否,患者只要出现了视功能受损的表现,如视力下降、色盲、色弱等,就应该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诊治[1]。

就诊科室

眼科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视神经萎缩?

医生首先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和家族史[1]。

眼科检查[1]:

眼底是否异常;

视野检查;

视觉电生理是否发生变化。

基因检测[3]:

在基因水平明确病因,避免患者因反复求诊无果而支出不必要的费用。

可以提示遗传病风险,利于指导优生优育。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目前症状达到了怎样的严重程度?

症状是否快速恶化?还是缓慢进展?

是否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近期头部是否遭受过创伤?

近期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

家庭成员是否也有类似症状?

在何种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缓解?

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症状加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视神经萎缩?

病情是否会不断进展?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此病是否会导致后遗症?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视神经萎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病程短于 3~6 个月,早期患者仍存在一定基础视力,尤其是脑瘤术后、外伤后、感染性或炎性及脱髓鞘性视神经萎缩。积极针对病因治疗,辅以神经营养剂及维生素类药物等,可使部分患者的视功能得到改善,甚至长期保持[3]。

颅咽管瘤或脑垂体瘤:患者一般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压迫解除后,有机会恢复视力[3]。

药物中毒:及时发现并终止用药或及时解毒,就有可能挽救部分视力[2]。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缓解或阻遏病情的继续进展。

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严格接受疾病管理,定期复诊,以保护残存视神经纤维的功能。

如果患者被确诊为视功能完全丧失,则说明病情已处于无法逆转的阶段。

家属要帮助患者要做好心理建设,接受现实;

不要轻信“江湖神医”,以免劳神伤财。

预防

预防眼部及颅脑外伤;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偏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如何避免办公室职业病?

2023-8-30 23:23:44

药品

连柏烧伤软膏的功效与作用-连柏烧伤软膏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