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前突(mandibular protrution)指,侧面观面中部 1/3 相对凹陷,原因是下颌骨在矢状向发育过长,有些患者兼有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面部不协调,侧面观鼻旁侧凹陷,面部呈月牙形,下前牙突出在上前牙的前方,影响咬合功能和容貌,严重者影响发音。面部的骨骼结构存在比例关系,在颅面复合体中,相对于颅骨和下颌骨,上颌骨的位置和长度都有标准测量值,一般用 ANB 角显示,当 ANB 角为负值时,称为骨性下颌前突,也称为骨性 Ⅲ 类错(牙合)(念 hé,“咬合”的意思)。下颌前突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的长度基本正常(这并不是严格定义的下颌前突,但临床上很多患者因面中部软组织凹陷、不美观来就诊),前牙反(牙合);第二种是上颌骨发育基本正常,下颌骨过长,前牙反(牙合);第三种是既有上颌骨发育不足又伴随下颌骨过长,前牙反(牙合)。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及高峰期,下颌前突的治疗主要是促进上颌骨生长,制约下颌骨生长。一般 10~12 岁前,主要是使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矫治;生长发育已经停止的、轻中度成年患者可以采取减少下颌牙数的方式,应用常规矫治器代偿性治疗,重度成年患者可以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下颌前突可影响前牙切割功能,影响发音及容貌美观,严重者常伴有面部偏斜,容易出现颞颌关节综合征。
概述
先天性眼球萎缩是指出生后眼球萎缩不再生长,并导致同侧眼眶颜面部发育障碍。对于此病患儿,在出生后应该尽早(最好在出生3个月内)就医,进行详细的相关检查。明确导致萎缩的病因,排除眼内肿瘤可能。尽早安入支撑义眼片,而后根据眼眶大小早期植入义眼台,并按时更换义眼片。
症状
临床表现
患儿可表现为畸形小眼眶,结膜囊狭窄,眼球萎缩不再生长,并导致同侧眼眶颜面部发育障碍。
病因
先天性眼球萎缩,多是由于宫内感染,先天发育障碍,或者某些特殊情况,如增殖性玻璃体病变、眼内肿瘤导致,所以,出生后眼球萎缩不再生长,并导致同侧眼眶颜面部发育障碍。
就医
检查
患眼包括健眼的详细检查。
诊断
进行详细的相关检查。首先检查明确导致萎缩的病因,排除眼内肿瘤可能,因为先天性视网膜母细胞继发的眼球萎缩,日后可能出现恶化且可能危及患儿生命;明确患眼是否有残余视力,特别是对于双眼球发育障碍的患儿;最重要的是,还需要通过初次检查明确健眼是否是真正的“健眼”,是否也存在着潜伏的致盲风险。
治疗
对于双眼球发育障碍的患儿,即使有微弱的光感,也许能通过治疗得以改善,取得较好的视力。
尽早安入支撑义眼片,待眼眶结膜囊发育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根据眼眶大小早期植入义眼台,并按时更换义眼片,不仅能取得满意美容效果,而且能避免由于眼眶发育畸形导致的面部不对称改变。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