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细菌性角膜溃疡
概述
细菌性角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又称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威胁视力的眼科急症。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眼内感染,甚至眼球萎缩、失明。
多发生于年老、体弱等抵抗力弱者。角膜自身具有抵抗感染的能力,正常眼部很少出现脓性角膜溃疡。配戴角膜接触镜、创伤、角膜手术、眼表疾病、全身疾病和免疫抑制等诱因,均可破坏眼表防御机制,导致细菌侵入角膜。
常见致病菌有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和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等)。
常见的角膜溃疡有匐行性角膜溃疡、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Koch-Weeks 双杆菌、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等致病菌引起的角膜溃疡。
常有眼红、疼痛、畏光、流泪、视力降低、眼睑痉挛水肿及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通常在清晨睁眼时可发现大量分泌物粘连眼睑和睫毛。
治疗目标是消除感染和炎症,恢复角膜完整性和视功能。主要方法是抗生素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未能控制,溃疡进一步加深,或者感染导致的瘢痕对视力造成影响,则应考虑行羊膜移植、角膜移植等手术治疗。
发展迅速,如未得到控制,可引起角膜穿孔甚至眼内炎,从而导致视力丧失或失明。故早期发现和恰当治疗对预防永久性视力损伤至关重要。
症状
细菌性角膜炎主要症状有眼红、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眼睑痉挛及分泌物增多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角膜溃疡穿孔、眼内感染,甚至眼球萎缩、失明。
细菌性角膜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角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眼痛:表现为磨疼、刺痛、异物感,睁眼或眼球转动的时候更明显。
眼红:炎症刺激可使眼球表面的血管充血扩张,导致眼红。
畏光:角膜炎也会引起相邻眼球组织炎症反应,如虹膜和睫状体炎症,光线刺激可以加重疼痛,所以患者害怕见光。
流泪:眼睛疼痛引起神经发射,眼泪分泌增多。
视力障碍:细菌性角膜炎常常发生于角膜中央,局部混浊、水肿、瘢痕都会或多或少影响视力,尤以炎症侵犯瞳孔区域者最为显著。溃疡愈合后可形成角膜瘢痕,不但阻碍光线进入眼内,还能使角膜表面弯曲度和屈光折射力发生改变,使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物像,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眼睑痉挛:疼痛引起眼睑紧闭,睁眼困难。
分泌物增多:大多为黄色脓性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浸润灶及分泌物略带黄绿色。
细菌性角膜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角膜穿孔:当发生角膜穿孔时,患者会突感猛烈疼痛和热泪(房水)流出,但原有的疼痛症状则消失。穿孔后房水溢出,使前房变浅甚至消失,继则虹膜和晶状体向前移位而与角膜后壁接触,眼球变软。由于穿孔的大小和部位不同,结局各有不同。
前房积脓:严重病例多合并有虹膜睫状体炎。炎症渗出的白细胞使前房房水混浊,沉着于房角下部,称为前房积脓(Hypopyon)。前房积脓可以完全被吸收,也可以引起其他并发症。
继发青光眼:如果前房积脓较多,炎性纤维渗出物形成结缔组织,可产生虹膜周边前粘连。如果粘连广泛,影响房水排出,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眼内炎:毒性很强的感染,由于角膜溃疡穿孔,可以引起眼内炎或全眼球脓炎。
眼球萎缩: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导致眼球萎缩。
视力丧失或失明:发生角膜严重感染后,可以导致视力下降明显,甚至失明。
病因
常见革兰阳性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有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匐行性角膜溃疡的原因是什么?
典型的匐行性角膜溃疡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轻型者可由克雷伯肺炎杆菌或 Moraxella 菌及变形杆菌等引起。常同时患有慢性泪囊炎或慢性结膜炎。患眼多有角膜上皮脱落的病史,有时亦可发生于年老体弱、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或糖尿病患者,及疱疹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重度干眼和绝对期青光眼等角膜上皮不健康的眼。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的原因是什么?
该病由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这种杆菌常附着于异物上(如角膜接触镜、软镜盒内)或存在于污染的眼药水(如接触镜护理液、表面麻醉剂和荧光素眼液),尤以后者最为常见。因此,该病常发生于配戴角膜镜者,或手术、外伤及角膜异物取出之后,在角膜上皮受损时,由于用具和药液未能做到彻底消毒所致。
其他细菌性角膜溃疡的原因是什么?
常见的其他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Koch-Weeks 双杆菌、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等。
哪些人容易患细菌性角膜炎?(危险因素)
有角膜上皮脱落病史。
有角膜外伤或手术史。
年老体弱者。
配戴角膜镜者。
眼睑功能异常:睑内翻、睑外翻、闭合不全、睑缘炎和倒睫等。
全身疾病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艾滋病、全身黏膜病、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其他眼部疾病者:疱疹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重度干眼、慢性泪囊炎和病毒感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该病起病急、进展快。
一旦出现眼红、眼痛、畏光和流泪等刺激症状以及视力障碍时,应尽早就医。
有角膜上皮条件差等易感因素存在,如配戴角膜接触镜、眼部外伤或手术后、全身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并在短期内出现眼痛、畏光和流泪等刺激症状,以及视力障碍者,应及时就医。
晨起发现睁眼困难、眼睑被大量分泌物粘住、眼睑红肿和眼球充血时也要尽早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细菌性角膜炎?
临床诊断:根据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存在,起病急,有眼红、眼痛、畏光和流泪等刺激症状,以及视力障碍、大量黄色(或黄绿色)分泌物、角膜出现溃疡等表现,即可做出临床初步诊断。
再根据疾病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一步做分类准确诊断。
如中央溃疡病灶呈椭圆形匐行性向周边和深层进展、很快形成深部溃疡甚至穿孔、常伴有前房积脓和角膜后纤维蛋白沉积,细菌培养提示肺炎链球菌阳性,可明确诊断匐行性角膜溃疡;
有角膜接触镜史,溃疡发生快,典型的环行浸润或溃疡,前房积脓,大量的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可诊断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
具体相关检查包括:
涂片镜检:可区别有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以及革兰染色阴性细菌,结合临床表现可进一步诊断细菌性角膜炎类型。
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进一步明确致病菌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调整用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眼部有哪些不适?多长时间了?
有无眼痛、眼红、畏光和流泪等刺激症状
有无视力减退?
是否有眼部病史?如角膜上皮脱落病史?是否佩戴角膜接触镜?疱疹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重度干眼和绝对期青光眼等。
是否有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役抑制剂?
有无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能治好吗?会复发吗?今后需要注意什么?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用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匐行性角膜溃疡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匐行性角膜溃疡。
当前的最佳治疗,是局部频繁滴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 30 分钟 1 次,6 小时后改为每小时 1 次)。
睡前涂用 0.5% 红霉素眼膏或 0.5% 四环素眼膏。
亦可选用 5% 头孢唑啉滴眼液局部频繁滴用,或结膜下注射(100 毫克/0.5 毫升/次)。
治疗期间可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加以调整或改变抗菌药物。重症病例可全身用药。5% 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包括一些耐药菌有较强抑菌作用。角膜损伤(如角膜异物取出)后,应立即予以防感染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
必须在角膜组织被铜绿假单胞菌完全破坏之前,采取紧急措施,越早治疗越好。可局部频繁(每 15~30 分钟 1 次)滴用以下药物:
氟喹诺酮类(如第三代的 0.5% 左氧氟沙星、第四代 0.5% 莫西沙星、0.5% 加替沙星滴眼液)。
1 万单位/毫升多黏菌素 B 滴眼液(或结膜下注射 1 万~2.5 万单位/毫升)。
加强浓度至 1.4% 的妥布霉素(或结膜下每次注射 2 万~ 4 万单位/毫升)。
5% 丁胺卡那霉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5% 头孢他啶(或结膜下注射 100~125 毫克/0.5 毫升)。
上述药物也可全身使用,以增强疗效。此外,应同时采用阿托品散瞳、冲冼结膜囊、热敷及一般支持疗法。对于严重病例,还可以局部滴用胶原酶抑制剂或口服四环素类药物,以减少角膜组织的融解坏死。
其他细菌性角膜溃疡
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略同。如能分离出致病细菌,则应施以有针对性的抗菌素治疗。否则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局部滴用。为减轻炎症,控制感染后可酌情联合皮质醇局部滴用。
手术治疗
匐行性角膜溃疡:对于同时患慢性泪囊炎者,应立即施行泪囊摘除术,以断绝肺炎链球菌的来源。为预防匐行性角膜溃疡,对于患慢性泪囊炎者应及早施行泪囊摘除术或鼻腔泪囊吻合术。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发展或角膜穿孔者,应施行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溃疡:为挽救眼球不致完全破坏,亦可在感染深达球内之前,施行角膜移植手术。
其他细菌性角膜溃疡:偶有慢性经久不愈者,可做薄结膜瓣遮盖术。
日常注意
正常角膜不易感染细菌,而某些易感因素使眼表防御机制破坏,细菌得以入侵。所以大家日常注意生活中应该注意几点,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做好镜片护理,避免长时间及过夜配戴,避免用自来水等液体清洗镜片。
平时不要揉眼,避免角膜上皮损伤。
一旦出现角膜损伤应及时就医。局部用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预防细菌感染。
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及全身应用免疫抑制者注意眼部卫生,出现不适即就诊。
预防
要加强对存在易感因素的患者(如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角膜创伤,眼表疾患,糖尿病及全身应用免疫抑制者)的宣传教育。保持眼部卫生,一旦角膜接触不干净的东西,可以预防使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预防角膜炎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与日常注意事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