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根分叉病变指牙周炎病情加重后,病变波及多根牙的牙根分叉区。
下颌第一磨牙的患病率最高,上颌前磨牙最低。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渐增高。
牙周炎引起的牙菌斑、牙结石是该病的主要原因。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该病分为 4 期。Ⅰ 度病变:牙周袋深度到达根分叉部位,牙槽骨轻微吸收;Ⅱ 度病变:单侧牙槽骨吸收严重;Ⅲ 度病变:病变已蔓延至全部根分叉区,根分叉区前后逐渐贯通,但牙根仍有牙龈覆盖;Ⅳ 度病变:根分叉区完全贯通,牙龈萎缩使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
牙周炎病变蔓延至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引起的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根分叉区完全暴露是该病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
根据病情的分期不同,有对应的治疗方法。Ⅰ 度病变,主要采用龈下刮治将牙周袋变浅;Ⅱ 度病变,可以做诱导组织再生术,也可以采用根向复位瓣手术;Ⅲ 度、Ⅳ 度病变,可以采用袋壁切除术或翻瓣手术。治疗关键点在于通过手术使根分叉区充分暴露,有利于菌斑控制。牙根之间过于靠拢,以及根面的凹沟和骨破坏的复杂性会增大治疗难度。
该病会引起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牙周袋发炎、溢脓,牙齿咀嚼无力、松动,甚至脱落。
牙周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后治疗效果不理想。
症状
牙周炎病变蔓延至多根牙的根分叉区,牙菌斑、牙结石引起牙槽骨轻微吸收是该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病情早期不易发现,发展到中期牙槽骨严重吸收,但仍有部分牙龈覆盖在牙根,此时根分叉区已呈贯通趋势,病情后期牙龈萎缩,根分叉区贯通并完全暴露于口腔,牙周袋发炎、溢出脓液,牙齿因缺少支撑而松动、脱落等。
根分叉病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根分叉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
牙槽骨吸收:这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早期牙周袋深度已经到达根分叉区,引起牙槽骨轻度吸收,如果牙周疾病没有及时医治,牙槽骨吸收将会越来越严重,牙齿会稍有松动。病情加重时,该症状才会被患者注意。
牙龈萎缩:病情发展到后期,牙槽骨吸收造成根分叉区贯通,导致牙龈萎缩。
根分叉区暴露:覆盖在根分叉区的牙龈萎缩后,根分叉区会完全暴露,患者可以看到磨牙的牙根裸露。
牙周袋发炎、溢脓:病情后期,根分叉区累积的牙菌斑和牙结石会导致牙周袋发炎,严重时还会溢出脓液。
根分叉病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急性牙周脓肿。
病因
根分叉病变最主要的病因包括:牙周炎引起的牙菌斑、牙结石是该病的主要原因,一旦病变波及到牙根分叉部位,清理该处的牙菌斑和牙结石会非常困难,使得病情加速发展。其他可能引起该病的原因还有咬合创伤、牙根形态、牙釉质突起等。
根分叉病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牙菌斑、牙结石:这是根分叉病变最主要的原因,牙周炎病变扩散到根分叉区,导致该处牙菌斑、牙结石堆积而且很难清除,促使并加速病情发展。
咬合创伤:根分叉区平时受咬合力较大,一旦该处有炎症发生,病情会迅速发展,造成牙根分叉部位附近组织的破坏、凹坑和垂直骨吸收等。常见于单颗牙齿或单个牙根发病的情况。
牙根的形态:牙齿的根分叉部位如果在牙槽骨中较浅,牙周炎病变很容易发展至根分叉部位;根分叉角度和开口宽度越小,病变发展至根分叉部位后治疗难度越大。
牙釉质突起:牙釉质过长伸到根分叉顶部,一旦发生炎症,容易形成牙周袋,从而造成病变。
哪些人容易患根分叉病变?
老年人:该病发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易患该病。
根分叉区较浅:根分叉区在牙槽骨中较浅,随着牙周病情加重,引起牙槽骨吸收,牙菌斑将很容易扩散到根分叉区,引起病变。
口腔不卫生:平日里牙齿不注意清洁,没有去正规医院及时清理牙结石,引起牙周疾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牙槽骨吸收:这是该病典型症状,早期不易察觉,中后期症状加重,磨牙的根分叉逐渐暴露。
牙龈萎缩:病情发展到后期,牙槽骨吸收严重,覆盖根分叉区的牙龈也会萎缩。
根分叉区暴露:正常人的根分叉区处于牙槽骨中,病情后期由于牙槽骨严重吸收、牙龈萎缩,导致根分叉区会完全暴露于口腔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牙周袋发炎、溢脓:病情后期,病变扩散到根分叉区,累积的牙菌斑、牙结石会导致牙周袋发炎,严重时还会溢出脓液。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根分叉病变?
当医生怀疑是根分叉病变时,将通常会观察患者牙周临床表现,还要结合 X 线、牙周探诊等检查,确认是否患有根分叉病变。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观察牙周临床表现,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根分叉病变的可能。医生会观察患者牙齿上是否有牙菌斑、牙结石,还有牙槽骨吸收程度及牙龈萎缩的程度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等级。
X 线: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根分叉病变的方法之一,通过 X 线反映出来的骨质状况来判断是否患有根分叉病变,因一些外在原因,单独使用 X 光反映出的病情会比实际轻一些。
牙周探诊:对牙周进行局部麻醉后,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针对根分叉部位进行探查,确定根分叉的病变等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牙周炎多久了?
以前去医院清理过牙菌斑、牙结石吗?
平时早晚刷牙吗?
平时吸烟吗?
吃饭有没有塞牙的情况发生?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这种病能治好吗?
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平时要注意什么?
需要手术治疗吗?
我的牙齿会掉落吗?
治疗
根分叉病变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病情发展到中期以后治疗起来会比较复杂,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治愈,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因为牙周问题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
手术治疗
龈下刮治:Ⅰ 度病变,可采用龈下刮治来将牙周袋变浅,避免其加深到达根分叉部位。
翻瓣术、诱导组织再生术:Ⅱ 度病变,若牙周袋较深但牙槽骨和牙龈并未遭到较多破坏,可先用翻瓣术清理病发部位,再采用诱导组织再生术使牙周自然恢复,效果较好。
根向复位瓣手术:Ⅱ 度病变和部分 Ⅲ 度病变,若牙周袋较深且牙槽骨破坏较多,应采用根向复位瓣手术消除牙周袋并修复牙槽骨。
翻瓣术、袋壁切除术:Ⅲ 度、Ⅳ 度病变,牙周袋较深、牙槽骨吸收严重、牙龈萎缩严重,应采用翻瓣术或袋壁切除术使根分叉区暴露,利于牙菌斑控制,随后修复牙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牙周袋加深到根分叉区,牙菌斑、牙结石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到时候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会引起牙周袋发炎、溢脓和牙齿松动、脱落等。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恢复较好,患者只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早、晚、饭后勤刷牙,牙周疾病将会慢慢康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因牙周疾病过于严重而恢复不理想。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口腔卫生:生活中只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早、晚、饭后刷牙,对牙周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减缓作用。每隔一段时间去正规医院清理牙菌斑和牙结石,可以预防多种口腔疾病。
饮食习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咀嚼过硬的食物,忌烟忌酒。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 24 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吃一些流食,避免用手术一侧进行咀嚼。术后 24 小时候可以正常刷牙,但要避开手术区域。遵医嘱服用止痛药、消炎药。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让医生观察恢复情况并给出建议。痊愈后也应每隔一段时间复查,防止疾病复发。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老年人:老年人发病概率较高,如果发现有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的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根分叉区较浅:下颌两侧第一颗磨牙发病概率最高,因为其根分叉区较浅,牙周病变很容易扩散至此,要注意一旦出现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的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口腔不卫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牙齿的清洁,早、晚刷牙,定期去医院清理牙菌斑和牙结石能有效预防牙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