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放线菌病是什么?颌面部放线菌病怎么办?颌面部放线菌病症状有哪些?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患者在输血前无发热,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体温升高1℃以上,且排除了溶血、细菌污染等导致急性体温升高的原因。临床多以发热和寒战为主要表现。

概述

颌面部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特异性炎症,面颈部是放线菌病的好发部位之一。

疾病多发于年龄在 20~50 岁的人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病因一般是由于口腔溃疡、拔牙后感染或者免疫力下降造成的打破口腔免疫平衡,放线菌(厌氧、非抗酸性一类细菌)向腮腺咬肌扩散,造成皮肤红肿、灼烧疼痛、脓肿等症状。

根据患者发病部位,将颌面部放线菌分为 3 型。第一型是面颈部型,患病比例最高;第二型是胸部型,比例较低,主要通过吞咽唾沫进入支气管;第三型是腹部型,比例极低,也是通过唾液进入肠道,破坏肠道黏膜。

脸颊、下颌、颈部等出现暗红或者紫红、皮肤比较硬、灼烧疼痛都是该病前期主要典型症状,中后期会出现脓肿、结节、肉芽等严重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为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高压氧疗以及放射性疗法(病程中后期)。

病程前期比较容易治疗,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发生化脓性感染,可能对皮肤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留疤,同时也会引起骨质感染的并发症且形成病程长、治愈慢、易复发的慢性病。

颌面部放线菌重在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不让放线菌可乘之机,经常锻炼身体,增加免疫力,基本就不会有问题。

症状

脸颊、下颌(耳根腮帮子处)、颈部等区域有灼烧的痛感,同时皮肤颜色发暗红或者紫色且有板硬触感,一张嘴就疼是最主要、最早的症状。如果没有经过治疗处理,有可能出现脓肿严重、脓肿破皮流出脓液(淡黄色)、皮肤发软,以及脓肿和脓肿连成一片、肉芽组织等病情严重的后期典型症状。

颌面部放线菌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颌面部放线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变色:最典型表现是起初为害羞状的微红,进而变为暗红,再严重一点会呈现紫红,常出现的部位是脸颊后部,耳根下方等部位,病程前期皮肤发硬,病程后期皮肤发软。

灼烧的痛感:这也取决于发病原因,如果是口腔感染灼伤的疼痛会在脸颊后部,如果是扁桃体附近那更靠里一些,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张嘴就疼,严重时进食会成问题。

脓肿:起初肿块不像蚊子咬包一样,和周围皮肤界限分明,刚开始只是肿,严重的时候才会在面部破皮流液,脓液可见黄色小颗粒。

结节:在出现很多脓肿之后,就会出现结节(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斑块,但都是对皮肤的实质性损害)和脓肿连通的现象。

急性蜂窝织炎:当脓肿形成化脓性感染的时候,会出现皮肤剧痛,全身发热等症状。

颌面部放线菌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腮腺瘘管。

病因

颌面部放线菌病最主要的病因包括:口腔溃疡、拔牙后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其次外源性病因包括:被咬伤发生感染(少数)。

颌面部放线菌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口腔溃疡:放线菌本来就是寄生在人类口腔的主要菌群,和免疫系统相互制衡,一般口腔溃疡的时候都是人们免疫力下降或者缺乏维生素的时候,打破了两者的平衡所以给了放线菌可乘之机,开始向腮腺咬肌处扩散,所以造成了张不开嘴,面部红肿等症状,及时医治并无大碍。

拔牙、牙周炎: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拔牙或者牙齿炎症出现,造成的放线菌感染症状,所以拔牙之后的抗生素类药物一定按时吃。

咬伤:咬伤属于外源性的病因,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放线菌的感染,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当被动物或者人咬伤的时候,留心下就可以了,实在不放心就去检查下。

哪些人容易患颌面部放线菌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颌面部放线菌病:

20~50 岁的男性人群易发,男性比女性多见。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颌面部放线菌病:

免疫抑制剂:如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极易诱发该病。

拔牙、牙周炎:拔牙后注意不要感染,平时注意口腔卫生。

化脓性细菌感染:病从口入,大部分都是从口腔开始的感染。

免疫力下降:缺乏良好卫生习惯,卫生条件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喝水不烧开,经常吃剩饭剩菜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脸颊、下颌微疼;

面部红肿;

开口困难;

脓肿流液;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面部脓肿处剧烈疼痛

全身发热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内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颌面部放线菌病?

当医生怀疑是颌面部放线菌病时,将通常会为患者进行问诊、视诊、触诊,血常规,菌培养,X 线片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视诊、触诊:医生可通过该检查确认患者病灶处疼痛的剧烈程度、病情严重程度。首先询问患者开始出现早期症状的时间,观察患者的神色、表情,然后通过触摸患者面部红肿处硬度以及颈部淋巴结结核情况来确诊。

血常规:确认细菌的感染程度。通常来查看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可知。

菌培养:确认感染细菌的种类。通过局部涂片和细菌培养来确诊(一般需要第二天才会有化验结果)。

X 光:通过 X 线片只是确认骨骼骨髓是否有问题,一般比较严重的情况才会使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开口难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近期是否拔过牙?

疼痛能够忍受吗,有过剧烈疼痛吗?

发现疼痛、红肿的情况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

有没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有没有过牙周炎疾病史?

有没有过特别严重的口腔溃疡?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这些症状是怎么造成的,这种慢性病能根除吗?

对于我的严重程度,需要多长治疗时间呢?

需要住院吗?

需要手术吗?

我已经出现脓肿破皮的情况,愈合后脸上会留疤吗?

平时我保养应该注意些什么?

治疗

颌面部放线菌患者,主治医师会根据其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微患者,基本使用药物治疗,抗生素类药物缓解症状或者高压氧疗法;对于严重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方式或者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最常用的是青霉素、头孢菌素林,作用是抑制放线菌的繁殖。如果患者是过敏体质,其他广谱类抗生素(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也是可以替代的,需要做皮试。

碘制剂:若该患者患慢性颌面部放线菌病,病程比较长,那碘制剂有很好的效果。

免疫疗法:注射放线菌溶素,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消灭细菌的方法(但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

手术治疗

脓肿切除术:目的是通过手术切除坏死的肉芽组织。因为当该病相对严重之后会出现结节、脓肿连通和坏死肉芽组织增生的现象,所以药物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需要手术切除这些多余的组织,防止病情反复。同时当病程后期出现颌骨已经被放线菌侵蚀,形成死骨的时候,也需要采用死骨刮除的方法进行比较彻底的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高压氧疗法:原理是将病人放在高压氧舱,让病人吸入 80%~90% 的纯氧(空气含氧量 21%)来抑制厌氧菌放线菌的生长,这种疗法是最近几年新兴的治疗方法。

放射性治疗:通过放射线来杀死厌氧菌组织,是病情较严重的时候使用的治疗方法。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发展为比较严重的脓肿,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缓解,药物只能起辅助作用,且容易留疤,因此患者需早点治疗。

经过正规治疗后,早期患者大部分能根除,但是严重的患者(脓肿、结节、肉芽组织增生)将会出现慢性病症状,病程长、治愈慢、易复发。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在手术之后,一定注意换药,让伤口结痂自然脱落,能减少留疤。

用药注意事项:手术在家休养肯定会配合广谱抗生素类药物服用,可能出现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注意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手术治疗能大幅缓解该病症状,病程后期已经是慢性病,很容易复发,所以要注意前期症状,注意按时复查。

饮食:在服药期间尽量吃一些流食,防止下颌运动幅度过大撕裂伤口。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尽量不食用生的蔬菜和食物,一定要食用请注意清洗干净;饮水应当煮沸。

休息:虚弱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增强营养,尽快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20~50 岁的男性,要格外注意典型症状,早发现早就医。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减少免疫抑制剂类药品的大量摄入。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不要熬夜,注意休息,口腔溃疡发生及时治疗。

多锻炼,参加体育活动,增加免疫细菌的能力,如参加一些运动,跑步、游泳之类的有氧运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最简单的保健养生手法

2023-8-7 23:23:44

药品

双金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双金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