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颌面部外伤是指颊部(鼻子两边、颧骨下方的部位)、唇部、鼻部等受外力作用出现水肿、出血、骨折等一系列表现,分为颌面部(指眉毛以下包括一部分颈部的部位)软组织损伤和颌面部骨折。
这一类疾病在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1.736∶1。发病高峰年龄为 3~6 岁儿童,其次为婴幼儿。最常见部位是额部。
最主要的病因/危险因素:摔伤是主要原因,其次是交通事故、暴力伤。
本病主要症状多为出血,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有颅底(指头颅底部,是非常关键的身体部位)损伤的患者可能出现昏迷、休克等。
在治疗上,首先进行急救处理,如开放气道(使气管畅通)、止血等。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清创处理,缝合。严重者需进行二期手术。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因受外伤易发生感染。伤口严重又未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能危及生命。手术后可能出现瘢痕(疤痕),影响面部功能及美观。
受伤后及时就医很关键,术后适当功能锻炼可减少瘢痕遗留。
症状
面部疼痛、肿胀、出血是颌面部外伤最常见的症状。呼吸困难、昏迷,休克是颌面部外伤最危急的症状。
颌面部外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颌面部外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疼痛,肿胀,出血。严重肿胀者可出现张口不能、言语不清、鼻塞、呼吸困难等情况。出血量可多可少,多者可引起低血压,继而引起休克。
无法完全闭眼、鼻唇沟变浅、嘴巴歪斜,这是由于损伤了面神经。
恶心呕吐、昏迷、休克,这是因为损伤颅底引起了脑疝。
若颜面部皮肤有小瘘口,有清凉唾液流出则提示损伤了腮腺。
颌面部外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在发生颌面部外伤后最可能出现的是感染,此外还可能出现涎瘘(唾液外流)、窒息、昏迷、休克等。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
出血过多引起低血压。
损伤腮腺引起涎瘘。
组织水肿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休克。
神经受损。
病因
颌面部外伤主要病因包括摔伤、交通事故、暴力伤、炸伤等。
颌面部外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摔伤是学龄前儿童发生颌面部外伤的主要原因,儿童摔倒时因面部着地发生颌面伤。
不同年龄者都可能因交通事故发生颌面部外伤。这是由于交通事故发生时面部撞击在玻璃上或其他物品上所致。
暴力伤主要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如被刀割伤、被钝器击打等。
哪些人容易患颌面部外伤?
容易跌倒的人群如学步儿童,老年人等。
经常打架斗殴人群。
司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疼痛难以忍受。
伤口严重,可能发生感染。或有泥沙等污物附着于创面难以清除。
血流较多。
出现功能受损如张口不能,呼吸不畅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休克。
难以呼吸,甚至窒息。
难以止血。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颌面部外伤?
当医生怀疑是颌面部外伤时,将通常询问外伤史、身体检查(医学上又称为“体格检查”)、进行鼻镜和 X 线检查等,在有 X 线、鼻镜检查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 CT 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检查可能包括:
测量血压等检查: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视诊触诊:估计受伤范围及严重程度,评估病情,初步判断是否有骨折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X 线检查:判断是否发生骨折。
鼻镜检查:观察患者鼻腔情况,有无出血、骨折、水肿等情况,评估患者是否会发生呼吸困难、是否需要手术。
CT:查明是否有颅底损伤以及颅内出血等,若发生颅内出血,则需神经科会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目前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是如何受伤的?
受伤后是否昏迷?
伤后如何处理?
出血量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是否需要注射疫苗如破伤风疫苗?
愈后是否会留瘢痕?
该如何保护伤口?
伤口是否需要换药?
伤口几天会愈合?
治疗
受伤后首先进行急救处理,开放气道,清除阻塞呼吸道的血块和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止血、补足血容量以防止休克。简单洗去污物、泥土后前往医院由医生清理创面,缝合包扎。严重者需进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针对瘢痕给予治疗。
药物治疗
布洛芬:此类抗炎药可帮助减轻炎症、缓解疼痛。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有感染时应用。
手术治疗
一期清创缝合:清除创面上的异物以及没有活力的组织。根据病情轻重不同,结扎血管、吻合神经、治疗骨折。
二期手术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小者行皮瓣(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移植,缺损面积较大者进行手术移植。
其他治疗方法
术后抗瘢痕治疗,早期采用激光,之后可联合应用硅酮凝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抑制瘢痕形成。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感染、张口受限、窒息、休克等,未及时急救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若出现感染,严重者手术清创切去腐肉。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预后视受伤严重程度而定。术后可能形成瘢痕,对患者面部美观有一定程度影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要遵循的原则是保护创面、及时就医、预防感染、防止瘢痕。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受伤后应及时就医。
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感染。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非手术患者注意事项:避免伤口着水,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无渗血渗液等)。如伤口有渗血渗液使纱布或敷料浸湿,或纱布已使用 3~5 天,需及时至医院消毒更换。此外只需待伤口自然愈合即可,无需特殊用药。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流质饮食,可进食如粥、汤类。配合护士进行口腔护理,防止感染。面部损伤严重及腮腺损伤的患者需禁食酸性食物。对面部进行加压包扎,防止出血。若放置引流管,患者或家属需学会观察引流管情况并了解引流管相关注意事项。术后 5~7 天拆线,拆线一周后进行抗瘢痕治疗。定期活动下颌,进行康复训练。
预防
预防方法是避免使颌面部受伤的一切因素。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打架斗殴。
对儿童和老年人多加看顾,使用防滑地板,穿舒适鞋子等。
遵守交通规则。
及时就医。
掌握急救和止血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