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是一种发生在颈部的先天畸形疾病,好发部位为颈中线舌骨部位,常见于儿童,容易发生反复感染。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多发于七岁之前的青少年儿童,如果不出现增大和感染的情况,在中老年才被确诊。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是颈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占颈部先天肿物的 70%,而且无男女的性别差异。
主要原因是在胚胎的发育进化过程中,第八周出现了甲状舌管的退化,如果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退化不全,那么残留的舌管就可能形成舌盲孔和颈部皮肤的两个孔,若只有一个孔为不完全性瘘管,若有两个孔则为完全性瘘管。出生后,这个舌管部分大多会先形成囊肿,如果未及时就诊而发生感染,则会溃破而形成瘘管。受到不良因素影响的胎儿等为该病的危险因素。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患者会偶尔出现咽部和颈部的不适感,无其他特殊症状。发生感染后会有一些肿胀、疼痛症状出现。
此病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如果伴有炎症,应注意抗感染治疗使炎症消除数周后再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还要注意瘘管的舌盲孔要彻底切除。
患者多出现咽喉部位的不适,囊肿与皮肤接触而发生感染、溃破,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则会形成瘘管。严重者还可出现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处的癌变,与甲状腺癌相似。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而手术后的再次复发几率较高,原因主要是盲孔瘘管周围的组织没有准确切除或者是切除的位置不准确。
症状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患者会偶尔出现咽部和颈部的不适感,无其他特殊症状。如若发生感染,则会出现肿胀、疼痛症状。瘘管口部还经常有黏稠浑浊的脓液流出。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此病多发于青少年时期,少数患者因未发生感染而无明显症状。
咽喉部红肿疼痛:如果患者发生感染,会出现咽喉部红肿疼痛,形成瘘管后,瘘管口还经常有黏稠液体(呈黄色)分泌排出。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癌变
病因
甲状舌骨囊肿与瘘管的发生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腺发生时出现发育畸形,甲状舌管退化出现问题所致。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在胚胎的发育进化过程中,第八周出现了甲状舌管的退化,如果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退化不全,那么残留的舌管就可能形成舌盲孔和颈部皮肤的两个孔,若只有一个孔为不完全性瘘管,若有两个孔则为完全性瘘管。出生后,这个舌管部分大多会先形成囊肿,如果未及时就诊而发生感染,则会溃破而形成瘘管。
哪些人容易患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受到不良因素影响的胎儿:怀孕期间,因为一些不良因素(如抽烟,喝酒,病毒细菌的感染)而对胎儿造成了刺激,使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在甲状腺发生时,甲状舌管的退化出现了问题。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患有甲状舌骨囊肿的青少年:青少年可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感染几率增加,脓肿与皮肤的粘连与溃破,进而形成瘘管。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咽部和颈部出现不适,并在胸骨上方摸到圆形肿块,肿块有肿胀的实质感,还可伴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咽喉部呈现红肿疼痛现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瘘管形成,有黏稠液体(呈黄色)分泌排出。
建议就诊科室
五官科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
当医生怀疑是甲状舌骨囊肿与瘘管,通常通过局部诊断检查以及对病史的询问诊断,同时联合 B 超检查和 X 线造影检查明确病情,并通过穿刺细胞学检查排除癌症可能。注入亚甲蓝溶液判断是否形成瘘管决定使用哪种治疗方法。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医生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细胞学穿刺,然后送往病理实验室进一步进行病理分析,排除癌症,最终确诊。
亚甲蓝注入法:目的是为了判断是否形成瘘管;医生从瘘口注入亚甲蓝,若舌盲孔有亚甲蓝溢出,则形成瘘管,若没有亚甲蓝溢出,则未形成瘘管。
B 超检查:此检查可更好地观察囊肿大小和位置,以及脓肿与瘘管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病情。
X 线造影检查:医生通过 X 线造影检查明确脓肿的位置大小,确定治疗方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既往的全身病史和咽部病史吗?
出现了哪些症状?
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自己是否买药进行了治疗?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产生并发症吗?
会复发吗?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此病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瘘管的舌盲孔要彻底切除。
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如果伴有炎症,应注意抗感染治疗使炎症消除数周后再进行手术。
手术治疗
Sistrunk 术:大部分患者都需要进行此手术,目的是使肿物切除干净,避免再次复发。
扩大 Sistrunk 术:若手术后复发感染,则需要再进行扩大 Sistrunk 术,目的是切除已经被感染的淋巴等其他组织。
激光囊肿切除术:手术需要在喉镜支持下,目的是切除舌管周围的肌肉组织,封闭咽腔。
其他治疗方法
若患者出现了甲状舌骨囊肿与瘘管处的癌变,应采取针对癌症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患者在咽喉部出现不适,并在颈部摸到圆形肿块后,没有引起重视,未及时就医,则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感染,造成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脓肿破溃,形成瘘管。偶有严重者还会发生甲状舌骨囊肿与瘘管癌变,影响寿命。
若患者发现病情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脓肿,但还是有一个较高的复发率,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舌骨和瘘口周围的感染组织没有切除干净,或者是切除的部位不准确。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逐步提升,而术后复发率也在逐步下降。
日常注意
患者手术后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注意饮食,避免造成再次复发。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要注意术后保养与观察,注意伤口是否流血、化脓,及时更换纱布,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术后用药:患者手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防止感染。
饮食:手术后前几天应减少进食次数,多吃流食(如粥),不吃较硬的食物(如饼干)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蒜、辣椒)。
运动:术后几天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等),以免因喘气对咽部手术部位造成刺激而感染。
其他:患者应忌烟酒等刺激物。
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在女性妊娠期尽可能避免对胎儿的不利因素,以及出生之后尽量避免对咽部有刺激的东西。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女性在怀孕期间,要保持愉悦的心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药物或烟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之中,定期产检(特别要重视第八周的产检),这样才能降低胎儿发生畸形而导致先天甲状舌骨囊肿发生的几率。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对于已经发生甲状舌骨畸形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对咽部的刺激(如烟酒、生冷辛辣刺激物),避免因咽部的感染而引起脓肿病变,严重者还可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