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多发性牙龈脓肿是一种症状较重的牙龈急性炎症。
临床上很少见,属于特殊罕见病例,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春秋两季为高发时节,病程发展迅速,累及多个牙的牙龈,但从不累及无牙的牙龈。病程时间不定,一般为 1~2 周[1],顽固病例可迁延更长,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虽然尚无定论,但这类患者口腔卫生条件一般差,口内常见大量牙石及软垢。当受到外部刺激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容易爆发。
临床常表现为前牙区向后牙区发展,或一侧牙龈向对侧牙龈发展。患病前多有全口性慢性龈炎,发病前有疲乏、发热、口干或感冒、扁桃体炎等前驱症状。
疾病急性期,以缓解患者痛苦为首要目的。先对患处进行局部清洗上药,辅之以全身抗炎治疗。症状缓解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
急性发作期,患者疼痛难忍,无法正常进食或休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保持口腔卫生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发病。刷牙、刮治牙龈上、下牙面都是有效的办法。
症状
急性多发性牙周脓肿的临床表现为牙眼炎症、牙周袋形成、牙龈松软、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和多个部位出现脓肿。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呈现全口性、多发性、广泛性的特点。
常见症状有哪些[2]?
起病急骤,患病前多有全口性慢性牙龈炎,会出现疲乏、发热、口干、感冒或扁桃体炎等前驱症状。
早期牙龈乳头鲜红、肿胀、发亮,唾液黏稠,服用一般抗菌药物多无效。随即发生多个牙龈乳头的肿胀和跳痛,每个红肿的龈乳头内有小脓肿形成,此时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数日后脓肿自行溃破。有时同一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各形成一个脓肿,患牙及邻牙均可有轻度叩痛。
口腔黏膜往往充血水肿,但无破损或假膜形成。
患者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口臭明显,唾液增多,大便秘结等。
病因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虽然尚无定论,这类患者口腔卫生条件一般差,口内常见大量牙石及软垢。而且当受到外部刺激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容易爆发。
常见原因有哪些?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属于一种牙龈疾病炎症,并伴有化脓,很难用单纯的局部刺激因素,如创伤性咬合、食物嵌塞、牙龈外伤或不良修复来解释,可能与多种能引发化脓的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有关[3][4]。
菌斑: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证实菌斑是牙龈炎的关键因素。在细菌酶的作用下,牙龈上皮细胞间隙增宽,渗透性改变,结缔组织解聚,产生牙龈炎症。于是炎症细胞浸润与牙龈水肿相继出现。
牙龈免疫:菌斑中的细菌分解出细菌毒素,使牙龈上皮所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崩溃。然后细菌及其毒素作为抗原刺激下层结缔组织发生免疫反应。
超敏感反应:炎症牙龈中发生免疫反应时,大量 IgG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引起趋化因子出现,造成大量多形核白血球浸润。同时组织胺被激活,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发生。
这些因素加上细菌及其毒素的共同作用,牙龈组织坏死,形成脓肿,病变可累及多个牙龈。
哪些人更易患病?
口腔卫生差,口内见有大量牙石及软垢的人群。
受外部刺激较多或身体抵抗力下降的人[1]。
就医
病程常迁延 1~2 周,甚至更长,治疗见效慢,脓肿常此起彼伏,患者十分痛苦。
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感觉到牙龈上有脓肿,下颌摸到淋巴结肿大,口腔疼痛难忍,无法正常进食或休息,体温升高怕冷时,建议及时去医院或者牙防所就诊。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
叩诊:判断牙齿有无松动。
触诊:有无颌下淋巴结肿大。
血液检查:白细胞有无增高。
X 线:观察有无牙槽骨吸收。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牙龈脓肿?
平时一天刷几次牙?
饭后漱口吗?
以前有牙疼过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患上急性多发性龈脓肿?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吃药能好吗?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
是否药调整某些生活习惯,预防再次复发?
治疗
由于急性多发性龈脓肿比较顽固,单纯的口服药物或者注射抗菌素是无效的,必须配合局部治疗。同时,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也可以融入到治疗用药的过程中,效果更佳[1][2][3][4][5][6]。
清洁口腔:利用超声波清除口腔局部异物,去除牙石对牙龈刺激,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切开脓肿:急性脓肿形成后,将每个脓肿切开排脓,脓肿切开后,用 0.2% 的洗必太液冲洗,然后用探针将每个脓肿切口和牙龈沟内上碘酚。
抗感染治疗:给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对症治疗:可配合使用轻泻剂、止痛药及维生素等。
中医治疗: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材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急性症状控制后马上做牙周局部治疗,彻底治疗炎症,防止复发。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一般治愈后牙龈可恢复正常,无组织破坏。对于牙龈脓肿泛发,久治疗效不佳者,应排除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日常注意
改善口腔卫生、提高机体免疫力,是治疗和预防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的重要基础。多发性龈脓肿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加强锻炼,饮食均衡,增强抵抗力。
进食后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或没煮熟的食物。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清除牙菌斑。刷牙、刮治牙龈上、下牙面都是有效的办法。因为洗必太对消除菌斑有效,故用洗必太牙膏刷牙及洗必太液漱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