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口炎,口角糜烂
概述
口角唇炎是一类可导致两唇相接处嘴角出现红肿斑块,且病变部位形成角度的疾病,其他名称还有口角糜烂和口炎,可能发生在口角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生。
症状
主要症状为口角的疼痛及刺激感。其中一侧口角或两侧口角可能出现:
出血;
起疱;
破裂;
结痂;
瘙痒;
疼痛;
发红;
粗糙;
肿胀。
唇部会感到干燥和不适,偶尔可感觉口唇部有灼烧感。口腔内也可能出现异味。
若刺激感显著,可能难以进食,因而无法摄入充分的营养,并出现体重下降。
病因
唾液会在口角停滞并在口角处集聚。干燥时,病变部位的皮肤会裂开。人们可能经常舔舐唇部来湿润裂开的皮肤。口角的温暖和潮湿为真菌生长、繁殖创造了完美的条件,进而引起感染。
真菌感染是口角唇炎最常见的病因,通常由一种名为念珠菌的酵母菌引发——这种真菌也可引起婴儿尿布疹。某些细菌菌株也可引发该病。
若医生无法确定病因,则为特发性口角唇炎。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口角唇炎一类的真菌感染。这是因为念珠菌一类的真菌以葡萄糖(机体作为能量来源的血糖)为食。若患糖尿病,则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
额外的葡萄糖可以为真菌创造繁殖条件。糖尿病还可削弱免疫系统,这使患者更难抵御感染。
哪类人群存在风险?
若口角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更易发生口角唇炎。这可能包括很多原因,例如:
戴着牙套。
佩戴了不匹配的假牙。
经常舔舐唇部。
唾液过多。
牙列不齐,或者咬合不当。
唇部周围的皮肤因体重下降或年龄增大等原因而松垂。
有吸吮拇指的习惯。
有吸烟习惯。
未摄取充分的营养,比如维生素 B 或铁。
某些疾病会使发生口角唇炎的风险更高,比如:
贫血;
血液系统肿瘤;
糖尿病;
唐氏综合征;
免疫系统疾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肾癌、肝癌、肺癌或胰腺癌。
就医
诊断时,医生会仔细检查口腔,看看有无裂纹、红肿、水疱。还会询问一些可能对唇部产生影响的习惯。
其他疾病(如唇疱疹和糜烂性扁平苔藓)可引起类似口角唇炎的症状。为了确定病因,医生可能会使用拭子采集口角和鼻角部位的样本,随后送至实验室,查看是否有细菌或真菌感染。
治疗
治疗目标旨在清除感染并保持皮肤干燥,以确保皮肤不再发生感染。医生会推荐一种抗真菌药膏来治疗真菌感染。包括:
制霉菌素;
酮康唑;
克霉唑;
咪康唑。
若为细菌感染,医生会开出抗菌药物,比如:
莫匹罗星;
夫西地酸。
日常注意
若口角唇炎并非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发,医生可能建议在发炎部位涂抹凡士林。该方法可保护唇部远离潮湿,以使伤口愈合。
预防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预防口角唇炎。合理膳食,运动适宜,正确服用胰岛素。戒烟也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