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因暴露于化学武器后出现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或损伤同时伴有毒剂中毒的复合伤。
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属于口腔颌面部战伤的一种,在发生战争地区发病率较高。最近几次局部战争战伤资料的统计显示,在全身部位的战伤中,颌面部战伤的发病率占 15% 以上。
最主要的病因是接触或暴露于化学武器毒剂。
根据化学武器毒剂的不同,该病可分为神经性毒剂染毒、糜烂性毒剂染毒和窒息性毒剂染毒三型。本病无分期。
接触不同化学毒剂所导致的症状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为局部染毒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需对症治疗、抗毒治疗,局部染毒创口需洗消及清创手术。治疗关键在于抗毒治疗和清除毒剂。
创伤处严重溃烂,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是该病的主要危害。
避免接触、暴露于化学武器毒剂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症状
因接触的化学毒剂不同,症状也就不同。主要分为局部染毒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
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神经性毒剂染毒:神经性毒剂染毒后,患者早期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表现为瞳孔缩小、大汗、口鼻分泌物增加、呼吸困难、腹痛、恶心呕吐等。患者会感觉身体局部某块肌肉的细小、蠕动样或快速颤动,同时也可见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甚至神志恍惚、呼吸衰竭等。
糜烂性毒剂染毒(芥子气、路易气):皮肤黏膜糜烂坏死是糜烂性毒剂染毒的主要症状。其中,芥子气染毒潜伏期即染毒后 2~6 小时,常见油状斑点,并伴有大蒜味,潜伏期过后,通常为染毒后 2~24 小时,创口周围开始出现红斑、充血、水肿、疼痛,约 24 小时后创伤边缘出现水疱并相互融合、破裂,形成严重的坏死性溃疡(染毒 1 周后),较易继发感染,伤口难以愈合。路易气染毒后即刻出现剧烈疼痛、烧灼感,染毒部位呈现灰白或黄褐色,伴有天竺葵味。严重时可见水肿、充血、出血,皮肤可见出血点。
窒息性毒剂染毒:肺水肿是窒息性毒剂染毒最常见症状。
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休克。
继发感染。
出血。
病因
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的最主要病因是感染化学毒剂。感染毒剂的种类不同,导致病情轻重程度不一。
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神经性毒剂:作用快、毒性强,是战争中最常用的杀伤性毒剂,多为液滴态或蒸汽态,通过呼吸道吸收中毒,也可经创口、黏膜、皮肤等途径造成伤害。主要有甲氟膦酸异丙酯(沙林)、甲氟磷酸频哪酯(梭曼)等。
糜烂性毒剂:此类毒剂为液滴态,可通过黏膜、皮肤及呼吸道途径吸收中毒。代表毒剂有有二氯乙基硫(芥子气)和氯乙烯二氯砷(路易气)等。
窒息性毒剂:主要有碳酰氯(光气)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光气是暂时性毒剂,为无色气体;双光气是半持久性毒剂,为无色液体。两者均通过呼吸道吸收中毒。
哪些人容易患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处于军事战争地区的人员和战争中的伤员:因战争中会使用化学武器,因此常见于此类人群。
从事毒剂侦检部门人员:毒剂侦检过程中,如未做好全面防护,可能引起化学武器中毒。
工事防毒设施建筑的工作人员:防毒设施建筑目的虽为防毒,但若防毒设施出现故障,则可造成中毒。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有化学毒剂暴露史的患者身体局部出现创伤、红斑、水疱、水肿、疼痛、出血、渗出、溃烂等症状。
有化学毒剂暴露史的患者闻到身体有大蒜味、天竺葵味、烂苹果味等毒剂特有气味。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有化学毒剂暴露史的患者若发生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流涎、大汗、惊厥、窒息、休克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
当医生怀疑是口腔颌面部化学武器伤时,将通常进行病史询问、口腔颌面部外科检查、血常规、排泄物检查、X 线胸片检查及血气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及分类,进一步通过毒剂检测即可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口腔颌面部外科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毒蕈碱样症状(瞳孔缩小、口鼻分泌物增加等)、烟碱样症状(肌纤维震颤)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甚至神志恍惚)是诊断神经毒剂染毒的特异性依据。
血常规: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是神经性毒剂染毒相对特异的指标。连续观察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有利于诊断和判断芥子气中毒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排泄物检测:化验患者尿液中的二羟二乙硫醚含量,有助于芥子气染毒的诊断。尿、粪便中砷阳性有助于路易气染毒的诊断。
X 线胸片检查:对急性光气中毒肺水肿的诊断十分必要。
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监测可帮助观察患者病情是否恶化。
毒剂检测:染毒早期,对怀疑染毒患者进行毒剂检测对确诊染毒及染毒类型判断意义重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从事什么工作?
是否有化学武器接触暴露史?知不知道接触的化学武器是什么?直接接触还是间接暴露?
伤口有无疼痛、烧灼感?
现有症状是在接触或暴露化学武器多久后开始出现的?从出现到目前为止有无逐渐加重?
是否感觉身体疲乏、无力?唾液有无增多?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会更严重吗?预后如何?
治疗时间需要多久?需要手术吗?
平时生活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费贵吗?是否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会传染吗?
会不会并发其他疾病?该怎么预防?
治疗
化学武器染毒种类、染毒时间长短及治疗是否及时是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治疗主要分为全身处理和局部处理,一般先以前者为先。不同化学武器的抗毒药物不同。
药物治疗
神经性毒剂:及时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进行解毒。同时需用氯解磷定等酶复活剂对染毒部位进行洗消。清创前需重复洗消创口,清创后暂不需缝合创口。同时需进行全身中毒症状对症治疗,如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等。
窒息性毒剂:乌洛托品可特异性与光气的羟基结合发挥作用而解毒。光气等窒息性毒剂染毒时,需给予吸痰处理,以氧气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药物(如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减轻炎症反应,保证呼吸道通畅。
糜烂性毒剂:可使用各种碱性液、皮肤消毒剂、二氯胺乙醇等进行局部创伤部位的清洗消毒。因路易气含有砷,故二巯基类药物(如二巯基丁酸钠、二巯丁二钠等)是路易气中毒的特异性解毒药。
手术治疗
清创术:是最基本、必需的手术治疗方式。尽早清除创口处血块、未被吸收的毒剂、渗出物,去除坏死组织、异物和污染物,避免或减少毒剂吸收,加快创口愈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导致皮肤溃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较高,如不再感染化学武器毒剂将不会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在治愈后无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保证创口的清洁、无菌,防止继发感染,使创口尽快愈合。必要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用药复查:按医嘱按时服药,注意定期复查血、尿常规、X 线检查等项目,评估疾病恢复情况。
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油腻,可食用富含维生素 B、C 的果蔬,促进伤口愈合;适量食用肉类、蛋、奶等高蛋白食物。
运动: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待伤口愈合后可下床适量活动。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穿戴防护用具。防毒面具可用于防护面部、呼吸道、眼睛等染毒。防毒衣可隔绝人体与毒剂直接接触。
工事防毒设施建筑的通气口设置滤毒装置、配备供氧装置,防止外界毒剂进入。
毒剂侦检部门人员应对怀疑染毒区域进行检测。侦查染毒区是否有中毒现象,如动物大批死亡、植物树叶迅速变黄枯萎等;是否有敌人放毒迹象,如特殊气味、低沉的爆炸声、小而浅的弹坑等;采取可疑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检验。
若发现染毒物体,应进行洗消。衣物、外科器械、枪支等,用各种碱性液或消毒剂冲洗、浸泡,液滴状毒剂可用棉花、纸巾等吸除(不可擦拭)。
染毒的水和食物应废弃。如不得已,食物可去皮、洗涤、煮熟,水可过滤、煮沸、碱化,经检测无害后方能食用。
染毒的车辆、地面、担架等,需撒布碱性液或消毒剂等消毒,地面应铲去旧土或填盖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