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该病是一种由尖形物品刺入口腔造成的软组织损伤。
尖形物品如竹签、木棒等刺入口腔是疾病的主要原因。意外事故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症状为软组织被尖形物品刺伤后,形成明显外伤,如果软组织内部肌肉、神经、腺体、血管、淋巴管等受伤,会导致表面皮肤淤青、出血甚至血肿。
主要治疗方法是清创缝合术,通过手术修补创口。治疗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口腔颌面部神经、血管密集,治疗须避免影响口颌系统功能。
该病对患者的外表、吞咽、语言功能有严重影响,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导致窒息、感染。
该病以预防为主,在接触尖锐物品时要多加注意,不要疏忽大意或放到口中玩耍,以免刺伤。
症状
软组织被尖形物品刺伤后,形成明显外伤,伤口一般只有入口,没有出口。少数会刺穿组织有入口也有出口,并可能进一步刺入至鼻腔、眼窝、喉侧或颅内,伤口容易感染、化脓。如果软组织内部肌肉、神经、腺体、血管、淋巴管等受伤,会导致表面皮肤瘀青、出血甚至血肿。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刺伤:皮肤表面和内部软组织出现裂口,刺伤的创口很小但伤道很深,创口开放,边缘整齐。
皮肤瘀青:伤口附近表面皮肤变为青紫色。刺入物对软组织产生很大压力,造成软组织内血管、淋巴管破裂出血。
局部肿胀:皮肤产生肿胀、瘀斑,甚至血肿,伴随有强烈的疼痛,可影响呼吸、说话和进食。
面部功能异常:表现为面部麻木、口眼歪斜、表情功能不全。面部神经众多,刺入物极易刺伤神经。
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和呼吸加快、四肢发冷乃至昏迷等。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破伤风
败血症
脑膜炎
病因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的病因是由于软组织被尖锐物品刺入,一般由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摔伤等导致。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面部软组织被尖锐物品刺入。
哪些人容易患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
制造、建筑、交通业从业人员:工作场所中的尖锐物品、各种小零部件较多,如果不慎跌倒时容易造成刺伤。
处于交通事故高发区域:交通事故是导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的最主要因素,尤其在交通事故高发区域,更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渗血、化脓。
伤口较大、剧烈疼痛。
面部麻木、口眼歪斜、表情功能不全。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大量出血并且无法止血。
致伤物插入到鼻腔、颅底。
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病?
当医生怀疑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时,将通常进行颌面部检查。在外周检查有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口腔内窥镜、X 光、颌面五官 CT 检查、磁共振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口腔内窥镜:可获得患者口腔内直观清晰的图像,有助于确定患者口腔受伤、病变情况。医生将内窥镜放在舌侧和颊侧,口腔内图像就输出到显示器端。
X 线检查:能全面清晰展示口腔全景,为牙齿疾病、颌骨骨折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颌面五官 CT 检查:能准确地对面部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进行诊断。
磁共振:图像结果可帮助医生确定软组织、肌肉、神经、血管等的皮下组织的损伤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物品导致了刺伤?
受伤有多久?
有没有其他部位感到疼痛?
是否对相关药物有过敏反应?
头部、口腔这些部位以前有没有受过伤?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种刺伤病情严重吗?
手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伤口大概多久能长好?
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来避免并发症?
治疗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刺伤是可以治愈的,且治疗手段、流程等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预防破伤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创口缝合后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
外敷药物:如金黄散、六合丹等,外敷药物可有效消炎消肿、止痛解毒。
手术治疗
清创缝合术:去除患者口腔内异物,清除坏死组织和伤道内的污染物,可减少感染概率,加速愈合。缝合时伤道深处死腔不易消除,可利用引流条导出内部积液,防止感染。
其他治疗方法
针灸:若面部神经受到损伤,可以采用针灸理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没有做好严格全面的清洁工作,很可能因细菌滋生导致感染、化脓,神经受损可能恶化为坏死,导致破伤风、面瘫、瘘管等并发症。
经过正规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能够治愈,恢复到受伤前的水平,外貌、口腔功能正常,生活质量、寿命不受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以预防破伤风。
用药注意事项:使用消炎杀菌药物前注意询问医生,避免产生过敏等,不要盲目自行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术后复查:术后按照医生嘱咐,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合适时进行拆线。
伤口护理:注意保持创口清洁,按照医嘱对创口定期消毒。可以进行冰敷以消除肿胀,注意不要使敷料移位,保持呼吸道畅通。
饮食:术后暂时无法正常进食时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如豆浆,不吃辛辣的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葱、蒜、花椒、辣椒、桂皮、姜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喝温开水。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口开裂,减少会刺激到创口或影响伤口清洁的动作。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制造、建筑、交通业等的从业人员在与尖锐物品接触时要多加注意,防止因不慎摔倒、意外事故等导致刺伤。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外出时注意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居住在事故高发地带的人群,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