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和病原刺激物的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出慢性炎症的反应。
长期有感染,存在病原刺激物是疾病的主要原因。
反复疼痛、咀嚼不适是该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疗法,通过手术修补牙齿内部创口。
该病前期被发现的时候不易受到重视而不及时治疗。患者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并无大碍,可以治愈,但是中后期才发现的话,会造成牙齿脱落,不利于身体健康,会影响到寿命。
发现症状及时就医,早期预防是关键一环,早发现早治疗。
症状
慢性根尖周炎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反复疼痛是该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有的患者在咀嚼时患牙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慢性根尖周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慢性根尖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反复疼痛:这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典型表现为牙齿反复疼痛,是一种阵痛的感觉,且断断续续没有规律的痛。
咀嚼不适:有的患者在咀嚼时患牙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牙齿有些不能咬合,吃东西的时候会咬不动食物,影响食欲。
根尖周肉芽肿:表现为当局部病变活动时,肉芽组织中的纤维成分减少,炎症细胞和毛细血管增多,直观的表现是牙床红肿,轻按疼痛。
慢性根尖周脓肿:随着病变的进展,炎症肉芽组织的体积不断增大,血液难以抵达肉芽肿的中心部,病变中央的组织细胞会发生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并潴留于根尖部的脓腔内,表现为牙床流出黄色脓液。
慢性根尖周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口底蜂窝组织炎
颌骨骨髓炎
海绵窦血栓
病因
慢性根尖周炎最主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慢性咬合创伤、化学刺激、免疫学因素。
慢性根尖周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细菌感染:这是慢性根尖周炎的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第一种是根管感染,主要是牙髓组织、根管中的细菌通过根尖孔入侵根尖周组织,引发感染。第二种是牙周组织感染,主要是患有严重牙周病的坏牙,其牙周袋感染可以直接扩展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感染,也会造成临近牙齿的根尖周病变。第三种是血源性感染,主要是在进行拔牙、根管治理、刮疗等口腔疾病治疗操作的时候,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根尖周组织,造成根尖周组织的血源性感染。
慢性咬合创伤:由于牙齿先天排列不齐、牙齿不均匀磨耗、修复体过高等原因,造成了慢性咬合创伤,会影响牙髓的血液循环,也会导致根尖周组织不同程度的病变。
化学刺激:在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过程中,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比如牙髓失活时所封砷剂的时间过长,其作用超出根尖孔,损伤了根尖周组织,造成了炎症或者坏死。又比如根管内封入过饱和的消毒剂甲醛甲酚,药物自根尖孔溢出,造成根尖周化学性炎症。又比如行牙髓塑化治疗可以使得塑化液流失到根尖周组织,造成化学性根尖周炎。
免疫学因素:牙齿的根尖周组织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引起局部的免疫反应。根管内的抗原物质,包括细菌及其毒素、感染变性的牙髓组织、牙髓治疗药物中的半抗原物质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的抗原等,通过根尖孔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局部或机体的免疫反应。牙髓防御屏障被突破后,根尖周组织便承担起防御功能。
哪些人容易患慢性根尖周炎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慢性根尖周炎病:
年龄超过 60 岁:随着年龄增长,牙龈逐渐萎缩,牙齿功能逐渐衰退,牙周组织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也随之下降,这就显著增加了病原体侵入牙髓腔及根管的概率。
既往有不当口腔治疗史:在口腔治疗中,不规范的医疗操作会造成口腔内伤口并带入外来致病菌,加之患者免疫力低下,就极易引起牙髓及根管内感染。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慢性根尖周炎病:
错误的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不足:患者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也没有保证足够的刷牙时间,因此外来病原体常定植在牙齿表面或龈齿交界处,未刷干净的食物残渣也会提供必需养分供病原体繁殖。
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提前、过量、不规律的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会使内源性菌群失调,也会增加外界病原体耐药性,造成不易治疗的双重感染。
根管填充、牙冠修复和填充不佳:如果填充物填充不密合,那么病原体容易侵入间隙引起感染,如果过度充填则易磨损填充物及邻近组织,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微小伤口或溃疡,易引起感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反复疼痛:有时候以为牙齿不痛的时候又痛起来了,反反复复,很容易掉以轻心,错过最佳治疗的时间。
咀嚼不适:有的患者在咀嚼时患牙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牙齿有些不能咬合,吃东西的时候会咬不动食物,影响食欲。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牙齿脱落。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根尖周炎病?
当医生怀疑是慢性根尖周炎病时,将通常会为患者做 X 线检查(拍牙齿片)和口腔检查,并对感染根管内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确认是否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X 线检查:确定是否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病的最主要检查手段,医生会通过 X 光查看患牙根尖区的骨质变化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慢性根尖周炎?
你的牙齿做过手术吗?
有反复牙疼、咀嚼不适的感觉吗?
反复牙疼的症状有多久时间了?
去医院照 X 线检查了吗?
平时饮食大多是怎样的?
平时吃辣多吗?
平时喝冰水多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这病是遗传病吗?
这病会传染吗?
病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需要手术治疗吗?
需要多长治疗时间?
会产生并发症吗?
日常生活中我要注意些什么?
这个病会遗传给我孩子的孩子吗?
治疗
慢性根尖周炎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其中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药物:最常用的是林可霉素静脉滴注或者肌肉注射,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广谱类抗生素(例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甲砜霉素),需要根据患者体质决定,可能需要做皮试。
止痛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能有效短时间止疼,但是药物容易产生依赖,是处方药。
手术治疗
根管治疗术:通过清除牙齿髓腔内的坏死组织,将残存在髓腔及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毒素进行消毒,填充根管,堵住空洞,去除根管内填充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从而预防和治愈根尖周病。
牙髓塑化疗法:一种治疗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简便有效的方法,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菌繁殖。使用的塑化剂是以甲醛和间苯二酚为主要成分缩聚而成的酚醛树脂,该树脂在未聚合之前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在聚合前后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用于感染根管的治疗,不需要除净感染物质,大大简化了根管治疗的操作程序。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在刚出现反复牙疼、咀嚼不适等症状的时候没有及时医治,那么就可能发展为急性期的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等症状。
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达到正常人水平,但是并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还是需要注意口腔卫生。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手术之后,麻药劲过了之后牙齿会很痛,医生可能会给一些小剂量的止痛药,一定要遵守医嘱,适量服用。
定期复查:可能前期术后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恢复良好后在家里休养,需要注意按照遗嘱时间及时复查,比如每隔 1 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
饮食:饮食清淡富有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过热、过冷、过硬的食物,少喝碳酸饮料。时刻提醒自己,牙齿是受过创伤的,注意保护。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认真保护牙齿的清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饭后进行漱口。定期口腔检查。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年龄超过 60 岁: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应该增加医院检查的频率,通过检查及医嘱提醒保护和改善口腔健康。
既往有不当口腔治疗史:在进行口腔治疗的时候,要选择大型正规专业的口腔医院来进行。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错误的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不足: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刷牙刷满 3 分钟,将牙齿里外上下都刷的干干净净。
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按要求、足量、规律的使用抗菌药物。
根管填充、牙冠修复和填充不佳:在进行口腔治疗的时候,填充物填充要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