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下隙感染是什么?下颌下隙感染怎么办?下颌下隙感染症状有哪些?

鳃源性囊肿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鳃弓和鳃裂未能正常融合或闭锁不全所致的颌面颈部囊肿肿块,囊肿破溃后经久不愈,则形成瘘管。鳃源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期多在 5 岁前发病,男性发病率略多于女性,左右侧发病率无差别。双侧同时发病占 5%~13%。本病为先天性疾病,病因未完全明确。根据组织发育来源分为:第一鳃裂畸形外瘘口在下颌角的前下,内瘘口在外耳道或耳廓前、后;第二鳃裂畸形外瘘口在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中下 1/3,内瘘口达扁桃体窝上部;第三鳃裂畸形外瘘口在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下部,内瘘口在梨状窝;第四鳃裂畸形外瘘口同第二,内瘘口止于食管上端。第二鳃源性囊肿及瘘管最常见,第一、三、四类少见。鳃裂囊肿的患者表现为偶然发现的颈部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或可表现为时大时小。鳃瘘多为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的细小瘘孔,挤压时可有少许白色分泌物溢出。手术切除囊肿及瘘管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如在感染期,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将瘘管彻底切除为治疗关键。手术切除若不完全,则容易复发。如不及时治疗,颈部囊肿反复红肿、破溃,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根治,为治疗的根本方法。

概述

下颌下腺及下颌下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本病。一般来自下颌第2磨牙以前部位的炎症常先侵及舌下隙,第2、3磨牙的炎症则先侵入下颌舌骨下方的颌下隙;炎症蔓延至整个下颌下隙(包括舌下隙及颌下隙)成为脓性颌下炎(或称卢德维氏颈炎Ludwig’s angina)。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可沿茎突舌肌向后扩展至咽旁隙、咽后隙,转而进入颈动脉鞘,并经咽后隙到达上纵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

症状

临床表现

起病时,为原发炎性灶周围组织红肿、疼痛,影响咀嚼及吞咽。炎症发展,继而出现口底疼痛,舌运动不灵,口涎外溢,牙关紧闭。下颌下区红肿,触之坚硬。口底组织水肿隆起,肿胀的舌头向后上推移贴近上腭,因而说话不清,进食时易发生呛咳。若并发喉水肿,可出现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生窒息。全身有恶寒、高热、衰竭等脓毒病症状。

病因

本病多见于拔牙之后,由口腔及牙齿感染引起。

就医

检查

下颌下隙感染需要做口腔检查。

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解剖特点来分析感染来源,再配合穿刺检查等,不难作出正确诊断。

治疗

1.除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外,及时切开引流甚为重要。当脓肿位于口底,尚未穿透下颌舌骨肌向颈部发展时,则在牙槽突内侧或口腔底部切开引流,炎症多可控制。口腔底的后、侧处有血管、神经通过,切开时要避免损伤。

2.切开后症状不见好转或已经形成脓性颌下炎,可在局麻下,于舌骨上方沿下颌骨下缘之下并与之平行做一横切口,切开颈阔肌及颈深筋膜浅层,在两侧下颌舌骨肌间做一垂直切口,向上分离即进入舌下隙。口底黏膜是否切开,视张力大小而定。皮肤切口避开不缝,以达到减轻组织的张力及缓解水肿的目的。手术前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随时做气管切开之准备。

3.全身支持疗法。注意饮食,增加营养。给予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的药物,如胎盘蛋白、转移因子、新鲜血浆等。并注意口腔卫生及牙齿保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穿心莲片的功效与作用-穿心莲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的功效与作用-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