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牙龈增生
概述
牙龈肥大指牙龈组织的体积增加[1],是多种牙龈疾病的常见表现[2]。
由多种病因引起,最常见的是口腔卫生不良或服用某些药物。
根据病因和病理变化,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炎症性肥大、药物性牙龈肥大、与全身疾病相关的牙龈肥大、肿瘤性肥大、假性牙龈肥大。
主要症状为牙龈组织体积增大,牙龈颜色可能发生改变。
牙龈肥大的首要治疗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包括菌斑、牙石和其他任何可能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患者需要切实掌握菌斑控制的方法。必要时需要配合局部用药或牙周手术治疗,酌情更换引起牙龈肥大的药物。
牙龈肥大的存在影响牙面清洁,严重时妨碍咀嚼、发音等功能,有时还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3]。
症状
牙龈肥大的最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体积增加,失去正常牙龈外形,牙龈乳头圆钝,重度者可呈结节状等。肥大的牙龈影响牙面清洁,严重时妨碍咀嚼、发音等功能。
牙龈肥大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正常牙龈呈粉红色,龈缘菲薄而紧贴牙面,呈扇贝状外形。牙龈肥大首先源自于龈缘和牙龈乳头,严重者可波及到下方全部牙龈。其表现为牙龈乳头圆钝,重度者可呈球状、结节状,有时如桑葚状,覆盖牙面。由于病因不同,肥大的牙龈颜色可为鲜红色、暗红色或粉红色,甚至苍白色。牙龈肥大的范围可局限于某个牙的牙龈,也可能波及全口牙。
常见症状包括:
牙龈形状改变:牙龈乳头圆钝,呈球形,严重者可呈桑椹状。
牙龈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暗红色或粉红色,白血病导致的牙龈病损可能表现为苍白色。
可能伴有疼痛。
牙龈肥大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影响口腔卫生维护,造成口腔异味。
影响美观。
影响咀嚼。
影响发音。
病因
牙龈肥大的病因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牙龈肥大病因不同。最常见的牙龈肥大为慢性炎症性肥大,最主要原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菌斑堆积。
炎症性牙龈肥大的常见原因
各种因素造成菌斑的堆积,如口腔卫生差、不良的修复体等,长时间菌斑刺激可以引起组织水肿或炎症细胞浸润,造成牙龈肥大。
不良的修复体或正畸装置长期刺激。
口呼吸:牙龈肥大常见于口呼吸患者,牙龈表现为红色和水肿,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牙龈表面有光泽,暴露牙龈与未暴露的牙龈可能有明显的分界。口呼吸造成牙龈肥大的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
异物刺激:鱼刺等异物刺入导致细菌进入深部组织,可在局部造成急性炎症性牙龈肥大,牙龈红肿,伴疼痛。
药物性牙龈肥大的常见原因
药物性牙龈肥大是指由于全身用药引起的牙龈完全或部分的肥大,与长期服用药物有关。大多累及全口牙龈,增生牙龈可覆盖牙面 1/3 或者更多,牙龈色红或粉红,质地坚韧。
与此相关的常用药物有三类:苯妥英钠(抗惊厥药)、环孢素(免疫抑制剂)和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钙通道拮抗剂(抗高血压药)。
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易发生药物性牙龈肥大,其增生程度与年龄、服药时间、剂量有关。
菌斑引起的牙龈炎症可能促进药物性牙龈肥大的发生,若无明显的菌斑微生物、局部刺激物及牙龈的炎症,或对服药者施以严格的菌斑控制,药物性牙龈肥大可以减轻或避免。
与全身因素有关的牙龈肥大
妊娠:怀孕期间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均有所增加,导致对牙菌斑的炎症反应增加,牙龈水肿。长期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者药者牙龈也可有类似表现。
青春期:由于青春期激素水平高,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往往加重。另外这一年龄段的人群由于换牙、牙列不齐、口呼吸及戴矫治器等,造成牙齿不易清洁,加之该年龄段可能不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易造成牙菌斑堆积。
浆细胞龈炎:表现为牙龈鲜红、肿大、松软易碎,极易出血。浆细胞龈炎病因不明确,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疾患。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以全口牙龈广泛性、渐进性增生为特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儿童,但也可见于成人。
白血病:牙龈肥大为进行性。牙龈肿胀、可覆盖部分牙冠,苍白色或深紫色。可伴有牙龈自动出血且不易止住、黏膜出血点、牙龈溃疡坏死、牙痛等症状。
牙龈瘤:一般认为由残根、牙石、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引起,与机械刺激和慢性炎症有关。
牙龈肥大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口腔卫生不良。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或钙通道拮抗剂类药物。
口呼吸。
妊娠期或长期服用激素类避孕药。
青春期。
就医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若出现牙龈明显肿胀、疼痛或出血,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局部或全口牙龈明显肿胀。
牙龈出血。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牙周科)
医生如何诊断牙龈肥大?
临床根据口腔卫生情况、牙龈炎症及出血情况、牙龈增生程度及范围、牙齿排列及咬合情况,参考患者年龄、全身情况、用药史、家族史等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能行活检或血液学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多大年龄?
什么时候发现的?是否在短时间内牙龈快速增生?
是否使用间隙刷或牙线?
有无鼻部疾病及口呼吸习惯?
是否妊娠或是否长期口服避孕药?
是否有全身疾病史?
是否服用过苯妥英钠、环孢素或硝苯地平等药物?
是否有家族史?
既往有无牙周治疗或口腔治疗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的牙龈肥大?
本病是否会遗传或传染?
治疗方案有哪些?治疗费用大概多少?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牙龈肥大首先需要确定病因,去除或控制病因,并严格控制口腔卫生。必要时需要配合局部用药或牙周手术治疗,酌情更换引起牙龈肥大的药物。
牙周基础治疗
口腔卫生指导。
去除刺激因素:菌斑、牙石、不良修复体等。
局部药物治疗:对于牙龈炎症明显的患者,可在局部使用药物治疗,待炎症消除后,再做进一步治疗。
酌情更换引起牙龈肥大的药物:完善牙周治疗后,牙龈肥大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考虑更换药物,与相关内科医师协商更换使用其他药物或与其他药物交替使用,以减轻副作用。
白血病龈病损,以保守治疗为主,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简单的洁治术以减轻牙龈炎症,但应避免组织创伤。
手术治疗
对于虽然经过完善牙周基础治疗后,肥大的牙龈仍不能完全消退者,可进行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治疗。
白血病患者忌牙龈手术或活体组织检查。
疾病发展和转归
良好的菌斑控制可以明显缓解牙龈炎症,缓解症状。
分娩后,妊娠期龈瘤大多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除去局部刺激物才能使病变完全消失。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预防
定期行口腔检查,接受口腔卫生指导,预防性洁治。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备孕前进行完善的口腔检查及治疗。
某些地区“孕期或哺乳期不刷牙的习惯”是完全错误的。
减少口呼吸。
纠正不良修复体或不良正畸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