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冻结性冷伤是什么?非冻结性冷伤怎么办?非冻结性冷伤症状有哪些?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蜱媒自然疫源性病毒疾病。本病以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临床表现与其他型出血热相似,但肾脏的损伤较为轻微

概述

非冻结性冷伤,是在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潮湿条件下所造成的冷伤,如冻疮、战壕足、浸溃足等。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涂冻疮膏,每日温敷数次。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激素的软膏,也可用冻疮膏。战壕足、浸溃足除了局部处理,宜用某些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以改善肢体循环。

症状

临床表现

手、耳、足等部位的冻疮发生在不知不觉中,直至出现症状才察觉,先有皮肤苍白、发麻,继而红肿、疼痛、起水而且治愈后可能对寒冷敏感,患足有疼痛、发麻、苍白等反应。局部皮肤红肿,温暖时发痒或刺痛。较重者可起水疱,水疱去表皮后创面有渗液,并发感染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好转后皮肤消肿脱屑,可能有色素沉着。治愈后遇相同的寒冷环境,冻疮可再发。战壕足、浸渍足等的病变比冻疮较重,疱破创面渗液,可并发感染,治愈较慢。

病因

暴露于冰点以上低温的机体局部皮肤,发生血管收缩和血流缓慢,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待局部皮肤达到常温后,血管扩张、充血且有渗出,反应较大者在表皮下有积液(水泡)。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静脉受损后发生血栓,而后引起一些组织坏死。

就医

检查

非冻结性冷伤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主要查看受冻皮肤是否苍白、发麻、红肿、疼痛,以及是否有水疱等。

诊断

根据患者的低温暴露病史,结合患者的皮肤苍白、发麻、红肿、疼痛、水疱等临床表现可诊断。诊断依据如下。

1.有在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潮湿条件暴露史。

2.有皮肤苍白、发麻,继而红肿、疼痛、水疱的临床表现。

治疗

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存在者可每日涂冻疮膏,温敷数次。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抗菌药和皮质激素的软膏,也可用冻疮膏。战壕足、浸溃足除了局部处理,宜用某些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以改善肢体循环。

日常注意

冬季在野外劳动、执勤的人员应有防寒、防水服装。患过冻疮的人、特别是儿童,在寒冷季节对手、足、耳等处采取保暖措施,并可涂擦某些防冻疮霜剂。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小檗碱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小檗碱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保健

夏季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2023-8-31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