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什么?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怎么办?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有哪些?

淋菌性直肠炎为直肠柱状黏膜淋菌性疾病,是直肠炎的一种,多见于男性同性恋者。临床表现为肛门瘙痒、疼痛或坠胀感,排便时加重,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查体见直肠黏膜肿胀、糜烂、渗血。淋菌性直肠炎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应积极治疗。

概述

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发热、急性腹痛为其临床特点,一般病例药物治疗有效,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炎化脓后形成脓肿,则需外科治疗。

症状

临床表现

1.腹痛

腹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多位于右下腹,常伴有发热,但一般不超过38.5℃,发热可先于腹痛出现。

2.腹部压痛

多在右下腹,位于麦氏点内上方,并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肌紧张少见。

病因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回肠末端,常为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学者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淋巴结呈多发性充血、肿大。腹腔内可有少量炎性渗液。镜下可见淋巴窦扩张,中性粒细胞由小血管进入淋巴窦内,吞噬细菌。有的白细胞可因此而发生变性崩解,形成细胞碎片或变性的物质。淋巴结内的血管也扩张充血,生发中心增生,窦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增生。

就医

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升高或反而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若发生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时,常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2.淋巴结活检

剖腹探查时可在切除阑尾的同时做淋巴结活检。

3.细菌学检查

取腹腔积液行细菌学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

4.B型超声

显示末端回肠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

5.CT

可见阑尾正常,淋巴结肿大。

诊断

1.青少年或儿童,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右下腹急性疼痛。

2.腹痛起病较急,但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照常活动。

3.右下腹压痛不固定,范围较大,有时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机会最多。本病压痛部位较阑尾炎压痛点稍高,且偏内侧,压痛点不固定,少有反跳痛与腹肌紧张。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明显固定压痛点的持续存在是阑尾炎的特点。

2.原发性腹膜炎

多见于儿童,但女孩较多,腹痛较重,范围较广,下腹部的腹膜刺激征也较明显,腹腔诊断性穿刺可抽出稀薄的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可发现大量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之后,病程较长,伴有明显的结核性中毒症状,腹痛不剧烈,部位不明确,腹部体征较轻。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考虑到本病时,应积极保守治疗24~48小时,如诊断明确,治疗及时,一般在24小时内腹痛症状及体征可逐渐减轻和好转,具体措施为:(1)卧床休息,暂禁饮食,严密观察体温及血常规的变化,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发展;(2)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3)采用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中药解毒清热剂也有一定效果;(4)腹部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局限及吸收。

2.手术治疗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因考虑同时合并有其他急腹症时,如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则应果断地施行手术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痛经灵颗粒(万花山)的功效与作用-痛经灵颗粒(万花山)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通脉颗粒的功效与作用-通脉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