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是什么?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怎么办?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症状有哪些?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是由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以白蛉为传播媒介的地方传染病,是全球最容易忽视的传染病之一。利什曼病广泛分布于除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以外的大陆,波及全球近 98 个国家,超过 1200 万人感染,全球有 1/10 人口是可能受感染的危险人群。我国主要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内脏利什曼病,也称黑热病,已有百余年传播历史

概述

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是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肛门直肠痛,从后部牵拉趾骨直肠肌时无触痛,且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症状

临床表现

肛门直肠部位的模糊钝痛,通常疼痛时间较长(超过20分钟),或呈直肠压力感增加,坐位比立位或卧位重,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有晨起症状轻、中午加重、晚上症状消失的规律。肛提肌综合征的患者通过肛门直肠指诊可发现有肛提肌过度收缩,触诊盆底有触痛。触痛部位常不对称,左侧较右侧常见。

病因

1.盆底肌肉运动异常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肛提肌过度痉挛性收缩,还可能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

2.精神心理因素

患者多伴有疑病、抑郁和癔症。

3.机械性因素

长期过度体力劳动、久坐等。

就医

检查

可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及超声、盆底CT或MRI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诊断

1.慢性或复发性直肠疼痛或隐痛。

2.发作持续20分钟或更长时间。

3.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直肠疼痛,如缺血、炎症性肠病、肛门尾骨痛。

4.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5.5. 从后部牵拉趾骨直肠肌时无触痛。

鉴别诊断

1.肛周或直肠器质性疾病

如缺血、炎症性肠病、隐窝炎、肌间脓肿、肛裂、痔疮、前列腺炎、尾骨痛、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等疾病,通过直肠指检、肛门直肠镜、盆腔影像学等检查可鉴别。

2.痉挛性肛门直肠疼痛

为反复发作的局限于肛门或低位直肠部的疼痛,发作持续时间较此病短,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期间无肛门直肠痛。

治疗

1.物理治疗

40℃温水坐浴可缓解疼痛;电刺激疗法可解除肛提肌痉挛,40%以上患者有效;手指局部按摩提肛肌可缓解疼痛。

2.生物反馈治疗

可使部分患者缓解。

3.局部注射药物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麻醉剂或乙醇封闭相应骨盆神经,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疗效不佳。

4.其他

心理治疗、改正久坐不良习惯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更年期女性心脏病有什么致病因素

2023-9-13 23:23:44

保健

女人减肥吃什么 几种食物越吃越瘦

2023-8-21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