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蜂窝织炎是什么?颌下蜂窝织炎怎么办?颌下蜂窝织炎症状有哪些?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此种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鹦鹉热大多是最常见于中青年人。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表现为肺炎,所以这些报告的数据可能低估了实际发病率,部分患者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并未被确诊为鹦鹉热。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鹦鹉、其他鸟类或家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及尘埃,或宰杀病禽,均可能被感染。鹦鹉热也可以在人与人间传播,患者应注意隔离,医院工作人员也应注意防护。症状差异较大,可以长期无症状,或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初期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症状,有时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肝炎。鹦鹉热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潜伏期通常在 5~14 天。症状多样,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等特征。首选四环素治疗,包括多西环素或盐酸四环素。可引起非典型肺炎。鹦鹉热治疗后的复发率可高达 21%,抗菌药物应至少用 10~14 天,以减少复发

概述

颌下蜂窝织炎是颌下三角间隙的化脓性疾病,是颌周蜂窝织炎中最常见的病症,常由牙源性感染或淋巴结炎扩散所致。本病好发于1周岁以内婴儿,一侧颌下广泛红、肿、硬,全身发热、中毒症状很严重。治疗方法主要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炎疗法。

症状

临床表现

患儿的发病年龄主要在4个月以上、4岁以下,年龄越小反应越严重。早期颌下部有活动的硬结,或浸润硬结,常在1~2天内突然肿胀,扩散为蜂窝织炎。颌下三角区肿胀突出,疼痛,下颌下缘消失。炎症如扩散到舌下部,则出现吞咽和开口困难,口底黏膜水肿、患儿食欲差。由于炎症发展范围大,全身反应也很明显,包括呼吸困难、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热,患者体温升高,38℃~39℃左右。本病严重时可以发生中毒性休克及中毒性脑病而抽搐昏迷,但甚少发生败血症。

病因

本病一般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自口腔侵入颌下淋巴结,由于此年龄段婴儿免疫能力不稳定,炎性反应进一步扩大至周围结缔组织导致的。

就医

检查

1.外周血象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

2.细菌培养:可由脓肿直接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

诊断

一般检查可见患儿颌下红肿、硬,发热、精神不好、食欲不良等典型症状,结合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可以诊断为颌下蜂窝织炎。

治疗

1.药物治疗

早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抗炎疗法,可使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可做药敏试验。此外,外敷中药如活血化淤药也是比较方便有效的。

2.对症治疗

如有呼吸困难则需给氧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手术治疗

高热、疼痛、肿胀不消,指压局部疼痛并有压痕或有波动感,这些表现说明已形成脓肿,需要切开引流。切开引流后,观察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预后

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6个月以下死亡率可达10%,2岁以上则很少死亡。

日常注意

护理

1.观察呼吸变化,口唇颜色,有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

2.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取半卧位,必要时吸痰。

3.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4.防止患儿被蚊虫叮咬。

5.有外伤者要积极处置。

6.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

7.提醒家长如患儿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想要健康长寿 每天做好6件小事

2023-8-26 23:23:44

保健

警惕盆腔炎危害生育

2023-8-15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