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阑尾炎是什么?坏疽性阑尾炎怎么办?坏疽性阑尾炎症状有哪些?

混合性酸中毒(mixed acidosis)也称酸中毒,是指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引起血液的 pH 值(酸碱度)降低。成人每日产生大量的酸,它们必须被人体呼出、排泄、代谢为不带电的中性分子,和/或被缓冲,以免发生致死性酸血症。这些酸主要有以下三类:人体每日生成的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生成碳酸(H2CO3)。人体代谢反应每日产生有机酸,包括乳酸和枸橼酸。这些酸被代谢为中性产物(如葡萄糖)以及水和CO2。正常情况下,这些有机酸的生成率和利用率相等,因此它们在细胞外液中的稳态浓度相对较低且稳定。人体每日产生非挥发性酸(主要是饮食中含硫氨基酸代谢产生的硫酸)。正常的 CO2 经肺排出、有机酸的正常代谢利用,以及非挥发性酸的肾脏排泄共同维持着人体酸碱平衡。但当体内碳酸氢根离子(HCO3-)减少或碳酸(H2CO3)增多时,均可使两者比值(HCO3-)/(H2CO3)减少,引起血液的pH值降低,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特点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人体出现酸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痛、乏力、恶心、胸闷、气紧、呼吸困难等,如果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休克、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症状。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因基础疾病而异,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乳酸酸中毒和酮症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则应积极防治引起酸中毒的原发病,改善肺泡通气,排出体内过多的 CO2,纠正电解质紊乱。有容易引起酸中毒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出现了酸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食用有毒物质。

概述

坏疽性阑尾炎是阑尾已局部或全部因血供障碍导致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的急性阑尾炎。坏死部分呈暗红色或紫黑色,易发生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本病属于重型阑尾炎,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症状

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 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加剧,波及全腹。

(2)胃肠道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胃肠道症状,常见为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3)全身症状 全身反应明显、剧烈,伴有发热、心率增加,寒战较少见,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2.体征

(1)右下腹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压痛部位多见于麦氏点。

(2)腹膜刺激征: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3)其他体征:闭孔肌试验、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及直肠指检可作为辅助诊断。

病因

阑尾腔内梗阻及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

就医

检查

1.B超检查

显示阑尾低回声管状结构,僵硬,横截面呈同心圆显影。

2.CT检查

阑尾肿大、增粗,壁增厚,阑尾内可见粪石,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渗出,阑尾发生坏死后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表现为周围脂肪间隙内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可见气体和液体成分。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严重时也可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4.腹腔镜检查

可确诊急性阑尾炎。

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的最可靠证据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结合实验室检查一般即可确诊,必要时可选用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右侧输尿管结石、异位妊娠破裂等疾病相似,注意鉴别诊断。

治疗

坏疽性阑尾炎以手术切除阑尾及处理并发症为主,如因客观条件无法手术治疗,应控制感染、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尽早手术干预。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已确诊的坏疽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后形成回盲部肿块;合并其他病变如肿瘤。

2.非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客观条件不足或状况较差;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肿块;炎性肿块形成脓肿患者。

(2)在严密病情观察下指导病人进食清淡饮食。

(3)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适当应用解痉剂以缓解疼痛,禁用吗啡和哌替啶,以免掩盖病情。

(4)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痛变化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预后

急性阑尾炎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将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小儿清咽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小儿清咽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清咽丸的功效与作用-清咽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