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阑尾炎指的是阑尾长期发炎,在临床上较少见。
急性阑尾炎治疗不彻底会导致慢性阑尾炎,也有少数患者没有发作过急性阑尾炎,但由于阑尾内存在先天畸形或梗阻等情况,一直处于发炎状态。
慢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疼痛可能非常剧烈。也有部分患者的腹痛较轻,疼痛断断续续,导致阑尾炎持续数年。
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比较困难,患者除了需要进行B超、X线、CT、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医生还可能让患者做血液、尿液检查,女性患者还需要进行妊娠检测,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慢性阑尾炎如果不进行治疗,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明确诊断,需要尽快手术切除。
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积极治疗其他胃肠道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症状
慢性阑尾炎有哪些症状?
腹痛
腹痛是慢性阑尾炎最主要的症状,有的患者可能只有腹痛这一症状。
疼痛主要位于右下腹,位置固定,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时,疼痛会加重。少数患者疼痛发生在脐周附近,或者在胃的右下侧。
疼痛的程度有轻有重,有的患者表现为间断性的胀痛,有的则表现为持续的隐痛。也有部分患者疼痛会比较剧烈,甚至感觉难以忍受。
剧烈运动、久站、饮食不当时,可能会导致疼痛加重。
食欲不佳、体重下降
有的患者除了腹痛,还可能伴发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
发热、疲劳
少数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疲劳和嗜睡。
恶心、腹泻或便秘
疼痛剧烈的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老年患者则可能表现为便秘。
慢性阑尾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慢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腹腔脓肿
急性阑尾炎
腹膜炎
败血症
肠瘘
阑尾破裂
病因
慢性阑尾炎的病因是什么?
急性阑尾炎治疗不彻底会导致慢性阑尾炎,也有少数患者没有发作过急性阑尾炎,但由于阑尾内存在先天畸形(例如肠系膜过短)或梗阻等情况,一直处于发炎状态。造成梗阻的原因可能包括:
食物碎块、粪便、蛔虫或异物堆积造成阻塞
阑尾肿瘤
阑尾壁上的淋巴组织增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慢性阑尾炎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反复有右下腹疼痛,怀疑慢性阑尾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右下腹的疼痛突然加重,浑身冷汗,一定要立刻拨打120,马上到医院治疗。
就诊科室
普外科
急诊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比较困难,医生需要排除克罗恩病、肠应激综合征、尿路感染、卵巢囊肿、盆腔炎等多种疾病,可能让患者进行的检查包括:
血常规: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可反映炎症、感染的指标,有时通过指标数值的高低,可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B 超:该检查除了能了解阑尾病变情况,还可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疾病,比如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回盲部肿瘤、淋巴结炎、右输尿管下段结石、慢性胆囊炎、慢性泌尿系感染等。
X 线钡剂灌肠检查:该检查需要使用钡剂,能够帮助医生看到阑尾的情况,从而了解病情。同时,该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排除溃疡病、内脏下垂、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肿瘤等疾病。
腹部 CT 检查:可直接显示阑尾及周围软组织和炎症,对医生诊断慢性阑尾炎很有帮助。
磁共振(MRI):该检查也可帮助医生了解阑尾的情况。
腹腔穿刺或腹腔镜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必要时可做此检查。
尿常规:由于右下腹疼痛也可能是结石或是肾盂肾炎等问题,因此,医生也会让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
妊娠检测:女性患者如果有右下腹痛,医生可能会进行妊娠检测,以排除宫外孕等危急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具体哪个位置疼?
能描述出来疼痛的感觉吗,比如是隐隐作痛,还是胀疼?
疼痛是间断性的,还是持续性的?
疼痛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所减轻?什么情况下会诱发疼痛?
平时食欲怎么样?
以前得过急性阑尾炎吗?治疗过吗?结果如何?
有没有便秘情况?
这种情况大概有多长时间了?
曾是否确诊得过蛔虫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近期没有刻意减肥,但体重下降,跟这个病有关吗?
这个病跟平时剧烈运动、吃饭不规律、暴饮暴食有关吗?
怀孕期间若阑尾炎病情发作,会影响胎儿吗?
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需要做手术吗?
如果做手术的话,需要住院几天?
治疗后会复发吗?
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对于慢性阑尾炎患者,应该尽快进行手术切除阑尾。
目前最常用的阑尾切除是通过腹腔镜进行切除,这种术式创口小,患者恢复快。
对于不能进行腹腔镜切除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开腹手术。
药物治疗
慢性阑尾炎如果并发了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静脉补充电解质和能量,同时进行抗感染、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
日常注意
对于慢性阑尾炎患者来说,日常注意生活中的护理是不容忽视的。护理好了,才能配合好治疗,加快病情康复,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饮食上应注意:
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
少吃多餐;
每天规律吃饭,不可饥一顿饱一顿;
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尤其是发病初期,食欲不太好的时候;
当食欲逐渐变好时,可慢慢增加瘦肉、新鲜果蔬、鸡蛋等食物;
多吃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可尽量多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畅。
注意避免过度的劳累,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可增强体质,有助于加快病情康复。
如果发生腹痛现象,家人可协助其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肌肉张力,缓解疼痛。
术后患者,若伤口处出现疼痛,可听一些轻柔、轻松的音乐,尝试转移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以免疼痛影响休息、睡眠质量,不利于伤口愈合。
若出现切口红肿、腹痛、呕吐、不解大便、腹胀等,或者突发意外状况,一定及时联系医生,再次入院检查、诊治。
预防
如果能够在生活中注意一些小细节,可尽量减少此病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戒烟,限酒;
防止过度疲劳;
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适量饮水;
进食之前,最好洗净双手。
注意饮食调节,改善饮食习惯:
少吃多餐;
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
少吃生、冷、辛辣食品,以及油炸、不易消化的食物;
饭后不宜立刻进行剧烈的运动。
避免受凉,要时刻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尤其是腹部,要注意保证其免受寒冷刺激,维护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状态。
积极治疗其他胃肠道疾病,如肠道寄生虫、便秘、慢性腹泻等。
谨慎使用药物,特别是消炎类药、解热镇痛药,这些药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
平时要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免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郁闷等,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