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内生甲
概述
正常情况下,指甲或趾甲的生长会覆盖在甲沟皮肤之上,保护甲沟免受外界刺激。而当指甲或趾甲的边界开始向甲沟内生长,嵌进了甲沟的“肉”里,这就是嵌甲。多数嵌甲发生在脚趾,尤其是以大脚指最为常见。[1]
对于脚趾容易弯曲生长,或脚趾较为肥厚的人群来说,容易受到嵌甲的困扰。
外伤、鞋不合脚、脚趾修剪不当也是诱发嵌甲的常见原因。
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在家自行处理嵌甲而无需就医。
如果嵌甲导致疼痛剧烈,或疼痛范围扩大,建议及时就医,交由专业的临床医生来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嵌甲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伴有糖尿病或某些血管疾病、以及脚趾常感到麻木的患者,由于流向脚部的血液往往低于正常人,在处理嵌甲上要格外谨慎,应及时寻求专业临床医生的指导。若处理措施不当,嵌甲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
症状
嵌甲发生时,单侧或双侧边缘的指甲或趾甲嵌入甲沟皮肤内,引起手指或脚趾周围皮肤的的红肿、疼痛。[1]
如果诱发嵌甲的因素没有及时消除,嵌甲周边会逐渐出现组织增生,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组织变化,如组织感染、疼痛加重、肿胀明显等情况。[2]
嵌甲会造成哪些并发症?
若嵌甲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嵌甲会诱发组织感染,甚至可能会引起脚趾骨的严重并发症。
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可导致足部血流量偏低的血管疾病,嵌甲引发的脚部并发症有可能更为严重。
当脚部出现某些轻微的损伤,如划伤、擦伤、鸡眼、胼胝(老茧)或嵌甲后,这些人群的愈合周期会比正常人更久,而出现组织感染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
病因
作为一类趾甲异常生长的疾病,嵌甲大多是由外部因素所导致的,常见有[2]:
穿鞋不合脚,过紧的鞋子对脚趾甲造成了挤压,从而刺激趾甲向内生长;
趾甲的修剪方法不合理,如修剪得过深、过短;
脚趾受到外伤,如遭受碾压、碰撞等;
趾甲边缘的生长方式不平整,容易变得向内弯曲或卷曲。
就医
根据指甲或趾甲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以及针对趾(指)甲和周边皮肤的相关体格检查,临床医生即可完成对嵌甲的诊断。[1][2]
何时应就诊?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提示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这些表现可以包括:
嵌甲周围组织出现感染,疼痛加剧且持续时间长,并伴有流脓等,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趾甲变厚或变硬,自己无法顺利修剪嵌甲;
糖尿病、某些血管疾病会导致流向脚部的血流量降低,是促使嵌甲诱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就诊科室
与嵌甲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科室包括:
普通外科
皮肤科
手足外科
骨科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临床医生或许会问您这些问题:
是否记得嵌甲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嵌甲的症状是一直出现,还是中间有过停歇?
什么时候疼痛有所缓解?
平常一直穿过劲的鞋子么?
平时剪指甲是不是把指甲剪的很短?
在家的时候,都尝试了哪些处理措施?
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者其他可以引起您腿和脚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在就诊之前,可以准备这些问题咨询医生:
我的病情是暂时性的,还是会一直出现?
治疗方案有哪些,各个治疗方案都有哪些优缺点?
我的病情难不难治,治疗后好转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我的情况不去治疗,那下一步的进展情况是怎样的?
病情治愈后,关于趾甲如何正确护理,您有什么推荐措施?
治疗
大多数嵌甲问题可不用过于担心,在家通过修剪趾甲就可以得到解决。当处理完嵌甲的问题后,其他相关的并发症大多都会随之得到缓解。[1][2]
症状轻微:如果嵌甲症状轻微,仅有红痛情况,而没有流脓,医生会小心地翘起嵌甲的边缘,随后在趾甲下面垫一块棉花、牙线或夹板,将趾甲与其下方的皮肤隔离开来,从而避免趾甲继续向甲沟皮肤内生长。回到家之后,要定期用肥皂清洗趾甲,并每日更换趾甲下面的垫料。
出现感染:如果嵌甲周围组织出现了感染,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或服用抗生素药物。
严重嵌甲:对于嵌甲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医生会推荐在局麻下,接受外科切除的治疗方案。
复发性嵌甲:若嵌甲多次复发、久治不愈,医生有可能建议将发生嵌甲的趾甲从根部完全切除,重新长出正常的趾甲。
少数情况下,真菌也是诱发嵌甲的因素之一。如果检查发现存在真菌感染,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日常注意
大部分的嵌甲在日常注意生活中正确修剪指甲就可解决。[1]
在修剪指甲前,建议先用温水泡脚,让脚趾充分软化。修剪趾甲要适当,避免过度修剪,尤其是趾甲边缘不能剪得太深,保证甲沟有充足的趾甲覆盖,否则可能会加重嵌甲的症状。
在修剪之后,用指甲锉磨一磨修剪的边缘,磨掉毛刺,让趾甲变得光滑,避免趾甲出现裂纹。
预防
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脚和脚趾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对于预防嵌甲很有帮助。
穿鞋时,选择合脚的鞋子,避免对脚造成过度挤压。
不建议连续几天穿同一双鞋子。
另外对于女性朋友,要留心过紧的或尖头的高跟鞋,以及紧身的连裤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