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样肉瘤是什么?上皮样肉瘤怎么办?上皮样肉瘤症状有哪些?

二氧化氮(NO2)主要来自于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和其他工业的燃料燃烧及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乙炔吹管焊接、电镀、金属清洗和采矿业等职业均可接触到。NO2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酸雨的来源之一,具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长期吸入会导致肺部器质性病变,呼吸道感染机会增加。儿童、老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受NO2的影响更大。

概述

症状

皮下孤立或多发的缓慢生长的结节可伴有疼痛、破溃是上皮样肉瘤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易发生远处转移及复发。

上皮样肉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上皮样肉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皮下孤立或多发的缓慢生长的结节。

伴有疼痛、破溃。

上皮样肉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远处转移

复发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上皮样肉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上皮样肉瘤?

目前暂未查见权威证据明确本病有关的易患人群,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可能与病变部位有过创伤有一定的关系。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下孤立或多发的结节。

伴有疼痛或破溃。

建议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上皮样肉瘤?

当医生怀疑是上皮样肉瘤时,将通常进行超声注、MRI,初步判断为肿物进行手术后,最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此项检查能明确肿物大小、位置及与皮肤层关系为临床的鉴别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磁共振检查(MRI):通过此项检查可以更加明确肿物与肌肉层关系。

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者联合明确诊断本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现结节多长时间了?

有无发热?

最初发现结节是单发还是多发?

有无疼痛及瘙痒?

结节部位皮肤表面有无发生过破溃?

其他部位有无类似病变?

家族中有无其他人有类似病变?

有无外伤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得这个病会是什么原因?

可以治愈吗?

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是恶性的吗?恶性度高吗?

还会复发转移吗?

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上皮样肉瘤主要以早期局部彻底扩大切除,辅以放疗和联合化疗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利用化疗药物治疗疾病,但是也会作用于正常组织细胞。

手术治疗

局部扩大切除:做肿物全部及周围部分组织切除,防止复发。

根治性切除术:除了对肿物的扩大切除外,连同周围的淋巴结等转移区域的整个组织切除,尽可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并防止复发。

截肢术:当肿瘤发生在肢体,特别是受累的肢体危机患者的生命时,不得已采取的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利用放射线尽最大努力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组织。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是淋巴结和肺部转移,对患者生命造成危险。

经过正规治疗后,短期内治疗效果好,但本病居于延迟复发和转移的特点,长期治愈效果欠佳,有报道复发率 30%~85%,转移率 20%~60%。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伤口有无感染,注意保持伤口清洁,敷料有无渗血等情况,如有及时联系医务人员。如果是截肢术后的患者,常规预防伤口感染、消肿等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密切观察残肢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如有渗血及时联系医务人员;术后 24~48 小时内患肢抬高,防止肿胀;同时要注意安慰患者的情绪;遵医嘱服用镇痛药注。

放疗或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放疗的副作用轻微,接受放疗的患者,治疗期间遵医嘱,照射部位皮肤保持清洁,照射部位皮肤保持清洁、干燥,皮肤出现红斑、灼痛等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化疗还会导致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血小板等降低而并发感染及出血,注意保暖、减少探视及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创伤,化疗后 2~3 周检查血象,遵医嘱服用升血象药物治疗。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若需在家服用药物,需遵医嘱,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应如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治疗后 1 年内 3~6 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 1 次,以后可以适当延长复查时间,主要复查血常规、生化及超声等项目即可。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排气后可进流食,逐步调整到普通饮食,宜清淡饮食、忌油腻。

若为疗或化疗后患者,要保证营养充足,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比如豆类制品、牛肉、鸡肉或鱼肉等;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比如油炸类食物;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等。适当吃新鲜的水果,比如苹果、梨等。患者放疗或化疗期间应多饮水,可以经常食用大枣。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卧床休息、1 天可下床活动,适当走动即可,直至伤口恢复良好。

若为放疗或化疗患者,可以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散步为主,每次不多于 30 分钟。

其他:注意休息规律生活、戒烟、限酒,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等。

预防

本病暂无权威证据支持的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外伤,如曾有过手术史,注意伤口周围的变化情况。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利福平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利福平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

保健

小雪保健重在预防感冒

2023-9-12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