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容量失调是什么?体液容量失调怎么办?体液容量失调症状有哪些?

凡是由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毒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以急性肾小管坏死为主要特征,以急性肾衰竭为最终结局,并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均称作中毒性肾病。其中,病因明确为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使用的,即为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中毒性肾病在急性肾衰竭病因中占 5%~25%,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的流行病学尚缺乏可靠数据。本病病因明确,为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的使用。老年人、病重的虚弱患者、有肾病基础病者发病风险更高。本病无分期分型。以一系列肾脏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主,如小便异常增多或减少,小便有泡沫等。治疗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关键在于抓住早期干预时机。难点在于使用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的患者基础条件不好,影响预后。本病可最终导致肾衰竭进而引发死亡。本病进展到出现无尿症状时,预后往往不好。

概述

症状

临床表现

1.等渗性脱水

患者没有口渴感,表现出恶心、乏力、少尿,皮肤干燥、松弛及眼球凹陷。如短时间内,体液丢失量超过体重的5%时,患者表现为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下降等;当体液丢失量达体重的6%时,休克表现更加严重。

2.低渗性脱水

常见症状为疲惫、头晕、恶心、呕吐、视觉模糊、脉搏细速,严重者神志不清、肌痉挛性疼痛、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3.高渗性脱水

脱水程度不同,症状也不同,一般分为三度:①轻度脱水,除有口渴症状外无其他症状。②中度脱水,表现为极度口渴,伴有乏力、少尿、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唇舌干燥等。③重度脱水,出现烦躁、昏迷、休克等。

4.水中毒

①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疲乏、头痛、惊厥、恶心、呕吐、嗜睡,甚至昏迷。②水潴留导致体重增加。

病因

1.等渗性脱水

水和钠等比例丢失。主要见于:①消化液丢失,如大量呕吐、腹泻、胆道引流等。②皮肤丢失,如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等疾病血浆成分等比例丢失。③第三间隙体液丢失,见于反复大量放胸腹水。

2.低渗性脱水

失钠甚于失水 ①高渗或等渗性脱水,补水过多。③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而且排钠比例多于排水,如大量使用利尿剂,肾衰多尿期,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3.高渗性脱水

失水甚于失钠 。①水摄入不足,如昏迷、吞咽困难的患者。②经肾水分大量丢失,如尿崩症、利尿剂、溶质性利尿。③经皮肤水分大量丢失, 如高热、高温环境。④经呼吸道水分丢失, 如深大呼吸或气管切开患者大量水分从呼吸道丢失。

4.水中毒

①机体摄入水分过多。②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如休克,急性感染。③肾排水功能不足,如急性肾衰少尿期。

就医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检测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量、血细胞比容,血清Na+、CL-,尿比重等。

2.动脉血气分析

必要时做血气分析,以判断有无酸中毒或碱中毒。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进行诊断。

不同脱水类型,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也不同。等渗性脱水的患者检查结果为Hb、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血清Na+、CL-降低不明显。低渗性脱水的患者检查结果为Hb、RBC计数、血细胞比容、血非蛋白氮和尿素均有升高,血清Na+降低,尿比重在1.010以下。高渗性脱水的患者检查结果为Hb、RBC计数、血细胞比容略增高,血清Na+升高,在150mmol/L以上。水中毒患者可有抗利尿激素的增多。

治疗

1.去除病因,使患者不再失液。

2.脱水患者应补液治疗。根据失水和失钠比例不同,选择不同的补液种类,有休克表现者,应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纠正休克。

3.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

4.水中毒的患者,应限制水的摄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秋燥上火吃什么 几种去火蔬菜

2023-8-21 23:23:44

药品

归脾丸的功效与作用-归脾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