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旁疝是什么?造口旁疝怎么办?造口旁疝症状有哪些?

恙虫病性肺炎:恙虫病性肺炎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常侵犯肺部引起肺炎等病变。

别称

造口疝

概述

症状

造口旁疝患者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腹部不适,当发生肠管脱出,即病情加重时,会发生难以忍受的腹痛,并伴随肠梗阻、肠管嵌顿(肠管脱出而不能回去)或绞窄(肠管脱出而引起缺血)等情况。

造口旁疝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造口旁疝的常见症状包括:

腹部不适;

造口周围胀痛;

恶心、呕吐;

停止排便、排气;

造口下坠感;

腹部出现绞痛,呈持续性加重,且不可缓解。

造口旁疝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疝环狭窄;

肠梗阻;

造口周围皮炎;

造口肠坏死。

病因

造口旁疝指的是在肠造口术后,腹腔内容物从造口旁的缺损处脱出,而形成的疾病,常见的造口有结肠造口和小肠造口。

造口旁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年龄:随年龄增加,腹壁肌肉的厚度变薄、力量变弱,皮下脂肪厚度增加,对腹壁的压力增大,使造口旁的缺损变大,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缺损口,从缺损口中脱出,导致造口旁疝。而且,高龄患者术后组织修复能力降低,营养状况较差,通常伴有一些增加腹压的慢性疾病,如长期便秘、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均可引起造口旁疝的发生。

肥胖:主要指的是腹型肥胖。这部分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增加,腹壁肌肉薄弱,引起腹部压力增大,腹腔内容物更容易从造口旁的缺损向外脱出,导致造口旁疝。且肥胖者更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增加造口旁疝的发病率。

哪些人容易患造口旁疝?

高龄患者;

肥胖患者;

慢性疾病,如长期便秘、慢性支气管炎等的患者。

就医

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一般在术后 2 年内发生。对于早期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通过腹带或特制的造口带来缓解症状,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的患者,应及时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造口的周围,反复有肿物出现;

腹部感到轻度不适;

造口周围的皮肤刺激症状明显;

腹部膨隆引起的美容需要。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恶心、呕吐等症状;

停止排便、排气;

腹部发生绞痛,呈持续性加重。

建议就诊科室

普外科

基本外科

疝与腹壁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造口旁疝?

医生根据患者的手术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等结果,可以进行综合确诊。而对于肥胖、腹壁脂肪层较厚的患者,需要进一步通过腹部超声、CT 平扫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果,进行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之前做过手术吗?什么手术?什么时候做的?怎么做的?有手术记录吗?

是否有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用过什么方法来减轻症状吗?有没有佩戴过疝气带?效果怎么样?

平时排便如何?规律吗?排气怎么样?

之前有过什么疾病吗?

平常干体力活吗?经常干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有哪些治疗方法?平时要注意什么?

需要做手术吗?治疗效果怎么样?

治疗

对于早期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一般通过腹带或特制的造口带来缓解症状。而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的患者,应该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修补或造口移位。如果出现肠管损伤、嵌顿、坏死等情况,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处理。

药物治疗

通便药物:便秘会引起腹胀、腹压升高等,该类药物可以防止发生便秘;

镇咳药物:目的在于止咳,以免咳嗽引起腹压升高;

轻度镇痛药物:通过口服轻度镇痛药物,减轻慢性腹部不适的症状;

皮肤外用药物:通过外用涂抹药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手术治疗

传统缝合修补术:该手术在治疗腹部缺损较大的造口旁疝时,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局部组织张力,从而导致疝的复发。因此,通常仅用于腹壁缺损较小、或无法使用人工材料治疗的患者。

造口移位术:该手术主要是为了修补腹壁的缺损区域,并重新建立腹壁的肠道造口。患者需要接受一次更大范围的手术,且手术存在新造口发生疝的风险。

基于人工修补材料的修补术:最常用的补片材料为聚丙烯补片,以及在腹腔内使用的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 )材料、脱细胞的胶原基质生物可吸收材料等。根据放置补片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腹壁肌筋膜前放置(Onlay)补片、腹壁肌肉后腹膜前放置(Sublay)补片、腹腔内放置(IPOM)补片。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干预的方式获得很好的处理,症状轻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保守方式控制病情。但如果危险因素继续存在,依然有复发的风险。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会发生肠管卡压、嵌顿或者坏死等情况,则需要进行部分肠切除、肠吻合等急诊手术。

日常注意

避免和降低危险因素,可以控制造口旁疝进一步发展,并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健康、均衡饮食:可以采用“一高三低”的饮食结构,即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饮食。

避免提取重物,减少剧烈的体育运动。

肥胖者减肥。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积极治疗。

预防

造口旁疝为肠造口术后引起的并发症,经历过肠造口手术的患者,应避免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从而降低造口旁疝的发生率。

超重患者应该通过控制食物的摄入量、调整饮食结构等方式,以减轻体重,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

如患者存在长期慢性便秘、慢行支气管炎等疾病,应积极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春季养生首选的养生粥

2023-9-26 23:23:44

药品

豨桐胶囊的功效与作用-豨桐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