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常见原因
引起肘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运动、训练或工作过程中,反复执行某一项手部、腕部或前臂的特定动作,造成肘关节局部过度劳损。此外,肘部疼痛也可能是由于关节病变或机械性创伤所引起。
关节相关组织病变的病因可包括:
骨关节炎;
肘关节滑囊炎;
肌腱炎;
类风湿关节炎;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高尔夫球肘(肱骨内上髁炎);
肘管综合征;
剥脱性骨软骨炎。
关节部位机械性损伤,包括:
手臂骨折;
韧带或肌腱断裂;
肘关节脱位;
应力性骨折;
软组织拉伤或扭伤。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肘部疼痛:
家庭主妇或长期从事家政服务者。
工作中长期重复某些特定的手臂动作,例如木工、泥瓦工、厨师等。
长期参加以手臂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例如高尔夫球、网球等。
长期在高强度流水线工作的职工。
经常参加剧烈的对抗性运动。
伴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病史。
肘关节曾经受到感染或接受过手术治疗。
病因
症状表现
肘部疼痛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的组织结构发生不可逆的退变,逐渐失去必要的缓冲和润滑,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大部分肘关节相关组织病变,例如骨关节炎、网球肘等,可造成肘部长期疼痛,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此类疾病的症状会随着患侧手臂重复性动作而日益加重,最终可导致手部无法用力,并造成肌肉僵硬或萎缩。
肘关节机械性损伤往往表现为急性剧烈疼痛,需要紧急处置。较为严重的创伤若未及时治疗、修复,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甚至会在同一部位再次发生损伤。
伴随症状
不同原因的肘部疼痛会伴有相应的其他临床症状:
肘部疼痛,且病变关节在长时间静止不动后,难以立刻活动,将维持一定时间的僵硬状态(即所谓“晨僵”):可见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肘部慢性疼痛伴前臂旋转角度受限、手部无法用力、按压后疼痛加剧:可见于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等。
肘部疼痛伴麻木、刺痛感贯穿整个手臂:常见于肘管综合征。
急性创伤导致肘部疼痛伴肘关节变形:常见于骨折、关节脱位。
急性创伤导致肘部疼痛伴肌肉无法用力、活动范围受限、手臂无法伸直或弯曲:常见于关节扭伤、韧带或肌腱损伤。
就医
何时就医?
如果肘关节出现红、肿、热、痛,都要及时就医以查明原因,利于医生及时干预、治疗。
对于因创伤造成的肘关节变形、无法活动或剧烈疼痛,都要立刻去医院急诊处置。
就诊科室
骨科
就医前准备
为了帮助医生明确肘部疼痛的原因,患者在就医前请准备好以下信息:
向医生详细描述具体疼痛部位、何时开始、持续多久、发作频率、疼痛的性质和程度等。
在肘部疼痛的同时是否还出现其他症状,例如晨僵、手部麻木、手臂无力等。
以前是否曾经由于肘部疼痛接受过诊治(包括使用过哪些药物或接受过怎样的手术)。
近期及长期服用的药物和保健品:包括各类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各类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
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来查明肘部疼痛的具体原因。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治疗史、具体症状、日常工作情况以及正在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肘部是否存在疼痛、压痛、肿胀、变形,评估病变关节的功能受限情况。此外,还需检查手指、手腕和手臂等处,了解是否存在异常迹象,从而分析可能的病因。
血样化验:
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血沉加快可提示体内存在活动性炎症。
测定各类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水平,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病。
肌电图:医生会采用仪器记录肌肉在静息和运动时的电流强度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此诊断肘部、手臂和手指发生麻木、疼痛的病因。
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借助X光等技术手段,判断肘关节的具体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并据此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治疗
肘部疼痛通常以居家保守治疗为主,仅有遭受严重创伤或病情持续恶化时,患者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详情请参见相关疾病的治疗:
骨关节炎
肘关节滑囊炎
肌腱炎
类风湿关节炎
网球肘
高尔夫球肘
肘管综合征
剥脱性骨软骨炎
手臂骨折
肘关节脱位
应力性骨折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肘关节急性创伤患者短期内采取制动措施,避免肘关节活动;待病情好转后,按照医生指导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及早恢复肘部功能。
肘关节慢性病变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适度锻炼手臂肌肉,例如肢体伸展运动、太极等,以病变关节无明显疼痛或不适为宜。
患者可根据实际效果自行选择肘关节局部冰敷或热敷:
冰敷:用冰袋覆盖于病变关节,每天数次,每次15~20分钟。
热敷:用加热垫覆盖于病变关节,或在泡澡时将关节部位侵入热水中,每次15~20分钟。
若患者感觉疼痛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
预防措施
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在开始运动前要做好热身。
在工作或运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器具,避免肘部过度用力。
手部执行重复性动作一段时间后,应休息、放松,舒展全身、活动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