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蛉热是什么?白蛉热怎么办?白蛉热症状有哪些?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又称为伴发于非浆细胞性疾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肝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患、T细胞淋巴瘤等。

概述

症状

临床表现

白蛉以头部的喙器刺入皮肤吸吮人和动物的血液,被叮咬后有人可毫无反应,有人感微痒或剧痒,局部出现红色丘疹、风团、小结节或糜烂、水疱等损害,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的斑片。若白蛉体内含有黑热病小体(LD小体)在叮咬人的皮肤时可引起黑热病、皮肤黑热病的发生。初起为在白蛉叮咬处发生小的瘙痒性丘疹,可持续5天左右,再经过5天潜伏期后,就突然出现头痛、乏力、恶心、眼结膜充血、颈部强直及腹痛等全身症状,同时在面部、颈部可发生猩红热样皮疹。恢复较慢,要经过几次的反复发热而逐渐消退。

病因

白蛉热病毒通过白蛉叮咬进入人体,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到达网状内皮系统进行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进入血液循环,造成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病变,也可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就医

检查

1.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减少,早期淋巴细胞减少,后期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2.X线检查

X线胸片未见异常。

3.尿常规检查

出现尿蛋白,而且在第4~6病日尿蛋白非常多。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依赖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应与流行性感冒及登革热鉴别。

1.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并且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

2.登革热

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天,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

治疗

1.隔离传染源

对蚊虫较多的地方可用网捕或粘捕群舞的成蚊。可以考虑在河中养鱼放鸭以吞食孑孓。常清理污水,以阻止蚊虫孽生。使用杀蚊剂驱散蚊虫。

2.阻断传播途径

皮肤上涂驱蚊药水、驱蚊油等防止蚊虫叮咬。有条件的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等防蚊虫叮咬。

3.其他

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做到搞好环境卫生。

日常注意

主要预防措施在于使用杀虫剂消灭白蛉,以及改善居住条件,目前尚无疫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贞芪扶正胶囊(信邦)的功效与作用-贞芪扶正胶囊(信邦)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妇舒丸的功效与作用-妇舒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