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是什么?高热怎么办?高热症状有哪些?

垂体卒中即垂体腺瘤卒中,是指垂体腺瘤生长过程中突发瘤内出血或坏死,致瘤体突然膨大引起的并发症,多急性起病,故有“卒中”之称。目前,垂体卒中已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综合征,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鞍旁压迫综合征和/或脑膜刺激征。轻者于数日后自行缓解,重者可迅速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昏迷、甚至死亡。垂体卒中的发病率约占垂体腺瘤的 0.6%~10%。男性患者较女性为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 2∶1。文献报道认为垂体腺瘤出血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是最高的,因为在颅内肿瘤出血中,胶质瘤占 50%,垂体腺瘤占 25%,而垂体腺瘤只占颅内肿瘤的 9.5%左右。垂体卒中一般见于大腺瘤,偶有报道发生于垂体微腺瘤者。诱发因素包括:经药物治疗(尤其是溴隐亭)的泌乳素瘤;之前接受过垂体瘤放疗;怀孕(席汉氏综合症);脑血管造影;外伤和手术;抗凝药物;颅内压改变等。垂体体积突然增大,可能压迫到蝶鞍周围组织,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突然头痛;视交叉受损导致的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动眼神经麻痹。此外,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意识水平下降,垂体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危象和蛛网膜下腔刺激症状(可继发于出血)。垂体 CT、MRI 检查有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价值。常规 CT 诊断敏感性差,除非有大面积颅内出血,垂体肿物比较明显,可表现为高密度。MRI 敏感性好,通常可以用以诊断。主要有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如果没有神经系统体征或视力视野问题,或有轻微的体征但无明显进展,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对有手术的适应症的患者,及时经蝶窦脑垂体手术介入治疗,解除压迫。垂体卒中比较少见,短期内可出现视神经、眼球运动神经的损害,甚至出现垂体危象,临床上遇到头痛合并视功能、眼球运动障碍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垂体卒中的可能,争取早诊断、早手术,以取得更好预后。

概述

高热是指腋下温度在39.1~41℃的现象,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在临床上属于急危重症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呼吸及脉搏增快等。

症状

1.感染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如细菌感染: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膜炎、副伤寒、败血症、细菌性痢疾、猩红热、急性乳腺炎、产褥热、丹毒等。2.非感染疾病

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3.恶性肿瘤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4.其他

变态反应,如过敏,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以及结缔组织病等。

病因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为高热、鼻塞、流涕、全身不适,咳嗽,咽部充血,鼻有分泌物等。2.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为头痛、高热、呕吐、嗜睡、谵妄、颈有阻力,可出现病理反射阳性。3.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大便检查有脓细胞及红细胞、吞噬细胞。4.败血症临床表现为头痛、寒战、高热,伴恶心、呕吐、腹泻、皮下出血点、轻度黄疸等。5.猩红热临床表现为咽痛、咽充血、猩红色细小斑丘疹,压之褪色,口唇周围苍白,杨梅舌,大块脱皮等。6.肺结核临床表现为咳嗽、下午高热、盗汗、消瘦、纳差、失眠等症,可听到细湿啰音。7.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寒战、高热,乳头皲裂,局部红、肿、热、痛等。8.肺炎本病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少数者可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9.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10.中暑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重症者可出现高热、皮肤干燥、意识模糊等。

检查

1.体格检查

(1)注意神志、意识、呼吸、发绀等情况,如病情严重,却没有明确感染灶时,可考虑败血症。(2)皮肤出现皮疹,可考虑出疹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等;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及败血症;皮下瘀斑者,可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液病等。(3)口腔视诊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者,可考虑急性扁桃体炎。(4)体格检查,发现颈项强直者,提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5)乳腺胀痛,触痛,局部皮肤红肿可考虑急性乳腺炎。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者,可考虑感染性病变。(2)致病菌培养可明确感染类型,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3)病毒分离及病毒核酸检测可明确病毒感染的类型,有利于早期诊断。

3.影像学检查

(1)X线片为肺结核诊断的必备手段,可判断肺结核的位置、范围、病变性质及程度等;肺部新出现渗出影,提示肺炎。(2)B超检查可明确乳腺肿块、脓肿、乳汁潴留,有利于急性乳腺炎的诊断。(3)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性质、进展、有无浸润性病变等。

就医

针对引起高热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蜂蜜西红柿面膜怎么做

2023-8-27 23:23:44

药品

健胃消食片的功效与作用-健胃消食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