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被刚地弓形虫感染引发的疾病叫做弓形虫病。这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弓形虫能够感染几乎所有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全球约有 30% 的人口可能有弓形虫感染,我国约为 7.9%,多数属于隐性感染[1]。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它们可以在猫科动物体内形成感染力最强的卵囊,并随着动物粪便将数以百万计的卵囊散播出去,污染环境,造成其他动物或人类感染。
弓形虫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以及饮食或接触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食用未煮熟的肉、蛋、奶类食品。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者中,弓形虫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出现全身性散播感染,具有致命危险。
弓形虫病的表现复杂多样。绝大部分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叫隐性感染;少部分患者可出现非常严重的症状,甚至有致命危险。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感染弓形虫可出现脑病、脊髓病变、肺病和眼病。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即使胎儿存活,也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出现各种先天畸形和智力、运动障碍。
临床医生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弓形虫感染。
药物联合治疗对于弓形虫感染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无法彻底消除弓形虫在患者体内的包囊,因此临床复发较多。
预防弓形虫病的关键在于避免生食肉、蛋、奶类食品,避免接触病原体。
症状
弓形虫病有哪些症状?
弓形虫感染后,绝大多数患者通常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叫隐性感染。
少部分患者可出现非常严重的症状,甚至有致命危险。
先天性弓形虫病: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感染。
先天畸形。
眼部脉络膜视网膜炎。
智力障碍。
运动障碍。
脑积水。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弓形虫:约 10%~20% 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维持 1~3 周即消失。
发热。
全身淋巴结肿大。
肌肉疼痛。
皮疹。
咽痛。
肝、脾肿大。
免疫功能缺陷的弓形虫患者:感染弓形虫的危险性非常大,可出现广泛散播、迅速发生的多器官致命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感染:脑病、脊髓病变。
肺部弓形虫病:长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眼部弓形虫病:脉络膜视网膜炎,视力减退、视物变形。
弓形虫病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弓形虫感染对于孕妇将造成严重伤害,可能引起:
流产。
死胎。
早产。
病因
弓形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弓形虫病是刚地弓形虫通过下面的途径感染人体。
先天性传播:母亲有弓形虫病,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获得性传播:
食用或饮用,带有卵囊的猫粪污染的食物或水。
食用了未煮熟的带有弓形虫的肉、蛋、奶类食品。
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接触了带有卵囊的猫粪污染的土壤和水。
弓形虫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与弓形虫感染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2]:
卫生或生活条件差。
教育水平低,缺乏疾病认知。
免疫功能低下。
饮食习惯:嗜食生鲜肉、蛋、奶类食品。
与宠物过于亲密的接触。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弓形虫感染者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有症状的患者也缺乏特征性表现,很难通过临床症状提示患病可能。
高危人群或疑似可能发生感染者,可以自行前往医院,接受专科诊治,以明确病情。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妇产科
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弓形虫病?
临床医生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患者是否发生弓形虫感染:
采血化验:
常规检测:是否出现炎症反应,肝肾功能是否异常。
血清免疫学检测:最主要的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检测是否出现弓形虫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 检测弓形虫的遗传物质 DN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有助于更准确的临床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症状发生之前是否接触过猫的粪便或生吃肉、蛋、奶类食品?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能否具体描述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什么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好转?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进一步加重?
妊娠期妇女检测到弓形虫抗体阳性怎么办?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症状是否还会继续进展?
该病是否具有传染性?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治疗之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药物联合治疗对于弓形虫感染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无法彻底消除弓形虫在患者体内的包囊,因此临床复发患者较多[3]。目前,指南推荐的首选抗弓形虫药物在国内可能较难找到,当地临床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用药方案。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来治疗弓形虫病?
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人群[3]:
免疫功能正常而弓形虫感染发生在重要器官的患者,例如眼弓形虫病或脑弓形虫病;
免疫功能缺陷的急性或隐性弓形虫感染者;
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
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弓形虫感染。
我国临床常用药物包括[3]:
乙胺嘧啶;
磺胺嘧啶;
螺旋霉素;
复方磺胺甲噁唑;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医生一般会采用联合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疗效[3]: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
磺胺嘧啶+乙胺嘧啶,疗程 15 天;
螺旋霉素±磺胺类药物,疗程 20 天;
阿奇霉素±磺胺类药物,疗程 10 天;
克林霉素±磺胺类药物,疗程 10~15 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重复 1~2 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 1 周左右。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疗程延长 1 倍,至少治疗 2 个疗程,可同时加用 γ 干扰素。
孕妇——
禁用乙胺嘧啶和磺胺类药物。
可选用螺旋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进行治疗。
妊娠早期应治疗2个疗程;妊娠晚期可治疗1个疗程。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留意病情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3]。
积极抗感染治疗,按时按量足疗程用药,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实现治愈。
若发现疑似传染源,应尽快去除。
治疗期间,应留意自身病情的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复诊,由医生处置。
预防
预防弓形虫病的关键在于避免生食肉、蛋、奶类食品,避免接触病原体[1]。
避免生食肉、蛋、奶类食品,将其煮熟之后再食用。
若无法明确水源是否有弓形虫或其他微生物污染,必须烧开后饮用。
避免接触猫科动物的粪便,居住地周围有猫粪,应尽快、小心处置。
最好用自来水清洗瓜果、餐具或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