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烧伤是什么?骨关节烧伤怎么办?骨关节烧伤症状有哪些?

单纯性肥胖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截至 2015 年,全球范围内共有约 6.037 亿人(≥20 岁)为肥胖患者,总体患病率为 12.0%。我国截至 2014 年,肥胖率为 1.98%(20~69 岁人群)。近 30 年来,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呈现出城市高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降低的特征。种族、基因和个人的代谢情况是单纯性肥胖的发病基础,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过少和能量摄入过多)为发病的必要条件。可分为轻、中、重三级。按脂肪的分布可分为全身性(均匀性)肥胖、向心性肥胖(肥胖集中在以心脏、腹部为中心的区域)、上身肥胖或下身肥胖、腹型(苹果型)肥胖和臀型(梨型)肥胖等。一般轻度肥胖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中重度肥胖患者则有不耐热、活动能力减低甚至活动时有气促、睡眠时有打鼾以及焦虑、抑郁等。治疗的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入及增加热量消耗。制定个体化减肥目标,强调以饮食、运动等行为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包括健康饮食,规律锻炼。

概述

热力引起的骨与关节损伤。骨烧伤常见于皮下组织较少的浅表骨骼损伤,也见于接触热源时间较长所致的深部骨骼损伤;关节烧伤可由热力直接作用引起,也可继发于关节周围组织热力损伤后继发关节结构损害。

常见于电能、火焰、热液、热蒸气及热金属等引发的损伤。

根据烧伤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各期之间往往相互叠加:急性体液渗出期:组织损伤后即刻开始,一般持续 36~48 小时;感染期:烧伤水肿开始回收,感染上升为主要矛盾;修复期:炎症反应的同时伴随组织修复。

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骨与关节外露,肢体功能障碍,感染者可有发热及流脓。

全身情况平稳后,尽早行烧伤创面清创及修复手术闭合创面。

如不能及时清创闭合创面,往往引起骨关节感染和关节强直,部分患者最终不得不截肢。

症状

患者早期表现为疼痛、红肿;之后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坏死;病程末期出现骨及关节外露,最后可能因为骨关节外露继发感染而反复发热及流脓。

骨关节烧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疼痛:伤及神经者痛觉可不明显;

红肿:急性期可表现红肿,严重烧伤者外表干枯,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

骨与关节外露;

骨关节烧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骨关节烧伤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骨关节感染、关节挛缩畸形及关节活动障碍。

常见并发症包括:

骨关节感染: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反复发热及流脓;

关节畸形;

肢体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关节活动受限;

其他:烧伤伤及大动脉,导致肢体远端缺血坏死。

病因

骨关节烧伤主要是高能量热力损伤所致,常见病因包括电能损伤、长时间接触热源、烧伤后继发感染等。

骨关节烧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电能损伤:多引起深部骨骼烧伤,体表烧伤面积一般不大,深部坏死组织常数倍于体表,呈现“外小内大”特点。

长时间接触热源:由于意识障碍、煤气中毒等原因致使机体长时间暴露于热源中。

烧伤后感染:烧伤后浅部组织坏死,继而感染导致骨与关节外露。

哪些人容易患骨关节烧伤?

长时间接触热源、电能施工。

浅表组织烧伤后继发感染。

就医

当患者出现疼痛、烧伤部位外表红肿或呈蜡白色、骨关节外露甚至骨关节感染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肢体远端冰凉、动脉搏动不能扪及等情况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肿痛;

烧伤部位外表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

骨关节外露;

骨关节感染:发热,伤口流脓。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肢体远端缺血坏死:肢体冰凉,肢体远端主要动脉搏动不能扪及(即不能摸到);

严重感染: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低,尿量少,茶油色尿,肢体末端冰凉,意识障碍。

建议就诊科室

烧伤整形科

骨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骨关节烧伤?

当医生怀疑是骨关节烧伤时,可以通过视诊、触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患者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及触诊:最重要,视诊可观察烧伤部位色泽变化、有无骨关节外露及流脓;触诊可了解烧伤部位皮温、有无波动感及肢体远端动脉搏动。

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这些检查的目的是判断患者肝肾功能和感染情况。因为当大面积坏死发生时,坏死物质入血会损伤肝肾功能;白细胞升高反映存在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又称“血沉”,ESR):目的是反映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当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时,反映出患者存在感染。

C 反应蛋白升高(CRP):目的是辅助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但不具备特异性。

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怀疑感染者,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能查找病原菌,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影像学检查

X 线:初步了解骨骼损伤情况;

CT 血管造影:确认是否存在血管损伤,急诊进行此检查;

磁共振(MRI):观察骨骼、肌肉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范围。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何时受伤?被什么烧伤?接触热源时间多久?

是否存在反复发热、关节肿痛及流脓?

是否到外院就诊过?是否治疗过?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

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损伤?

做过哪些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会不会残疾?能否治愈?哪种治疗方法最好?费用高吗?

会不会复发?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治疗

骨关节烧伤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止痛作用,常用药物有芬必得、塞来昔布及双氯芬酸钠等,但此类药物长期服用有胃肠道反应;

抗生素:合并感染者可考虑使用。首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后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破伤风抗毒素:抗破伤风梭菌感染。适合于创面污染重或深度烧伤者。

手术治疗

早期清创及组织瓣移植:早期彻底清创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手段;骨关节烧伤深度清创后常造成较大组织缺损,如不及时用血运丰富的组织瓣覆盖,易造成继发性组织缺血坏死和严重感染。因此选择恰当的组织瓣移植修复骨关节烧伤创面,能较好地防止深部组织感染和渐进性坏死。

截肢术:关节烧伤较严重,伴肌腱、骨质及血管严重损害,甚至肢体远端炭化,治疗效果多不佳,有时需采用截肢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骨关节烧伤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清创闭合创面,容易引起骨关节感染、关节强直,甚至不得不截肢。

骨关节烧伤很少危及生命,若能早期积极手术干预,部分患者能恢复和保存其肢体功能,因此本病需要早期发现、密切监测和尽早手术治疗,从而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日常注意

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及功能锻炼,并定期门诊随访复查,以便指导下一步治疗。出现各种不适时,需及时就诊。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挤压或打折弯曲,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若引流量过多或引流出脓液,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如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出现胃部不适,可饭后服用,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也可换用其他止痛药;药物过敏可予以抗过敏药物治疗。

定期复查:术后前 3 个月内每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X 线等项目。

饮食:术后 6 小时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可正常饮食。

运动:术后卧床休息,关节制动约 2 周。

其他:吸烟会诱发血管收缩,影响组织瓣的存活,应避免室内患者及他人吸烟。

预防

救治病人时采取规范正确的方式,避免加重损伤或使病情复杂化;同时减少接触热源的机会和暴露时间,最大程度减小损伤。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电能损伤:规范操作,做好防护工作,若非必须,远离超高压电环境。

长时间接触热源:减少高热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烧伤后感染:抢救及转运时避免人为污染,应因地制宜选择干净的纱布包扎创面,同时尽早清创手术。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强力枇杷露的功效与作用-强力枇杷露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曲克芦丁片的功效与作用-曲克芦丁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