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毛滴虫病是什么?口腔毛滴虫病怎么办?口腔毛滴虫病症状有哪些?

瓜氨酸血症是因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 succinate synthase,ASS)基因缺陷,导致血氨不能合成尿素,血氨蓄积在体内,形成以高氨血症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尿素循环障碍性相关疾病。根据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异常分为瓜氨酸血症 Ⅰ 型、瓜氨酸血症 Ⅱ 型,瓜氨酸血症 Ⅲ 型,其中 Ⅰ 型最普遍。该病的发病率为 1/70000。通常在儿童期间发作,可以渐进至成年;成人期发病较罕见。瓜氨酸血症 Ⅰ 型及 Ⅲ 型,亦称为典型瓜氨酸血症,一般在出生后数日便会发现。瓜氨酸血症 Ⅱ 型的病症一般会在成年时出现,主要是影响神经系统。患病的新生儿多为足月儿,娩出时正常,生后 24~72 小时内无明显症状,逐渐出现嗜睡、拒乳,迅速发展为体温不升、过度换气、呕吐、昏迷的症状,同时可伴有呕吐、嗜睡、惊厥等症状。早发现、早治疗,发现疾病后尽早低蛋白饮食,控制血氨,同时给予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俗称核磁)检查评估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这对提高瓜氨酸血症患儿存活率及改善预后的意义重大。该病病死率、致残率高,往往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该多关注患者的表现,以及饮食、神志、精神状态、体重的变化,患者有时不会表达不适,家属要密切观察变化,及早发现不适、异常的症状,积极就医,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疾病确定后,一定要积极控制患者的饮食,严格按照低蛋白饮食喂养。瓜氨酸血症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疾病,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包括产前诊断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来降低患儿出生的几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概述

口腔毛滴虫又称口腔梨形虫。本虫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寄生在口腔、齿垢及断的龋洞内,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飞沫及滋养体污染食物或食具而传播。

症状

临床表现

虫体可释放溶酶体酶,使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口腔毛滴虫还可寄生于颌下腺,引起颌下腺肿胀,亦可下延引起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

病因

口腔毛滴虫[trichomonas tenax(muller,1773)]为寄生口腔的梨形鞭毛虫,仅有滋养体期,平均体长6-10 μm,有4根前鞭毛和1根无游离端的后鞭毛,侧缘具有节奏性的波动膜,与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相比略长。以纵二分裂法繁殖,本虫定居于牙垢及龋齿的蛀穴,为口腔共栖原虫。

据文献资料认为与牙龈炎、牙周炎、单纯龋齿、冠周炎等有关,曾有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陷窝内查见本虫报告。实验诊断可用牙龈刮拭物作生理盐水涂片镜检或作培养。滋养体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大,在室温下可生存3~6天,借飞沫或污染的食物、餐具间接传播。无需治疗,平时注意口腔卫生,虫体可被清除。本虫分布广,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就医

检查

病原学诊断可取龈间隙、齿间隙、牙垢及龋表面等附着物或渗出物作生理盐水直接涂片,亦可采用Noguchi一Ohira腹水培养基、Loche液、Loche一egg一serum培养基、洛克氏液血清培养基和生理盐水作培养观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核酸诊断也已取得进展,采用PCR技术可扩大本虫EF一la及EF一2氨基酸编码区DNA三种不同克隆并行测序。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及牙垢涂片检查或培养可确诊。

治疗

甲硝唑治疗口腔毛滴虫病有较好疗效。保持口腔卫生为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日常注意

预防本病的唯一有效措施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积极治疗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患。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山楂丸的功效与作用-山楂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盐酸左旋咪唑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左旋咪唑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